炼药师在现代: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炼药师在现代》 130-140(第10/19页)

    我是谁?我在哪?我刚刚经历了啥?

    梁恺之这个时候才明白每次宁栀让他去阳台呆着掐手诀是干嘛用的。

    可那个时候灵雨并不可见,他只是隐隐感觉得出空气里的确有一种能量,沐浴其中身体会很舒服。

    眼镜医生反应过来,睁大眼睛看着宁栀:“宁栀老师,刚才太快了,我都没看清,能请您再变下这个戏法么?嘿嘿。”

    他老师抽了他后脑勺一下:“说什么呢!没大没小的。”

    宁栀便再掐个春风化雨诀,不过这次的雨丝范围更小,时间也更短,不到四十秒就停了。

    “看清楚了吗?”宁栀说,“没看清我也变不出来了。”

    具现灵雨所耗费的灵气太大,他这种虚浮的修为维持不了多久。

    “看清了。”眼镜医生激动得满脸通红。

    天呐!妈妈,他今天看到修真大佬了。

    眼镜医生很年轻,和宁栀差不多年纪,当医生没什么时间,平时偶尔看点小说,但看得不多。

    他的老师看着宁栀一直尴尬地笑着。

    估计眼镜医生出了会场就会被他老师抽。

    太丢人了。

    有了眼镜医生开头,其他人也纷纷开始举手发问。

    最开始是年轻的医生,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有一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鲁莽跟冲劲。

    慢慢地,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医生们也跟着询问一些问题。

    大家都好奇啊。

    “宁栀老师,您这样不就是书中所述的那些修真者了吗?呼风唤雨的那种。”

    宁栀想了一下,非常诚实地回答:“我这样算不上吧。最多只能算作是静功修炼小有成就罢了。”

    距离那些真正能呼风唤雨的修真者还差太远了。

    等到交流会结束的时候,宁栀收到了许多邀约。

    人家说得都很客气。

    “宁栀医生,我在洪汉市有个国医馆,有时间来洪汉市坐一坐啊?”

    “宁栀医生,我是海市第一中医院的康复科主任,有时间来医院交流一下康复针灸方面的心得啊。”

    ……

    当然,也有一些非常有实力的药材商,打听到宁栀炼药需求的药材量特别大,现在研究所正在研究他的药方,聪明地嗅到了新商机。

    开始打电话让人了解宁栀的喜好。

    药材商还不如那些器械商和进口药品商。

    手术器械商只要那些技术大拿用得好,就有可能进医院,进口药品商不用说了,像白血病靶向药这些,国内现在虽然也有了,但是效果可能还不如人家的百分之六十。

    这种药只要国家允许进入国内医院,人家还傲娇上了,不是省级三甲医院他们还不给进。

    药材商就比较惨一些。

    反正现在基本都是人工种植的,品质都那样,竞争特别激烈,没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很难进入医院。

    他们正常很难接触到梁恺之这个级别的大佬们,就把主意打到宁栀头上。

    年轻人嘛城府没那么深,肯定比那些人精容易讨好。

    交流会结束的时候,宁栀名片收到手软。

    国医们想邀请他去交流技术,药材商们想和他搭上关系,成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商。

    至于那些器械商和西药商,国医就不靠那个,人家也懒得搭理这些国医,没来凑热闹。

    梁恺之看着宁栀手里厚厚的一叠名片,说:“回去挑一挑,想去哪儿学习就上哪儿去看两天。”

    第136章

    宁栀把名片揣兜里,鼓出好大一个包。

    “回去我再好好看看吧。”

    管见明就道:“还看什么看啊,直接跟我回津海就行了。”

    师哥很喜欢宁栀,逮着机会就想把他弄到津海去。

    孔国权和阎立民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跟梁恺之打招呼。

    宁栀习惯性地喊:“老师,师伯。”

    阎立民哈哈笑:“现在该改口叫师兄了。”

    不管宁栀是他师侄还是师弟,对他而言都没差,所以还挺高兴的。

    孔国权和宁栀彼此之间更为熟稔,见状随口道:“你在京都没给老师添麻烦吧?”

    宁栀说:“没有。我除了上班就是做研究,每天都是家医院两点一线,可老实了。不信你问老师。”

    孔国权看着他的眼神十分欣慰。

    当年那个还需要靠家长使用钞能力换学籍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医界的后起之秀,成长之快着实让他也有些没有料到。

    “都是老师教得好。”宁栀适时地恭维了一句。

    孔国权白了他一眼,叹道:“叫师哥吧。”

    他的老师还在面前呢!全乱套了。

    宁栀摸了摸脸,他叫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

    阎立民说:“乐乐挺想你的,知道我来京都,还说让我给你打招呼。”

    阎乐乐毕业后就直接留校,现在也算是一名稳重的大学老师了,不像以前那么人来疯,阎立民挺欣慰的。

    宁栀“哦”了一声,说:“她现在身体好吗?体重有反弹的迹象吗?”

    阎立民笑着说:“挺好的,她自己非常注意,平时坚持锻炼,体重保持得很好。”

    阎立民这辈子除了女儿阎乐乐的事,这辈子几乎称得顺风顺水。

    自从阎乐乐体重降下来,身体恢复健康之后,阎立民没了后顾之忧,工作上更顺心了。

    梁恺之可不管他们师兄弟之间的打趣,再加上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学生,心中高兴,道:“走,老危你们一起,今天我请客。”

    危正平呵呵笑,回头对管见明说:“难得老梁这么大方,咱们今天有口福了。”

    管见明但笑不语。

    梁恺之事先在附近的饭店订了个大包间,大家都可以算得上是自己人,不用特意招呼,很随意地入座。

    宁栀成了个香饽饽,左右两侧坐的梁恺之和孔国权。

    这两人都算是他的老师,关系比旁人更亲近些也正常。

    席间聊了一下彼此之间的近况,然后交流的最多的还是气脉。

    孔国权道:“我说呢明明我之前就是按照你的步骤去炼的药,结果根本炼不成,那药材用不了多久就烧焦了。”

    所以不是他技术不行,而是因为他没法像宁栀那样去运“气”。

    阎立民若有所思:“几年前的那个采药人难道就是因为他经络之中的气太多了?将他撑爆了所以才药石无医?“

    宁栀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阎立民道:”那他体内是怎么存储了如此之多的气呢?“

    他很好奇啊。

    照宁栀所说,这个气对身体非常有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