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后和丞相有个崽[种田]》 70-80(第26/36页)
云初很聪明一点就通,听完后,云初摸摸云怀瑾的脸,“阿父我不怕的,只要阿父别不要我,我什么都不怕。”
云怀瑾将下巴轻轻的抵在云初小小的肩膀上,双手抱着云初,蹭蹭孩子的侧脸,“乖宝让阿父抱抱。”
此时,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的云怀瑾,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云初的小手也抱着云怀瑾,他小声的问道:“阿父,那我以后是不是更不可以和别人说起爹爹的事啊?”
崔慎的存在,云怀瑾之前叮嘱过云初,最好不要往外说。崔慎的身份特殊,真说了,对他们来说算不得是什么好事。
因此只有小院里的人知道崔慎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崔慎的身份。
云怀瑾这次杜撰这个故事,也是将崔慎隐去。他这时候,完全没想过,自己会和崔慎有什么可能。
不过听了云初的话后,云怀瑾还是想了一下,随后道:“没事,可以提。到时候就说是干爹。”
云初瞪大眼睛,原来可以这样子嘛?
……
将写的故事着人誊抄几十份后,云怀瑾让方三爷带镖师拿着他写的故事,给江州府八县的所有有号召力的说书人送去,请他们按着故事的内容说书。
同时也和方三爷说了原因以及后续要做的事情,方三爷听完后也想到了崔慎,“那小东家亲爹那边也没问题会同意吗?”
云怀瑾想了一下说:“应该没事,我将他说出来才会出事。而且这些话题过几年就没什么人提了,不妨碍。”
古代不比现代有互联网,这事过了这阵子,没有继续炒热的话,大家会忘的很快。
方三爷闻言点头,随后出去忙活起来。他分配镖师们兵分八路,给他们数个信封。在交代他们要做什么后,就让人出发了。
丰水县的说书人最早收到。
听说是瑾初农庄的东家给了故事请他说书,这让说书人很好奇。
等从镖师那接过厚厚的信封,拆看看了里面的故事后,说书人看的泪眼汪汪。
有情人在恶势力下无法终成眷属,天才在权贵打压下,无法金榜题名。爱人阴阳相隔,父子此生不见。老翁白发人送黑发人,最终也随子而去。
可悲,可叹,可怜啊!
说书人摸摸眼角,逼退了眼泪,他道:“这故事好,我接下了。可是今日就要开场说?”
这故事好,又有丰厚的报酬,还能卖瑾初农庄东家一个好,傻子才不接。
镖师点头,“是,越快越好。”
说书人所处的环境,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见过。
对于瑾初农庄东家为何是这样的举动他并没有多问缘由,左右也能猜出来一些。
八成是要有人背后放冷箭,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先动手摊牌先入为主。
镖师没有久留,丰水县的说书人可不止一个。
这天下午,丰水县各个茶楼,街边茶铺,凡是有说书先生的地方,就都在说一起爱情故事。
故事的前半段听的人觉得十分甜蜜,后半段叫人咬牙切齿,最后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
哎,世事无常啊!
他们只知道瑾初农庄东家的夫君早逝,却没想到会是有这样的隐情。
云家人鼠目寸光,那书生即将春闱,以书生的聪颖,金榜题名指日可待。
可他们偏只看见眼前利益,要棒打鸳鸯,将孩子配给能当爷爷的富商做小。
最后又因想出坏招对付书生,阴差阳错下彻底改变了二人命运。
若是云家不那么嫌贫爱富,书生与云家哥儿将会是另一番好光景。
有些多愁善感的,听着默默流泪。这生离死别的痛楚,实在是叫人听着揪心,
云家人真不是东西,还好陛下英明,让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故事只用了一日的时间,就在丰水县广为流传
林县令听到后还找了云怀瑾询问怎么回事,云怀瑾这般动作,肯定是有人搞鬼才这样。
云怀瑾也没瞒着,直接把云绍和以私通要挟他的话给说了,林县令闻言没好气的呸一声。
“真是为老不尊!”
得知云怀瑾有办法应对,林县令便回了县衙。想了一下后,让手下人多注意,要是有故意散播云怀瑾“私通”的,便将人先给抓了。
除了说书外,云怀瑾还安排了人将这事往阴差阳错,因果报应上引。
他与书生后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意外发生,不是有意为之。
等云绍和那边派人开始散播消息的时候,江州府八县的说书人都开始了说书。
永安县最远,也是最后一个说书的。
不过说书人赶在了云绍和散播消息前一天,说了云怀瑾编的故事。
这导致了大家先入为主的认为,一切都是因果,所有的悲剧都是云家人一手促成。
云绍和派人放出的消息一点水花也没溅起来。
甚至有人在听陌生人说“瑾初农庄的庄主与人私通,被家族除名”后,还围着这人吵了起来。
“你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叫私通?人家之前相处都在人多的时候,毫无逾矩的!”
“是啊!要不是云家不做人,给书生下药,会有后面的事吗?”
“都怪云家!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为了钱财什么做不出来!”
热心群众七嘴八舌,说的云庄出来的这些人那是哑口无言。
这些人在说什么?他们怎么都听不懂啊?
待他们好不容易挣脱出来,打听一番后,也一边听故事一边抹泪。
说书人的声音抑扬顿挫,情感充沛,把人的情绪调动起来后,实在是难以控制。
宋玉春听到说书的内容已经是十日后了,她无意间听到庄子里有人议论什么东家,书生。
以为云怀瑾有了什么心上人,便让夏嬷嬷去打听,结果就打听了一个叫人听着伤心的故事。
宋玉春一边用帕子按着眼角,一边对夏嬷嬷道:“夏儿,你说后面慎儿和瑾哥儿在一起,是不是更难了?”
这书生深入人心,她那儿子可怎么办哦!
夏嬷嬷爱听人说书,也爱看话本,这会还真出了个点子,“没事的姑娘,到时候就说书生托梦促成他们二人的。”
宋玉春一想觉得可行,“你看的那些话本,拿来给我也看看。”
夏嬷嬷应道:“好的姑娘。”
随着故事的发酵,云庄的流言毫无起伏,散播者还会被人群起攻之。
尤其是在丰水县,这里简直就是铜墙铁壁。哪怕是没有那故事,以瑾初农庄对丰水县的影响,百姓们也不会吃着瑾初农庄碗里的饭,还跟着外面的人诋毁农庄东家的。
云怀瑾没有就此收手,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也让人散播,云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