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东宫(双重生): 9、第9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锁东宫(双重生)》 9、第9章(第1/2页)

    转念一想皇帝日理万机哪里记得住一个大臣之女,即便是平昭公主去请功,至多是端信伯府得一份赏赐,又或者给她添一个无用虚名。

    要请就请吧。

    大夫很快诊完脉出来了,向平昭公主深鞠一躬。平昭公主自是着急心切,一脸关切地问:“怎样?太子殿下因何突然咳嗽不止,可是着凉了?”

    大夫叹了口气,禀道:“太子殿下并非是着凉生病,而是这满园桃花惹的祸。”

    “怎讲?”

    “草民见过不少问诊之人,其中就有这么一类,一到春日花开时节便容易起红疹,又或者嗓子腥痒咳嗽不止,除此之外别无症状,过了三月或者不碰鲜花自然而然就好了。”

    答话间,屏风后又传来咳嗽声,陆之珩的嗓子已经咳哑了,听得出他有在克制,只是实在克制不住。

    平昭公主加重了语气问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一二吗,难道就要让太子一直这么咳嗽?”

    大夫头压得更低了,恭恭敬敬回道:“草民开一副药方,叫人照方抓药给太子殿下服用,可以缓解。”

    平昭公主松了口气,“那还不快去!”

    见太子这便没什么大碍,戚铃兰想平昭公主道了告退,和乔茱回到湖边去了。

    她回去时不少贵女已经乏了,相互道别准备离开。

    戚书兰还跟在吴悠宁身旁,刚才阁楼那边闹出这么大动静,满园的人都听说了太子旧疾发作,是戚姑娘身边的乔茱禀报了平昭公主。这下看见戚铃兰赶回来,便没有人问她去了哪里。

    吴悠宁上前拉着她的手问:“如何,太子殿下还好吧?”

    此次花朝春宴是她和平昭公主商量着举办的,若是太子在宴上出了什么事情,陛下定是要找主办者问罪。平昭公主是陛下亲生女儿,那遭罪的人就只能是吴家,她如何能不着急?

    戚铃兰轻轻拍下她的手背,安抚道:“吴姑娘放心,大夫已经看过了,并无大碍。”

    吴悠宁心下稍安,却还是有些疑惑,“这好端端的怎么会咳嗽不止……”

    戚铃兰道:“大夫说是满园桃花的缘故,我也不太明白,反正服药之后不再触碰鲜花便没事了。”

    吴悠宁轻怔了一下,很快便彻底放松下来,叹了口气说:“原来是这样!这症状我是见过的,我父亲有一房妾室也是这个毛病,一见鲜花柳絮便浑身不适,一到春日时节,她那院里寸草不生,生怕犯了病叫我父亲嫌弃。”

    “这病是天生的吗?”

    “好像不是,那姨娘说自己年少时不曾如此,是近些年突然有一天开始的。”

    “无法根治?”

    “大夫寻了十几个,都束手无策。”

    那陆之珩还挺惨,往后余生是看不着花团锦簇了。

    要不下回再不得已和他见面,她就在头上簪朵鲜花,叫他离得远远的。

    …

    太子尚且在东林别苑的阁楼里服药休息,宴会上一篇《叹花朝》已经在京城中传开了。

    一时之间人人吟诵,仿佛没读过太子诗的都算不上有学之士。

    太子才名传遍京城、诗篇深受喜爱,这对皇室而言是好事。皇帝是在傍晚接见丞相时听说了此事,听后稍有些惊讶,平日倒是没听说太子喜欢作诗。

    不会又是弄虚作假,假以人手之作吧?

    等商议完正事,大臣陆续离开,皇帝才叫来总管太监尚宝问道:“太子现在何处?”

    尚宝恭恭敬敬道:“回禀陛下,太子殿下今日赴花朝春宴时旧疾犯了,还在东林别苑修养。”

    皇帝不置可否,接着问道:“近日太子可曾见过什么文人才子?又或是托人寻过他们?”

    “似乎不曾听闻。”

    “那他……他那日去敬文侯府,是不是见了云翊?”

    “是。”

    尚宝久在御前,听着这三连问就能猜到皇帝的心思,只是太子殿下为人仁厚,他实在不忍心看着殿下平白添上这揣测。

    他斟酌着补了一句:“不过太子殿下是先去了敬文侯府,两日后平昭公主才去东宫请殿下赴花朝春宴。”

    皇帝的思绪断了。

    难道还真是他自己作的诗不成?

    也罢,如今名声已经传开了,也不必细究。

    “太子学问精进,赏百金。”

    御前太监总管带着赏赐送去东宫,太子殿下不在,汪富海身为东宫总管太监代为谢了恩。此事不出半个时辰便传遍了宫闱,一如数日之前太子被训斥一般。

    明禧殿,林贵妃闻讯砸了一副玉镯子。

    “明明是给伏生铺的路,怎么就让那病秧子抢了风头!吴绩是怎么说的?那穷书生不是文采惊艳世间少有吗?这就是他的文采?”

    韶言跪在地上,头压得很低,“娘娘息怒,吴大人也没料到太子殿下会赴宴……要知道京中第一才子云翊云公子是太子殿下的母家表兄,这其中或许另有缘由。”

    林贵妃狠狠掐紧拳头,怒极反笑:“还能有什么缘由?不就是本宫玩儿烂了的把戏,请人代笔也不知避避嫌,谁还不知道他和云公子关系亲近?”

    “娘娘说的是。”韶言应声附和:“即使如此,娘娘也不必太过气闷,大伙儿心里头都明白太子诗作非自己所写,此时捧着敬着那也只是面上应承,岂会真心拜服?”

    林贵妃来回踱步,终是回到胡椅旁坐下,喝了口茶,郁气稍解。

    “你说的有道理,本宫何必着急呢……陛下圣明英断,定然也看得透这层关系,明面上是赏赐,是维护着皇室的颜面,等那病秧子从别苑回来,是阴是晴还未可知。”

    后宫中抱着这等念想的女人不在少数,只是这一回她们等了许久,太子从别苑回来了数日,仍不见皇帝发作,才各自失落散去。

    平昭公主按她自己承诺的,向皇帝禀明了端信伯长女救护太子之事。如戚铃兰所料,皇帝压根没把此事放在心上,随手赏赐了些珠宝古玩,又送了戚姑娘一个‘纯良淑惠’的名声,转头就淡忘了。

    …

    三月,远征南阳国半年之久的军队终于班师回朝。

    以大将军董彻为首,戚明松身骑汗血宝马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自长安城南门进京,直至皇宫门前才下,几名将领卸去甲胄,将兵器暂交给御林卫,才入宫面圣。

    戚明松又得了丰厚的赏赐,可以说是风风光光地回到端信伯府。

    家里早就得了信儿,知道他今日回府,赵氏从天未亮时就起身进厨房,指使着厨子和下人准备一桌好菜为将军接风。

    此刻听见管家刘叔兴冲冲跑进后宅,大声喊道:“将军回来了!”

    赵氏和戚家三个姑娘都从房里出来,上伯府正门口迎接。

    只见戚明松骑着马从宣武大街的方向往府邸走来,身后跟着八个太监,每个太监手上都端着宫里的赏赐。这一路从宫门到伯府,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羡慕的眼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