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东宫(双重生): 第25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锁东宫(双重生)》 第25章(第1/2页)

    ◎一更◎

    “太子殿下自昨夜离京到现在不曾进食, 还有身心疲劳的缘故,才会导致一时晕眩。人已经醒了,并无大碍, 一会儿吃点儿东西就行。”太医说着合好药箱。

    “有劳太医。”戚铃兰颔首道。

    陆之珩方才晕眩站不稳,但神智一直是清醒的。如果说昨天得知她没去护国寺时只是有所怀疑, 那么方才听她脱口便称梁太医, 他就能确定自己心中的猜测。

    难怪。

    难怪她这么厌他,对他避犹不及。

    得知这一真相的陆之珩心底是痛苦的, 但也是庆幸的。

    痛苦在于前世积怨至深绝非一朝一夕能解除, 许多误会当年不曾坦诚说开, 如今没了证明更是空口难辩。

    庆幸又在于,他从不曾想过还能再见到她。不是十七岁时懵懂无知的她,而是共度了十数年, 曾舍命相救的她。

    戚铃兰察觉榻上那人一直盯着她看, 目光炙热得恨不能将她看穿。她故作不知, 扭头四下张望却不曾发现汪富海的身影。

    “太子殿下来三青县就没带个近侍下人?”

    “我是来为百姓解难为圣上分忧,若是带着下人一路伺候, 让人看了该怎么想?”

    陆之珩说着就要起身, 一旁官兵忙去扶他, 还未又肢体接触又被他训回去了。

    “我又不是泥和的瓷娃娃, 起来走几步还能磕了碰了?你去前边跟掌柜的说一声, 送两碗米粥来。还有你们弟兄几个,想吃什么都行, 我付钱。”

    一听太子如此周全还想到随行官兵都不曾进食, 身形魁梧的壮汉脸上不禁流露出动容之色, 连忙答应下来。

    “谢太子殿下!”

    人一走, 屋里就成了戚铃兰同陆之珩面面相觑。各自无话, 好生尴尬。

    “你没事就好。”陆之珩先开口破了沉寂的气氛,“昨夜听说三青县灾情,又得知你在青云观,我担心了整宿。方才去青云观时看着一地狼藉,我险些以为……还好你没事。”

    听着温柔关切的言语,戚铃兰更觉惶恐。这哪里像是陆之珩说出来的话,怕不是被鬼夺舍了。

    “让殿下牵挂整夜是臣女的不是。昨日三青县风雨大作,积水淹没官道,实在无法返程回京,还不知父亲在家中如何担心我。”

    陆之珩道:“他此刻就在三青县。”

    戚铃兰一怔,“什么?”

    陆之珩接着说道:“昨夜圣上得知京郊各地灾情,下旨调兵支援救灾,命端信伯总领长安虎兕营赶赴三青县。你父亲此时就在滋河坝上巡查,晚些时候会回县衙议事。”

    戚铃兰默了片刻,心里一思量就能猜到是陆之珩进言的缘故。

    “公事要紧,只要父亲知道我平安无事就好,我不便打扰父亲救灾进程。”

    话说至此,正巧乔茱与客栈伙计都到门口了,皮蛋瘦肉粥的香味扑鼻而来,引得两人扭头看去。

    刘叔住的是下人房,也就是陆之珩此刻暂时歇着的屋内是没有多余桌椅的,只有一张简陋床榻。

    伙计思虑一番将食物端去旁边主屋,才向二人喊道:“客官,两碗粥一盘酱驴肉给您放在主屋桌上了,二位慢用!”

    戚铃兰瞧了一眼陆之珩,转身对乔茱说:“我沏茶,你去扶殿下起身。”

    话音未落陆之珩已经下地向她走过来,“我没你想的那么羸弱。”

    戚铃兰不置可否,侧身让他先行,随后跟着移步主屋。

    陆之珩在桌旁坐了下来,将其中一碗粥推到对面的位置。戚铃兰还没落座,轻抬眸子看了一眼。

    “臣女已经用过午膳了。”

    “那就放着吧,一会儿拿出去赏了叫花子。”

    戚铃兰不置可否,轻拢衣裙在对面的位置坐下。

    陆之珩进了两口粥,抬头问道:“你府上刘管家不是跟着来了,怎么不见他?”

    戚铃兰道:“他出去查探道路情况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

    陆之珩听得回话没做反应,垂下目光似是专注进食。过了一会儿才见他放下汤匙,温声说道:“现在雨是小了一些,但随行的监天司官员预测今日傍晚至夜间仍有大风大雨。这一路上积水还未消退干净,部分道路泥土湿润不利于马车行驶。我是不建议你今日就回京城,还不如先到县衙住下,过两日路况好转再启程。”

    这些道理戚铃兰心里是懂的,可是一想到要和陆之珩待在一处随时照面,她就只想逃避。

    她此刻心乱如麻,只含糊回道:“等刘叔回来再说吧。”

    陆之珩不急着劝她答应,得了这句话之后没再言语,加快速度用完了面前的粥,又吃了两块酱驴肉。

    “这酱肉不错,腌制入味,肉质软烂,你尝尝。”

    戚铃兰才清静了没一会,就看见陆之珩递了双筷子过来,眼中还闪烁着希冀的光。

    她默默接了筷子,从一盘酱驴肉里挑了一片小块的肉,浅尝一口便放下了筷子。

    “确实不错,太子殿下晚些还要救济灾民,多吃些肉是好的。”

    还真是油盐不进。

    待陆之珩用完膳,刘叔正好也回来了。带回的情况与方才陆之珩所言相差无几,总结下来便是现在不宜动身回京。

    陆之珩嘴角微微扬起,欣然说道:“既然如此,戚姑娘便同我一起去县衙吧。”

    戚铃兰眼下还有别的选择吗?

    显然是没有。

    …

    傍晚时分,戚明松从坝上回到县衙,一身湿漉漉已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伯爷辛苦,滋水情况如何?”陆之珩问道。

    戚明松接过下属小将递来的粗布汗巾擦了下头上水渍,转身向太子拱手回道:“堤坝已经加固,另外准备了一些泥沙包以防今夜再有暴雨。”

    “有备无患,挺好。”陆之珩点了点头,亲自给戚明松倒了杯热茶,话锋一转道:“戚姑娘已经寻回,就在后边厢房里歇着。我让人去喊她。”

    戚明松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听说了戚铃兰的情况,此刻太子亲自再告诉他,他心里更安稳些。

    “多谢殿下,给您添麻烦了,臣心中不慎惶恐。”

    陆之珩轻笑着说:“没什么麻烦的。戚姑娘心思灵敏一早做了准备,还劝说青云观的道士香客转移去周边村落,免了青云观一场血光之灾,我还打算向陛下陈明替她请功呢。”

    戚明松忙推辞道:“遇上这样百年一见的大雨,换做是谁都会如此提议,臣与小女铃兰不敢居功,殿下万万不必以这种小事叨扰圣上。”

    陆之珩见他一脸惶恐的模样,没再提请功之事。倒是戚明松想起下边人说起太子在平安客栈宣了太医一事,心底有些顾虑。

    “太子殿下金尊玉体连着劳累了一整日,臣实在担心您的安危。今夜滋水若是抗住了风雨,三青县就算是守住了。殿下不若明日启程回京,也算是替微臣与诸位官兵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