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00-110(第8/26页)

   天下既定,诸将开始争夺功劳。刘邦心中早就已经定下功臣位次,列侯位次中,萧何第一,曹参第二,韩信第三,诏书都写好了。

    但总有将领不服,需要一个“意见领袖”来带领他们。

    曹参无论资历还是功劳,军功都属功臣前列。让曹参来带领那群自以为委屈的人,正为合适。

    “其实信儿更适合这个角色,只是信儿啊,唉。”刘邦捏了捏眉间,“我担心他去带领那群人,那群人真的误以为信儿会带着他们谋反,我就不得不杀功臣了。”

    曹参恭敬的神情没绷住,戏谑道:“那不是更好吗?信儿可以把所有怀有不臣之心的人带沟里去。”

    暂代内侍的陈平安静地听了许久,此时才叹息:“韩信很听太子的话,陛下应该担心太子弄出的事太大,让陛下疲惫。”

    正在诽谤韩信的刘邦和曹参两人,脸上戏谑的笑容同时一僵。

    刘邦干咳一声,道:“曹参,还是拜托你了。”

    曹参神情重归严肃:“是,陛下!”

    给盈儿一窝反臣,盈儿就敢借口列土分疆和大汉对峙,拉着这群反臣去打赵佗!

    现在天下百废待兴,萧何已经写好了裁军名单,盈儿敢主动重兴兵事,萧何绝对会称病。

    曹参很有自知之明。萧何称病,刘邦就会让他代替萧何,他恐怕连喝酒的时间都没有了。

    曹参离开后,陈平道:“陛下,诸侯如何对待?”

    刘邦沉默良久,道:“待他们知道我在封国中置郡县,该反的都会反,不用多做事。”

    陈平开玩笑道:“那为何陛下还提议让太子早早继位?”

    刘邦失笑:“我知道,他也知道,所以那惫懒孩童绝对不肯继位。”

    陈平轻轻摇头:“盈儿纯孝,他不想继位,但一定会主动请命,代替陛下亲征。”

    刘邦又沉默良久,又失笑道:“想也别想,他阿父我才是皇帝,稚童乖乖待在后方,给他阿父提供粮草。”

    陈平见刘邦心中有数,便不再多说了。

    刘盈视他为心腹,早早就在他面前说过诸侯若反,这次总该轮到已经长大的他御驾亲征了。

    “那时我定点你随驾!把军功分给你!”

    面对如此慷慨的刘盈,陈平感激涕零,转头就把话递给了刘邦和吕雉。

    吕雉给刘盈安排了比她宫里还多的仆从,让他们盯紧了刘盈。

    刘盈吩咐的事,他们都要照做,但做完之后,一定要及时告诉她和刘邦。

    因称帝的时间较为宽裕,刘邦没有在半路上登基。

    都城没建好,他也在渭河之南搭建了台子,让叔孙通、毛亨、浮丘伯、张苍、郦食其等人合力制定礼仪,隆重登基。

    吕雉没有被抓,宫务等事早就移交吕雉。刘邦、刘盈和吕雉等人的冠服,吕雉也早就带人做好。

    刘邦向来喜欢刘盈口中的“虚荣事”。刚起事时,其他起义军首领都是搭个草台放几颗脑袋,他却用了诸侯伐无道的祭祀之礼。

    此次登基,他自然也是把能做的都做了,尽全力使登基仪式完备。

    祭天,祭地,祭先祖。刘邦所处的沛丰曾属于魏国、楚国、秦国三个地方,他便把这三个国家的先祖都祭祀了。

    从北疆暂时回关中参加刘邦登基的蒙恬一脸欣慰。

    仍旧定都秦国古都,仍旧祭祀秦国先祖,大汉和大秦又有什么区别?

    蒙毅心里却不是很开心。

    刘邦宣布继续安排人给秦始皇守墓,但守墓规格比陈胜低。

    蒙恬安慰蒙毅:“陈胜可是敲响大秦丧钟的人,守墓规格高一点也正常。”

    蒙毅:“???”

    他怀疑兄长对先帝心中有怨恨!对先帝不够忠诚!

    蒙恬笑着摇头:“你跟在先帝身边许久,怎么对先帝还不了解?先帝若得知此事,也会敬佩陈胜。”

    蒙毅不信。

    陈胜反秦,先帝不砍了他全族全乡,还敬佩?!

    蒙恬不去说服年纪一大把还气鼓鼓的弟弟。

    砍肯定是想砍,但敬佩也一定会敬佩。先帝不是那样狭隘的人。

    先帝……曾经不是那样狭隘的,只用秦人的帝王。他任用贤才无论国别,无论出身,无论是守城的小吏还是他国的学者,先帝认为他们有才华,都会恭敬地对待他们,也都会从谏如流。

    什么时候,先帝改变了?

    还是说,不是先帝变了,是他们这群秦臣变了。

    蒙恬不知道,也懒得想了。

    大秦都亡了,现在是大汉。

    复杂的登基仪式结束,刘邦侧着头,看着身边终于肯束发的儿子。

    刘盈性子太皮,费鞋,费衣裳。虽然刘邦当汉王之后,刘盈身上的衣裳都是好料子,但都是便于行动的短裳。

    刘邦难得见到儿子王孙贵族的一面。

    他赞叹:“你这模样,比乃公更像王孙贵族。”

    不愧是大儒教出来的孩子,气度就是好。我老刘家还是很有皇帝模样嘛。

    刘盈仰头,给了刘邦一个痞笑。

    刘邦伸手捏住刘盈的嘴,不准他笑,笑了就不像皇太子,只像他刘老三的儿子了。

    看见刘邦带着刘盈登基祭祀,沛丰老兄弟们都有点恍惚。

    他们看着刘邦和刘盈走上台阶,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陛下”的称呼,原来是这个意思。

    终于见到刘邦登基,萧何心情很是澎湃。

    他终于能尽力施展自己的抱负。

    但望着刘邦和刘盈越走越高,萧何澎湃的心情平息,生出了几分忐忑。

    他知道自己大概就是下一任帝后外戚了。

    刘邦和刘盈已经是真正的帝王,萧家未来会如何?他的女儿未来会如何?

    就在沛丰老兄弟心情莫名低落,萧何心情难以抑制的忐忑时,他们看见刘邦捏住了刘盈的嘴;刘盈提着袍角去踹刘邦;刘邦躲过刘盈的脚,对刘盈的脚一勾;刘盈差点摔倒。

    众人:“……”

    在台阶下的皇后吕雉,仰头看着儿子那身穿华服的模样,眼中有泪光闪现。

    萧壮壮扶着吕雉的手,眼神也亮晶晶。

    直到他们看到刘邦和刘盈当着众人的面,在祭祀的台子上互踹。

    萧壮壮压低声音道:“皇后,陛下差点把太子踹下来。台阶多高啊,太子若摔倒,不知道会伤成何样。”

    吕雉的指甲抠紧了。

    她无助地看向大汉的重臣。

    重臣都移开视线。

    只有萧何硬着头皮与吕雉对视,秉着对大汉强烈的责任感,以汉相的身份,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上祭祀的台阶,跪在地上请刘邦和刘盈赶紧下来。

    祭祀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