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50-160(第15/18页)

太子的地位有多高……没必要, 实属没必要, 刘盈这个太子的地位从小就够明显了。

    如果有脑子不好的人现在还认为刘盈存在感太强, 刘邦可能忌惮刘盈, 那刘邦就要高兴得多吃两碗饭了。

    啊?为啥刘邦会高兴?因为他又可以看见刘盈折腾人, 乐子谁不喜欢啊?

    吃一堑长一智, 朝中和刘盈接触过的高官都越来越谨慎。刘盈又不是什么真的恶人, 别人笑脸相迎, 他也不会故意去欺负人,除非忍不住。

    刘邦看的乐子少了许多, 浑身不自在。

    刘邦仗着自己是皇帝,长吁短叹, 感慨生活的无聊。

    刘盈频频点头赞同, 自己真是越来越成熟了,让阿父日子变得无聊真是不孝啊。

    周昌听得很想拂袖离开。

    啊?太子还不够折腾?

    太子刚回来, 就纠集一群勋贵子弟和城卫斗殴, 并冲击长安令府衙,把长安令给揍了。这还不算折腾, 什么才算折腾?

    陛下你无聊,只是因为之前太子在南方而已吧?!

    你看看太子回京后, 哪一日没有欺负过朝中重臣?

    太子唯一比较有分寸的一点, 就只是“欺负”重臣,而不是“欺辱”重臣而已。

    这一点上,太子就比陛下强。陛下就喜欢欺辱臣子。

    周昌这么一想, 对太子的行为释然了。

    太子至少比陛下强啊!

    “他自己的冠礼,他自己负责。”刘邦感到人生无趣后,便不想干活,“你有什么要求向他提,他哪怕想在冠礼上带着一群人吹拉弹唱都成,反正是他自己丢脸。”

    周昌倒吸一口气。

    自己给自己办冠礼,也不是不行。早早死了父亲的秦始皇也是自己给自己办冠礼,陛下就当自己死了吧。

    但太子在冠礼上丢脸,丢的是整个大汉的脸!是会记录进史书的丢脸!陛下你怎么能置身事外!

    周昌喉咙一动,开始酝酿谏言。

    刘盈心念一动,扑上前捂住了周昌的嘴。

    周昌:“???!”

    刘邦:“哈哈哈!”

    刘盈苦口婆心:“周昌啊,你要劝谏,等我离开后,你再谏。乖哈,我可听不得你的结巴谏言。”

    刘邦:“哈哈哈哈哈!”

    周昌被刘盈捂得翻白眼。

    他是做了什么孽,才摊上这对父子当主君啊!

    我们大汉的未来,还有得好吗?!

    还好这个大汉皇室,还是有靠谱的人。

    吕雉得知刘邦纵容刘盈,要在冠礼上亲自吹拉弹唱,为群臣高歌一曲之后,用刺破云霄的尖叫声和刘邦吵了一架,并把刘盈的耳朵拧了半周,成功阻止了这场闹剧。

    朝臣们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甚至私下说了等同谋逆的话。

    将来太子若登基,哪怕他已经及冠,太后若要垂帘听政,他们都要举双手赞成。

    因为以太子如今的模样,只要太后还活着,太子就不可能放过太后这个好用的劳动力。既然干活的就是太后,为何不给太后尊荣?

    每当萧何休沐时,萧谨就会大包小包地回家和老父亲团聚。

    萧谨把路上听到的话告知萧何,正打瞌睡的萧何气清醒了。

    还休沐什么?不休了!

    胡言乱语的人都有谁?全部处置了!这是能开玩笑的事吗?

    皇帝愿意分权那是皇帝自己的决定,臣子怎么能讨论已经亲政的皇帝的权力分配?越俎代庖,等同谋逆!

    这群人,还没有淮阴侯懂事!现在淮阴侯都不把“带着弟弟反了义父”挂在嘴边了!

    萧谨道:“皇后也很生气,她认为是有人轻视太子。”

    萧何听到这话,心里稍稍平静一些。

    他还以为皇后有了念头,打算等太子继位后与太子争权。皇后肯定争不过太子,但太子叛逆虽叛逆,孝顺的顺没有,孝字却是真的。从小看着刘盈活蹦乱跳地长大,萧何不希望看到刘盈因为与亲人争执而难过。

    “你要多劝皇后。这点小事,我等臣子自会处理,无须皇后担忧。”萧何安心后,心又提了起来。

    皇后生起气来,戾气那是相当的重。

    萧谨点头:“我已经在劝了。我说皇后如果不高兴,就把这事告知太子,太子肯定自己会处理。皇后就不敢不高兴了。她担心太子会打上门去。”

    皇后可以罗织罪名送别人满门上路,但不想看到太子完全不需要寻找罪证,直接去别人家里掀房子。

    明明太子的处置更轻啊!

    萧何欲言又止。

    他早就发现,女儿的言辞奇奇怪怪,多有僭越。但女儿的教养是皇后亲自负责,他不好多劝。

    唉,看来皇后也挺令人头疼的。

    萧何按了按自己的额头。明明自己比刘季更懂得养生,他怎么觉得自己比刘季多活不了几年呢?

    朝中的闲言闲语被萧何知道,那这闲言闲语就该消失了。

    萧相国平常不生气,他若生气,就不择手段了。

    比如,随机选一家说闲话最多的人搜出盔甲,然后夷三族之类。

    天下好不容易安稳,对于任何会危害大汉稳定的事,萧相国都是零容忍。

    韩信这个太尉多次和萧相国合作,对刘盈使劲夸还是萧伯父国士无双,自己不配。

    刘盈听得快笑破肚子。

    阿兄夸萧伯父国士无双,明明不是笑话,为什么这么想笑。

    而且萧伯父确实零容忍,另一个时空的你就是被萧伯父骗杀的,哈哈哈。

    刘盈挂在韩信背上,差点把韩信压垮。

    仍旧不肯回齐国的某挂名齐王刘肥忙拯救阿兄,把刘盈拖下韩信的背。

    “啊,好无聊啊,我们在冠礼上做点坏事吧!”刘盈高喊。

    韩信无奈:“你要做坏事,就不要高声喊出来。你这么喊出来,义父义母很快就能知道。”

    刘盈摇头晃脑:“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让他们一直在未知的恐惧中忧虑。”

    刘肥张嘴:“啊……”呃,该劝点什么呢?想不出来。

    刘盈压低声音道:“毕竟是会记录在史书上的冠礼,我才不会乱来呢。我天天嚷着我要乱来,但老老实实地走完整个冠礼流程,这何尝不是一种乱来?”

    虽然刘盈的话很绕,但韩信早就习惯了弟弟的言行,听懂了。

    他问道:“要我帮什么忙?”与其被弟弟卷入,不如直接加入,自己才有主动权。

    阿兄和弟弟都要做坏事,刘肥也只能无奈合群。

    刘肥积极道:“只是传递消息,交给我便是!我手下能用的人很多!”

    刘盈搭着两位兄长的肩膀,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