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90-200(第31/33页)



    袁绍此刻,确实算得上“明主”。

    法正皱眉,不情不愿地自我反省:“是我的疏忽。”

    “没什么。别有所图的好处也是好处,只要能吞下,所图再大又如何?”刘盈轻蔑道,“关中匪徒众多,正好练兵。袁绍给了我们这么多粮草,我们可以沿路募兵了。”

    庞统想了想,问道:“若有坞堡攻击我们……”

    刘盈果决道:“那就打!正好补充兵粮人口!”

    乱世之中,哪容得下奢侈的善意?

    谁来截杀他,他就灭对方满门!

    诸葛亮拍着胸脯,说他要上战场,以一敌百。

    刘盈一脚把诸葛亮踹回去,让张翼好好磨炼。

    诸葛亮气得双脚离地:“我很厉害!我能上战场!”

    刘盈敷衍道:“嗯嗯嗯,我知道你厉害,但我需要有人管理后勤。你不准上战场。庞统也不准去。”

    庞统疑惑:“为何?”他真的能上马厮杀啊。

    刘盈道:“你运气差,容易死于流箭,以后都不准上战场。”

    庞统:“……我可以穿好一点的盔甲。”

    法正想了想,道:“我还是跟你一起上战场吧。我好歹是年纪最大的。”

    刘盈这次没拒绝:“行,试试。反正关中都是流民匪徒,我们只是赶路,不是攻城略地,遇到的危险不会多。”

    法正跃跃欲试。谁家好儿郎没有一颗征战沙场的心?就是文士也会骑马上战场的。

    做好准备后,刘盈却没有立刻离开。

    只接受袁绍召见的刘盈,第一次亲自拜访了别人。

    这人却不是袁绍的部将,而是袁术派来袁绍这里的使臣——孙坚。

    孙吴在赤壁之前没什么存在感。

    黄祖在《三国演义》中是个丑角,但在正史中,位居江夏太守之位的黄祖单防了孙家两代半十六年,才死于孙权手中。

    在这之前,孙吴一直困在江东之地,一直和越人死磕。

    若玩过三国相关游戏的人就很清楚这一点,走其他两条线时剧情很丰富,走孙吴的线,赤壁之战前几乎重复打山越。

    刘盈拜访孙坚,不是为了今后谋划孙吴。

    他只是单纯来道谢。

    后世会点评许多“虽然做的忠于大汉的事没多少,但论心不论迹的大汉忠臣”“可能年少有壮志的曾经的大汉忠臣”时,因《三国演义》将孙坚的戏份都挪给了别人,所以后世点评“大汉忠臣”往往没有他。

    在正史中,在这个梦境副本中,诸侯盟军讨董,几乎全部都在磨洋工。就是袁绍全家被杀了,他也打仗不积极。

    至于曹操和刘备,他们此时都说不上话,不能独自领兵,领兵也常被揍。

    而在讨董之战中,唯一与董卓正面对抗,几乎以一人之力击溃董卓的,是孙坚。

    华雄是他杀的,吕布是他击退的,董卓因被他打败退守长安。

    在长安内乱时,汉献帝与公卿出逃,长安陷入一片大火中。

    诸侯见没了目标,都在打自己的算盘。有的开始分割兵力,谋划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有的加入匪徒,掠夺财物和女人。

    孙坚带着他的兵来到了汉陵,整修被董卓毁掉盗掘的西汉皇帝陵墓。

    其中被董卓损毁最严重的,就是汉长陵。

    虽然孙坚起兵是夺汉代其他地方官的权力,没少屠杀当地百姓,算不上什么好人。他忠于大汉的行为,有多少是为自己积攒实力也说不准。

    但刘盈还是承了他的情。

    毕竟孙坚是他在董卓那里当傀儡皇帝时,唯一将救他的行为付诸行动的人,也是唯一还记得他的父母曝尸荒野的人。

    孙坚没和刘盈接触。

    他是寒门豪族,没有太多家传经书底蕴,又是袁术的人,自没有借口与刘盈接触。

    他带来见世面的长子孙策虽对刘盈好奇,听闻刘盈整日抄书读书,就不愿意来了。

    孙策更希望和人比武,而不是和人比念书。

    刘盈竟亲自来拜见自己,孙坚很惊讶。

    孙策嘀咕:“难道他想投袁术?眼瞎吗?”

    全家都倚靠袁术的孙坚,给了儿子背上狠狠一巴掌,拍得儿子哇哇叫。

    周瑜其实很想向刘盈讨教学问,但孙策不去,他也只好不去。

    听闻刘盈拜访,他比孙策更兴奋,便不由自主为刘盈说好话:“张君定是得知叔父高义,才来拜访叔父。”

    孙坚苦笑:“我能有什么高义?”

    他困于袁术麾下,正颓废着,周瑜夸他,他都提不起劲。

    虽不明白刘盈的用意,孙坚仍旧很热情地接待了刘盈。

    刘盈没有多说场面话,见面便奉上重礼:“谢乌程侯修整长安汉陵。”

    孙坚困惑:“贤侄来拜访我,只是为了此事?”

    刘盈笑道:“最主要的便是此事。”

    孙坚积极与董卓作战,还能说他的考量更多在于扬名和累积更多资本。但修缮长安汉陵,就纯粹是善意了。

    即使这个副本的刘盈诈死,大汉真正意义的名存实亡,孙坚也去修缮了长安汉陵。

    刘盈在任何一次副本进程中,孙坚都做了同样的事。

    刘盈每次都会来寻孙坚,若不能在孙坚活着道谢,在孙坚墓前也要敬一杯酒。

    孙坚没想到还有人在乎汉陵,更没想到居然有人会因此向自己道谢。

    刘家还活着的宗室很多,也没有一人提过此事。

    毕竟长安的汉陵是前汉的汉陵,后汉的宗室对他们的感情很淡薄了。

    刘盈竟然对此事道谢,孙坚反倒不知道做何反应。

    刘盈没想过让孙坚有何反应,只是顺从本心,该道谢便道谢而已。

    刘盈如此坦然,让孙坚更是无所适从。

    夸赞他的人很多,刘盈这次非夸赞、纯感谢的行为,竟让孙坚第一次有种羞赧的感觉。

    孙坚忙说不敢当,然后感慨道:“贤侄果然是留侯的后人。”

    还记着前汉皇帝的勋贵后人,他真是没见过。

    刘盈笑了笑,应下了这个夸赞。

    真正的留侯后人张翼听得耳朵发红。

    只是一次郑重的感谢,竟让颓然的孙坚心中涌出一股壮志又活了过来的热流。

    他做出了一个符合他豪强身份的侠气决定:“贤侄可是想从关中回汉中?”

    刘盈点头:“是,小侄想去长安拜祭先帝。”

    孙坚道:“诸公暂时没空平定关中匪患,此去路途艰辛。我派人送你一途。策儿。”

    孙策指着自己:“啊?我吗?”

    孙坚真想给儿子一脚。

    他的决定不仅是因为对刘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