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190-200(第8/33页)

身体里闪闪发亮的灵魂本体呢。

    汉献帝可没当过太子。

    刘焉一时激动,居然从床榻上爬了起来。

    刘诞还在惊骇中,没有搀扶重病的老父亲。

    “你、你……”刘焉拍了拍胸脯,终于说出话来,“不对,不对,太子已经死于董贼的毒杀。难道、难道……你真的姓张?你年岁何几?”

    原来刘焉说的是汉少帝刘辩这个“太子”啊。

    汉少帝刘辩是汉灵帝的太子,十七岁继位。刘焉身为汉灵帝亲近的宗室大臣,又有学识,应该时常入宫为太子刘辩讲学,或许与刘辩较为熟悉。

    又不是同母兄弟,难道刘辩和我长得像?

    屁,肯定是刘焉年老眼花。刘肥和我长得就一点也不像!我比刘肥英俊多了!

    刘盈道:“我确实姓张,乃留侯后人,今年十八岁。”

    刘盈今年才十三岁,但他说自己十八岁,看那个头,没人会认为他未满十八。

    刘诞已经回过神,忙将父亲搀扶住,并让刘盈起身。

    刘盈站起来后,刘诞先松了口气。

    十八岁啊,那这位和先帝长相有些相似的青年,应该不是死不见尸的先帝。

    刘焉算了算汉少帝刘辩的年龄,也长舒了一口气。

    刘辩如果活到现在,也不过二十一周岁,断不可能三岁就有儿子。

    只是来者眉目间和刘辩的相似,还是让刘焉有点忐忑。

    刘焉在后世不能和汉末枭雄坐一桌,因为他“小富即安”,虽早早在大汉还未完全颓败时就谋划割据一番,却没有称霸的野心,有些软弱。

    这一点软弱,让他虽在背叛汉灵帝时没有丝毫犹豫,但在听闻汉少帝和汉哀帝皆惨死时,也有些许愧疚和不安。

    当得知刘盈确实不是自己认识的人,只是碰巧长相相似时,刘焉对刘盈竟生出了些好感。

    他精神都好了不少,说话都流利了,细细询问刘盈的经历。

    刘盈描述自己是在董卓之乱时从长安逃出,带着家中部曲辗转多地,才来到汉中投奔族亲。刘焉对刘盈曾经经历的苦难表示了同情。

    留侯后人虽在西汉便被打压,但后人也在汉昭帝时诏复家,其官宦之位一直延续到东汉。

    汉光武帝对前汉的勋贵官宦后人相当宽厚。

    再加上西汉勋贵积攒了几百年的家世,到了东汉少说也是个豪强世家,在东汉做官轻而易举。

    刘盈表现出的学识和气度,很明显是从小经历了良好的教育。

    米贼张修和张鲁虽也是地方豪强,从小读了不少书,但气质和刘盈一看就不同。

    刘盈以武将的身份来见刘焉,举手投足却有着一股子儒家弟子的板正,换成一身儒衫也不违和。

    刘焉考校了刘盈几句儒家典籍。刘盈对孔孟荀之道很是了解,但对董圣人的了解却不多,只了解一些皮毛。

    官宦之家教导子弟学儒,正是从古学到新。以刘盈被迫离家的年龄,该学的内容也正好对得上。

    刘焉立刻就认可了刘盈那留侯后人的身份。刘诞也再不怀疑刘盈和汉哀帝是否有关系。

    众所周知,汉哀帝被董卓关押的时候被吓成了痴呆,纵然公卿有心教导他,但他从未听过公卿授课。

    汉哀帝当皇帝时才九岁,九岁前接受的教育,不可能如“张盈”般博学多才。

    贵族子弟总是会对同一阶层的人更有好感,刘诞瞬间就想和刘盈为友。

    刘焉也是如此想。

    张鲁和张修都有狼子野心,他不信任这二人。“张盈”虽是二人的族侄,但身为贵族子弟,不一定和这两人真的关系有多密切,或许能被自己拉拢过来。

    刘焉便让人把忙碌的长子叫来,设宴宽待刘盈。

    他还悄悄派人训斥刘璋,责怪刘璋竟然得罪人。

    虽然刘焉将权力交给刘范,但对幼子还是疼爱的。幼子去招揽刘盈,也是他默许的。

    没想到幼子太骄纵,一见面就得罪了人。

    别说来者是贵族子弟,心高气傲,哪怕是张修和张鲁派来的普通将领,刘璋既然想招揽对方,也该掩饰好自己的高傲。

    刘璋居然厌弃的神情明显到被“张盈”一眼看出,刘焉对刘璋十分失望。

    刘璋被父亲训斥后,又是恼怒,又是后悔。

    他哪知道那个小米贼居然还是个贵族子弟?若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态度已经足够好了。

    身边众多文士家臣劝了又劝,刘璋终于忍下了心中那口气,决定认认真真向“张盈”道歉,争取把“张盈”拉拢到自己身边。

    知道“张盈”真的可能是留侯后人,刘璋倒也不觉得被侮辱了。

    留侯的后人,有些脾气才正常。

    刘焉病得下不了床,没有参加酒宴。

    刘范、刘诞、刘璋三人为主座,对刘盈频频敬酒。

    刘范初次见到刘盈的相貌也感到了眼熟。不过刘范对刘盈更不熟悉,便很快将这种眼熟感抛到了脑后。

    刘盈能文能武,无论是留侯家祖传的黄老之术还是东汉时兴的儒学,他都学得不错。

    能让刘范惊喜的是,刘盈家中竟然传有留侯所著兵书全卷。

    这个连大汉宫里可能都没有全本。

    “家中总要有些私藏的。”刘盈暗示道,“祖先留下的家训,便是让我等后人低调处事,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不可显露出祖先的兵书。”

    刘范和刘诞很眼馋,但都没有向刘盈索要留侯兵书。

    刘璋情商没有两位兄长高,也知道在世家贵族子弟中,什么是最犯忌讳的事。

    什么是豪强?豪强就是有钱有部曲的家族。

    什么是世家?有经书传家的豪强就是世家。

    他们原本以为“张盈”只是官宦子弟,落魄豪强,没想到“张盈”居然是世家。

    有留侯兵书在手,哪怕“张盈”宗族只剩下他一个嫡系,他也是世家子弟!

    三人没有胡乱揣测“张盈”手中的留侯兵书是真是假。“张盈”有朝廷认可的族谱,确实是留侯后人,他手中的留侯兵书一定是真的。

    如果对这个太较真,那所有世家手中的祖先藏书,都说不好真假。

    而“张盈”表现出的本事,也让他们十分认可。只有手握留侯兵书的人,才会成为如此青年才俊。

    那么刘盈手中是否有留侯兵书?

    有,但只有半卷。剩下半卷张良还没写完。

    在那半卷留侯兵书上,还有刘盈留下的圈点墨宝,比如给留侯用朱砂画一朵张牙舞爪的小红花。

    别问小红花怎么能张牙舞爪,刘盈的字画都是如此,独家防伪。

    如果不是这个时空的淮阴侯被灭族了,他冒充淮阴侯的后人更容易。因为刘盈他阿兄非常敬业努力,已经写完了兵书草稿,只差润色增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