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折竹碎玉》 90-100(第12/15页)

驳,只应道:“是。”

    崔翁长舒了口气,看着面前的长孙,倒是想?起早些?时候惦念之事,板起脸道:“顾时元今日又在念叨他那重孙。”

    这话转变得太过?突然,以致连崔循都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家祖父的用?意,半是失语半是无奈地“哦”了声。

    不大想?接这话。

    “你?便准备这般敷衍?”崔翁不轻不重地放了茶盏,“若她身体有恙,便应纳妾室……”

    作势威胁的话尚未说完,崔循已抬眼看来,目光实在算不得恭敬。

    崔翁不由得拍了下书案。

    崔循复又垂了眼,淡淡道:“是我身体有恙。”

    崔翁:“……”

    崔翁被噎得脸都快青了。

    他老人家一把年纪还能?身体康健,靠的便是修身养性?,不似桓翁那般嗜酒好饮,也不会轻易动怒大悲大喜。

    但每每在萧窈相关的事情上,都能?被气得快要吹胡子瞪眼。

    “许是机缘未到?。有些?事情本就?难以强求。”

    崔循为他添了茶水,就?此?揭过?-

    随年节渐近,各处张灯结彩,触目所及皆是喜庆之色。

    重光帝的身体稍有起色,陆续叫人传了些?托病在家,寻常见不到?一面的老臣入宫,说是叙旧,但个中意味并不难猜。

    萧窈若在时,会在里间旁听这群滑不溜手的老狐狸打太极,哪怕对他们一贯的德行早有了解,偶尔还是忍不住翻白眼。

    唯有崔翁的态度令她有些?意外。

    并未装傻推诿,反倒是重光帝说什么便应什么,更无异议,像极了忠心耿耿的纯臣。

    萧窈琢磨了会儿,猜到?八成是崔循那里已经知会过?。

    崔翁情知此?事已经撇不开干系,断然没有首鼠两?端,他日转投江夏王那里的余地,便索性?来做这个拥护储君的人。

    最后那日来的是桓维。

    桓翁虽去,但桓维尚有几?位叔父在,本不该轮到?他,但在萧窈的建议之下,重光帝还是召了他来祈年殿。

    一来是因桓大将军的书信必然经他之手,没必要舍近求远。二来,桓维的性?情既不似他祖父那般心胸豁达看得开,也不如他父亲那般手腕强横,内里实则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萧窈漫不经心听完,待他告退后,合了礼单往外间去。

    “桓氏犹在观望。大将军虽有意扶持江夏王,可桓氏身处建邺的族人多有顾忌,不敢贸然行事,”萧窈道,“元日祭宗庙,父皇便可昭告天下,过?继阿霁,立为储君。”

    重光帝原就?有此?意,颔首应下。

    萧窈又道:“桓氏那里也应令人看好。桓翁已过?身,万勿令桓维及其儿女离建邺,回荆州,否则桓大将军怕是无所顾忌。”

    重光帝思忖片刻:“此?事只怕难办。”

    纵然加强城门布防看守,又或令人在外盯梢,可偌大一个桓家,算上仆役足有上千人,又如何周全?得过?来?

    “阿父以为,桓家其他几?房能?安心由他们离开吗?届时若桓大将军真?有异动,他们这些?在建邺的人,性?命便悬在刀尖之上。”萧窈摩挲着手中的礼单,轻笑道,“我来办就?是。”

    这些?时日下来,重光帝已经渐渐习惯将事情交给她,下意识点了头?。可瞥见她似是又清减些?的脸颊,叹道:“你?这般辛劳……”

    “无妨。”萧窈眉眼一弯,“只是还有一事,想?求父皇应允。”

    重光帝失笑道:“你?只管说就?是。我岂有不应之理?”

    萧窈端坐着,清冽的声音响起,缓慢却又坚定。

    “将宿卫军的虎符,交由我来掌管吧。”

    第099章

    因临近年关, 除却宫中诸多?事宜,萧窈还得顾及崔氏与各家往来交际这?样的庶务。

    两处皆不是省油的灯,便免不了多?耗精力。

    她自?己起初并未察觉有何不妥, 崔循着意吩咐, 令府中厨子平日多?做些补血益气的饭食时, 还一度觉着小?题大做。

    后来换上去?岁裁制的冬衣,见?腰间富余, 这?才意识到自?己当真?在不知不觉中清瘦不少。

    阳羡长公主抵建邺这?日, 落了场薄雪。

    萧窈原本正在暖阁听崔循与人?议事, 得了消息后, 悄无声?息从后门离开, 往栖霞殿去?。

    还是婢女抱着狐裘追上来, 才想起自?己没来得及添衣。

    她披着柔软暖和的白狐裘, 蓬松的风帽几?乎遮去?半张脸, 更?看不清身形。

    可才打了个照面,阳羡长公主眼中的笑意尚未褪去?, 眉头却已经先皱了起来。拢着她纤细的手,语重心长道:“是崔循待你不好?”

    萧窈愣了愣,哭笑不得地摇头。

    这?事真?怪不着崔循。

    毕竟他?每日要?忙的事情只多?不少,甚至还要?抽空看着她好好吃饭。

    她从前就不是个每日按时按点用饭的人?。而今忙起来,或是没胃口, 或是困得只想回卧房睡觉, 随意吃两口点心便要?撂开。

    在宫中时,伺候的婢女们倒是不敢劝太多?, 但晚间回了家中, 崔循却并不纵着她如此。

    哪怕她软着声?音撒娇抱怨,说自?己“困得厉害”, 崔循却依旧不为所动地同她讲道理,“你每日劳心劳力,若是再不好好用饭,用不了多?久身体便要?垮了。届时再想做什么?,只怕有心无力,难以为继。”

    这?话有点夸大其词的意思,但又的确是这?个道理,萧窈难得没争辩得过崔循,只好每日乖乖同他?一处用饭。

    流水似的补品多?少有些效用。

    这?些时

    日累是在所难免的,但精神尚好。

    “只是近来格外忙些,年节过后,想来便会清闲许多?。”萧窈回握自?家姑母的手,含笑问候,“我原还想着,您兴许明?日才到。”

    萧斐端详片刻,见?她人?虽清减些,但那双眼依旧灵动,如含了星子般晶亮,这?才放下心来。

    “什么?事值得你这?般操劳?”萧斐牵着她进了栖霞殿,玩笑道,“若是士族间往来,倒不必十分费心,纵是有什么?疏漏,想来也无人?敢为此同崔琢玉为难。”

    栖霞殿内陈设如旧。

    一早就有宫人?洒扫收拾过,较之萧斐前回离开时,只多?了瓶中供着的新鲜花枝,与一坛酒。

    萧斐一眼认出瓷坛上的刻纹:“这?是谢家的酒。”

    “是。”萧窈凭几?而坐,解释道,“早些时日谢翁入宫时送的,父皇而今已不应饮酒,闲置可惜,我便叫人?送到这?边。”

    萧斐在阳羡时,已然知晓建邺的暗流涌动,也听闻重光帝召老臣们入宫之事。而今见?她这?般稀松平常提及,便知顺遂,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