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40-160(第16/28页)

的娘家人亦重重有赏。

    该有的赏赐没有落下,至于其他的,弘历无能为力。

    先皇后怀永琏时,那时候他还年轻,身份是宝

    亲王,对这个孩子的感触不算太大;真正让他狂喜的是永琮的诞生。

    他与先皇后热切期盼这个孩子的到来,从先皇后怀孕,到生子,那段时间,他倾注了无数的期盼。

    对于现在的皇后怀孕,他内心是高兴的,也希望那拉氏能生下嫡子,但是再让他回到期盼永琮出生时的那种心情,绝不会再有了。

    ……

    无论如何,在外人眼里,皇帝对皇后的荣宠甚隆,无论是先前的舒妃,还是嘉贵妃,这两位怀孕时的待遇跟皇后比简直差远了。

    熬了这么多年,皇后算是看到希望的曙光。

    因皇帝重视皇后,皇后在后宫的威仪日盛,即使她怀着身孕,很多时候因身子原因无暇接见嫔妃们,大家对于早起给她请安丝毫不敢懈怠。

    不过皇后也是蛮拼的一个人,虽然怀孕身子不适,对于请安这件大事非常重视,只要在紫禁城里,一天都没有漏掉过。

    她如果身子实在不方便,就让米嬷嬷代替她见嫔妃们。

    在皇后幸福生活的对比,无子的嫔妃们暂时还没啥感觉,只有纯贵妃与嘉贵妃显得分外惨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当年的后宫小透明娴妃竟然能有今天!

    出了翊坤宫,鄂常在再次控住不住自己的小嘴,小声叭叭道:“啧啧,有的是金疙瘩,有的是土疙瘩……”

    跟她同住承乾宫的主位舒妃瞪了她一眼,她夸张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继而又道:“我说的是昨天看的一个画本子,不是娘娘心里想的那样。”

    舒妃快被她气死了,“我心里想的怎样?”

    鄂常在:“既然娘娘您心里想的,我哪里知道呢?”

    这个小插曲,不过是让众人一乐。

    对于绝大数普通嫔妃来说,皇后怀孕与她们的利害关系不大,反而是同舒妃有妨碍的。

    舒嫔怕人说闲话,心里再生气,面上也只得笑着对鄂常在说:“我心里什么都没有想,倒是你,看的是什么画本子,等回宫后借给我看看?”

    鄂常在不欲真得罪了她,连忙接了台阶,“我忘了是什么画本子了,回去给您找找吧。”

    两人说说笑笑地走了。

    其他的嫔妃们纷纷散了,只有令妃稍稍落后了一步,她最后回头似乎看了一眼翊坤宫。

    皇后能熬足十七年,熬到称为皇后,再熬到怀孕,令妃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

    皇上不太喜欢儿子又怎么样,后宫的嫔妃们总是需要有个儿子才能防身,没有儿子的嫔妃,就如浮萍一样,漂泊无依。

    令妃在心里默默祈祷,先皇后,请一定要保佑自己啊。

    对于现任皇后的怀孕,陆薇觉得暂时算一件好事。

    新老婆怀新嫡子,后宫有了新气象,应该能平复一些乾小四在朝堂上积攒的怒气。

    后宫气氛好一点,大家的日子才好过。

    今年是乾隆十六年,到了十一月份还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太后的六十寿诞。

    犹记乾隆六年,太后五十大寿,转眼间,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这些年,太后待陆薇实在不薄,陆薇很早就在想该送什么礼物给太后。

    作为嫔妃,她的身外之物,一切所得皆是乾大老板给的。陆薇总不能拿皇帝赏赐给她的东西送太后吧。

    那就太没有诚意了。

    她想了又想,决定给太后做一身衣裳。

    虽然可以预料太后过六十大寿时给她送衣服的人很多很多,但针线活儿确确实实是最能代表心意的。

    后宫十几年,即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陆薇的针线活也练得能缝制衣服了,更何况她从去年就开始准备。

    技术不算精湛就拿时间凑,慢慢得来,总能做出一件拿得出手的衣服。

    进了十月份,送给太后的这身衣服基本上已经完工。

    陆薇一面忙着为太后缝制衣裳,一面准备杏子出嫁的事情。

    皇后因怀孕心情大好,在这一批宫女出宫的事情上没有做小动作,大度放行。

    宫女们都是满洲上三旗包衣出身,在宫里服役多年,通常她们出宫时,内务府都会为她们挑选出未婚的年轻侍卫撮合婚事。

    杏子这次运气还不错,选了一个三等侍卫,只等着回家后择日成婚。

    过了颁金节,杏子就要出宫了。

    陆薇有几分不舍,但没表现出来,能出宫总归是比在宫里当宫女要好得多,她问杏子:“你的那个未婚夫人品怎么样?”

    杏子道:“我家里的人已经打听过了,他不嫖不赌,虽然家底薄些,但过日子是够了。我自己这些年也赞了些钱,您又给了我不少,不会穷到的。”

    古代人不嫖不赌,确实不错,但陆薇还有一点疑问:“他打老婆吗?”

    杏子笑道:“我还没嫁过去,等真嫁了她,就知道他打不打老婆了。”

    封建男子家暴的肯定不在少数,陆薇连忙给她支招:“他要是打你,你别吃眼前亏,先哄着些他。等后面托传话给我,我想办法帮你治他。”

    杏子连忙道:“这种小事怎么好麻烦您,他打我的话,我肯定不会让他白白打,我家兄弟们,亲的,堂的,表的,加起来足足有十几人,不会让我吃亏的。”

    反家暴最重要的是女人自个不软弱,杏子现在这个态度,陆薇至少可以放一半的心了。

    ……

    颁金节对于满清宫廷来说十分重要,十月里宫里最热闹的就是这个节日了,然而前朝又出现了新情况。

    孙嘉淦伪奏稿案愈演愈烈,前几个月皇帝还可以说是在“密查”此案,现在已经破罐子破摔,全国各地劳师动众,轰轰烈烈地查案、抓人。

    最倒霉的不是那些官员们,而是民间的文人们。

    说来说去,汉人,民籍,读书人,只要沾上这三点的极有可能就会被当地官员们请进去衙门喝茶,被扒上一层皮出衙门的还是好命的。

    异族统治中原,为了控制思想,对汉籍文人的监管很是严格。

    民间有反清大潮,宫里渐渐出现了排汉潮。

    在这个满人占绝大多数的宫廷里,蒙古人,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日子都没影响,汉籍民人出身的嫔妃们在宫里成了特殊的存在。

    陆薇非常敏感察觉到了不同。

    她在宫里的衣食住行暂时还没受到影响,但出了咸福宫,别人看她就是一副防备戒严的眼神。

    她去给皇后请安,翊坤宫的宫女嬷嬷们拿她当贼防备,皇后离她远远的,似乎是怕她突然起了狂性,伤了皇后及龙子。

    去到太后的寿康宫,她与这里的宫人们混得熟,没人说闲话,但那些太妃们,态度冷漠,有一回,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