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司空》 40-60(第11/29页)



    他觉得,凤随因为罗松是自己人才会替他解释这么一句,这就让司空稍稍有些羡慕。他觉得凤随是一个非常体贴的领导,懂得护着手下的人。

    他也暗暗希望,有朝一日,他也能成为被凤随护着的人当中的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

    凤随:会的,一定会的。

    第48章 书信

    一行人回到大理寺衙门,陈原礼匆匆来报,说“薛记”的少东家薛千山递了拜帖,表示要上门拜访凤随。

    凤随想了想,对陈原礼说:“让人去回一声,就说明日下了值,我请他喝酒。地方也不必选太好的,就……醉仙楼吧。”

    陈原礼答应一声,转身去安排了。

    凤随见司空还在看他,也没多想,就随口解释了一句,“像‘薛记’这样的大商家,人脉之广,难以估量,与之结交并没有什么坏处。刚好薛千山帮了我们的忙,我们道谢,也算是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吧。”

    司空不是要问这个。

    他左右看看,见罗松也凑到一边跟别人说话,便小声的问凤随,“大人是官身,与薛千山这样的大商家结交,会不会有什么忌讳?”

    凤随看着他,眼里蕴起笑意,“我做东请他喝酒,只为道谢,又不是要占他们家的便宜。”

    司空想了想,也觉得“感谢薛少东帮忙破案”这样的借口确实挺正大光明的,而且薛千山给他的感觉还不错,非常聪明的一个人。

    司空就不再说什么。

    凤随心里却暗暗的有些高兴,觉得司空这样有什么想法都会说出来,时不时的提醒他,这才像是一个幕僚该有的样子。

    乔晖出面销了案子,其余相关的人证也没有继续留在大理寺监房里的必要了。

    凤随再次升堂,判了王顺子三十大板,交给其父母领回家去。

    春娘子隐瞒重要线索不报,也判了三十大板,由监房里的几位女狱卒监督行刑,然后交给玉香楼的总管顾娘子自行领回。

    关小虎判了流放,带着凤随写给凤锦的亲笔书信,由衙役押送至燕州,交给凤锦帐下的主簿东方先生。

    凤随还特许关小虎可以回家一趟,稍作安排。

    实际上就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去跟那位名叫秀兰的小娘子道别。听说那位小娘子也是无牵无挂的人,凤随就觉得,她或许会跟着关小虎一起去边关。

    凤随打发了这些人之后,一个人在内书房坐了很久。

    在他的手边,是凤锦刚刚寄来的书信。信中说了两件事,一是不久之前凤家军与辽人在顺州城外爆发了小规模冲突。凤锦告诉他,辽人的皇廷对顺州、檀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援。

    另外一件事,事关造反的广平王。

    凤锦的亲卫在检查出关的商队时,拦截了一位形迹可疑的读书人,拖回来一审,竟然在行囊的夹层里翻出了广平王赵懋的亲笔信。

    书信是以旧识的身份写给耶律乙辛的笔砚吏林道一。信中多次提起他们在陇右一带游历时的旧事,字里行间都透着亲近之意。

    原来这人竟然是广平王的谋士。

    凤锦在信中提到,他怀疑广平王赵懋有可能在造反之前就勾搭上了辽国人。如此一来,恐怕赵懋的行动,也与宋辽边境的战况有所勾连。

    凤随的心也有些沉甸甸的。

    身为武将,他此刻却做着文臣的差事,且不能对广平王一事、甚至是朝廷所有的军事安排表现出关注的态度。

    “耶律乙辛……林道一……”凤随在舌尖上慢慢的咀嚼着这两个名字,眉头也慢慢皱了起来。

    辽道宗上位之初,王叔耶律重元作乱。凤家军就是趁着辽国王庭大乱的时机,抢占了燕州,硬生生在燕云十六州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缺口。

    之后,耶律乙辛因协助辽道宗平定耶律重元之乱有功,被加封为魏王,极受辽道宗的信重。这人手握大权,为人极有野心。如果赵懋当真勾结上了此人,那耶律乙辛会不会劝说辽道宗抓住这个时机与赵懋来个里应外合?

    如此一来,凤家军所要面对的压力就更大了。

    门外传来空青的声音,“大人?陈原礼来了。”

    “进来吧。”凤随拿起凤锦的书信,扔进火盆里,眼看着火焰吞噬了纸张,还小心的将纸灰捣碎。

    凤家自有传递消息的渠道,这些书信,都是不能让人看到的。

    书房门从外面推开,陈原礼笑嘻嘻的面孔出现在了门外,“大人,外院的酒席都摆上了。”

    凤随的神情就缓了缓,“好,我马上来。”

    乔家的事也算得到了解决,手下的兄弟们也该放松一下。这样的场合,凤随也是要参加的。

    凤随起身,到屏风后面去换下公服,一边随口问道:“不当值的都到了?司空呢?”

    陈原礼笑着说:“有人在后门那里给他留了口信,他过去问问。”

    凤随诧异了一下,“谁给他留口信?”

    “是他以前衙门里的同事。”陈原礼把司空安排在他的眼皮底下,为的就是随时能掌握他的行踪,“说明日孤云寺的智云师父要下山来,让他回去一趟。”

    凤随想起上次上山之前,司空还说要抽空去一趟孤云寺,结果出了观月庵一事,到底还是没有去成。

    “知道是什么事吗?”

    陈原礼也跟司空闲聊过,对他正在张罗的事情也知道一些,“好像是孤云寺收养的几个女娃子年龄大了,不好继续养在山上。司空就想请可靠的娘子带着她们开个绣庄……好像就在他原来住的那个院子。”

    凤随就想叹气了。

    要说司空吧,性格不错,人也长得精神,好歹也算有个官府里的正经差事,要养活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可是他拖着这么一长串的累赘,想要成家可就难了……谁家小娘子肯跳进这样的坑里?

    陈原礼听他叹气,就猜到他想什么,连忙解释了一句,“司空说了,他不成家。他还惦记着以后跟咱们回燕州去呢。”

    凤随摇摇头,“回不回燕州,跟成不成家有什么关系?难道你们一个一个的,都打算不娶妻,不生子?”

    他身为这些人的头领,自觉有责任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要是手下都是一群光棍兵,外人还以为他苛待下属呢。

    “回头我问问祖母,看看是请她老人家出面跟武将家里的娘子们联络联络,还是请合适的媒人来张罗……”凤随不大明白这种事要怎么操作,想了想,决定还是先不给自己的亲信画饼了,“等有了章程,我再跟你说。”

    陈原礼嘿嘿傻笑两声,有些不好意思。

    长官关心他们的生活,他自然也是感动的。但高兴归高兴,他心底里还是隐隐觉得自己其实更加倾向于司空的想法。

    暂时不娶妻,他能心无旁骛地上战场去。一旦有了老婆孩子牵挂着,他这两条腿,还迈得上马背吗?!

    司空从后院回来,见外院的花厅里已经摆好了四五张大圆桌,空青和贯节正指挥着小厮们轮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