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咸鱼贵妃》 110-120(第13/14页)
早,他怎么这个时候就在府中。
而且他还拿着她断了线的风筝,一时间她觉得自己?好像电视剧里的反派心机女,特意?放风筝引他过来似的。
“嗯”,四爷将?风筝交于一旁的人,轻轻推起了秋千,“怎么样,好玩吗?”
耿清宁单手抱着秋千绳,任由身后大手推动?,春日?的风吹在脸上都是暖洋洋的闲适。
“挺放松的”,她道?,其实对于多种娱乐信息冲击的她而言,放风筝绝对称不上有?意?思,但清朝没有?那么多种娱乐活动?,放风筝还能遛狗还能逗闺女。
唔,用轻松、愉悦形容更为恰当。
甯楚格从远处跑过来,自从上了前院幼儿?园之后,她再没有?像小时候那般尖叫喊闹,她只是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进了四爷的怀里,把他撞的一趔趄。
“阿玛!”甯楚格抱着他的腿,“你是不是来陪我与额娘放风筝的?”
一旁的弘昼还不会说话,啊啊呃呃的激动?摆着小手。
四爷含笑摸了一把闺女的小脑袋,一把将?她抱在怀里,“乖,等着,阿玛给你放纸鸢玩儿?”。
也没见他怎么摆弄,不过借了一阵风,略微快走几步,风筝就径直飞上了天。
四爷叫人送来一把剪刀,放在耿清宁的手里,“这是你的纸鸢,剪断这根线,晦气就会随着它?一起飞走”。
他这样一说,耿清宁确实有?点印象,红楼梦里面?黛玉她们把放风筝叫做放晦气,有?消灾法难之功效。
这都是封建迷信,不足为信。
只是这话却难以说出口,他的眼神紧紧的盯着她,众目睽睽之下?,他将?她环于怀中,引着她的手去剪断那根绳子?。
绯色爬上她的脸庞,她扭头瞪了他一眼,只是双目含情,目光如水,瞪起来无甚说服力。
四爷忍不住低头,凑在她耳边轻轻亲了两下?,热气扑在她的耳垂处,耿清宁只觉腰肢发软,稀里糊涂的剪断了风筝线。
“好高啊”,甯楚格只顾盯着天上的风筝,见风筝越飞越高,高兴的直拍手。
孩子?们还在呢,耿清宁有?些不好意?思,悄悄的从他怀里挣脱出来,她瞥了一眼,满院子?人的头全都垂到了胸口,全当自己?是聋了瞎了。
耿清宁又瞪了他一眼,老夫老妻了,还耍这种花样。
第 120 章
乾清宫里, 张泉春正跪着回话,“去年冬日天寒,各色毛衫卖的极好, 关外运进来二十万担羊毛, 许多旅蒙商见有利可图,已开辟了三条新商路专门运货”。
四爷瞥了一眼张泉春, 他计划的半个执行者, 由一个小太监一飞冲天,已经成为御前?的红人。
张泉春身上穿着暗红色对襟镶边马甲, 这是?万岁爷赏的,哪怕眼?下天气一日日热起?来, 穿着直冒汗,他也每日穿在身上,根本不舍得脱。
这哪是?衣裳,明明就是万岁爷给的脸面!
张泉春不停的拿眼?角瞥皇上的脸色, 口中还在道, “从关外回来的人说, 今春养羊之数比以往多了六成,只是?如今天热起?来,是?否还需继续?”
这几年毛衫风靡京城, 据说连亲王贝勒府上的人都?穿这种东西, 上行下效, 有钱的人家买羊毛、羊绒搓线制衣, 没?钱的人家去外头扯芦花、杨絮,好歹也能充充场面。
这股风从京城往南边吹, 就连江南那边的人也争相?效仿,南方富庶, 羊毛的价格涨了三成不止。
见有利可图,不少人出走西口,若是?能带回来一车羊毛,全家人好几年的嚼用便尽够了,若是?能多带回几车,娇妻美妾,屋栋宅铺,下半辈子算是?不愁了。
只是?中原地?广人多,草原上的羊终究还是?供不应求,再三加价也无济于事,许多人带着银钱前?去却空手而归,金钱利诱之下,不少部落今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养更?多的羊。
但羊还没?长成,羊毛依旧很贵,若是?继续,这比银钱亦十分可观。
皇上没?说话?,他盯着手中的折子,自康熙四十六年起?,黄河泛滥,赈灾得花钱,重修水利更?是?耗费甚重,这折子正?是?户部叫穷的折子。
他看向四爷问道,“老四,此事,你怎么看?”
四爷对‘羊毛’之事也算是?了解,府里专门养了几个人,有事没?事就关内关外的来回跑,理由是?现成的,专门在外头收皮子供主?子做衣裳。
他低头应道,“儿臣愚钝,从小便只知万事贵之以恒”。
无论寒暑羊毛都?是?贵货,才能让那些人因利发狂,忽视其中种种蹊跷。
皇上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他何尝不知此计贵在千秋,只是?国库空虚无银,他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皇上眯眼?又看了一遍折子,自从过了知天命之年,眼?神?也不如以往好使,西洋进贡的眼?镜他也试了好些个,可带着不仅无甚效果?,反觉得头晕脑胀。
“国库亏空”,皇上叹了一口气,“实在无银”。
大清从太宗那会儿,给官员的俸禄就不多,导致许多官员确实两袖清风,生活贫困,但这些人都?是?跟着皇上的老人,他们从国库中借些钱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只是?这个头一旦开了,就有数不清的人凑上去,有的人可能只是?为了些许的银钱,而有的人则是?通过借银来体现他们的圣恩,到最?后,不去国库借银的反成了特立独行之人,沽名钓誉之辈。
这个道理,皇上不是?不懂,只是?这些人陪着他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抵抗沙俄侵略,都?是?依靠这些老臣的出生入死。
而在这些老臣看来,自己当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皇上干了那么多大事,现在花他一点?银子,那是?天经地?义的。
皇上是?‘仁君’。
这个骂名必然有人要担的,四爷双膝跪地?,“儿臣愿为汉阿玛分忧”。
皇上微微摆手,一旁的梁九功接过折子,悄无声息的递给跪在下方的四爷。
四爷双手接过折子,恭敬磕头道,“儿臣能否向您借一人用?”
虽然十三爷年前?已经被放出来,但皇上再没?召见过他。
要知道,在这紫禁城中,被皇上厌弃是?最?可怕的事情。
皇上没?有说话?,伏案看起?了剩下的折子,梁九功弓腰笑道,“四爷,您请回吧”。
*
石庙村里,李大娘正?拽着她的大儿媳妇曹氏吵闹不休。
“大家伙儿快来看看啊,哪家的媳妇儿像她这般躲懒,下地?、做饭、喂猪一概不做,家里的活都?靠我这个老太婆,怕不是?要累死我这个当婆婆的”。
三月的天,野草疯长,许多人下地?归来就在一旁看热闹,累了大半日了,有笑话?可看也能松快松快。
李大娘是?地?地?道道的乡里人,撒泼打滚样样精通,耍赖卖痴信手拈来,此刻她不松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