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23-30(第13/14页)

本呢。

    胤禩觉得九弟十弟的谋划绝不可能成功,正准备好言相劝,谁知胤禟越想越是激动,拉着胤俄一溜烟地跑走了,说是要回房制定妙计,一举攻陷弘晏侄儿的心,还让八哥替他保密。

    八阿哥挽留不住,愣了许久的神。

    他不过跟随二哥办了几日的差,为何身边人全不正常了?.

    弘晏不知道他成了万人迷祸水,即将引发兄弟相争的惨剧,他正埋头苦思万寿节的贺礼。

    一要别出心裁,二要讨人喜欢,像什么手抄佛经,玉像寿图,太过常见,想来是不成的。

    按理说他年纪小,不必单独列席,由太子代送即可,但弘晏觉得,祖父待他好,他也得待祖父好。

    额娘说了,他的贺礼不能少。问题是皇上执掌天下,富有四海,什么也不缺,以他目前的积蓄,送不出什么好东西,岂不是惹人笑话?

    弘晏绞尽脑汁想不出来,于是悄悄遣了临门去往乾清宫,叫他借着夜色掩护,问一问李大总管。

    李德全刚伺候皇上歇息,闻言差些没噎着,这贺礼难寻不假,小爷却是头一个问皇上喜好的。

    皇上最喜欢什么?

    他想都不用想,笑眯眯地道:“皇上喜欢元宝阿哥,至于其余的,奴才实在不知。”

    李德全没有诓骗徒弟,说的是实话,每到寿辰,皇上不过瞧个乐子,贺礼不重要,重要的是送礼人。

    至于心诚,谁的心敢不诚?

    临门趁着夜色回宫,完完整整将话复述了一遍,弘晏沉思半晌,终是下定决心,开始让人量尺寸。

    三围,体重,身高,记录得详细万分,无一遗漏,看得侍从眼花缭乱,脑袋冒出无数个问号。

    “主子,这是做什么?”三喜忍不住开口。

    弘晏罕见地有些羞耻,半晌哼哧道:“我……我送我自己。”

    30.  彩衣   一更

    转眼到了第二日。

    太子早早起身, 换上朝服去了乾清门,临行之前叮嘱弘晏院里的宫人,今日不必办差, 让阿哥多睡一会儿, 宫人们诺诺应是。

    今儿有极为重要的大朝会,特别在整顿国库这个档口,人人正着脸色, 严阵以待。朝会不期然出现了一个倒霉蛋,受到御史的猛烈弹劾——

    倒霉蛋正是元宝阿哥的知己, 胤禛。

    一个说四贝勒抄家的手段太过严苛,另一个说四贝勒没学到皇上的半分宽仁。还有痛心疾首说他带坏了皇长孙殿下,身为未来国本,怎可沉迷严刑峻法与抄家?!

    弹劾这些,也有含蓄的意思在,谁叫四贝勒身后站着太子。有人意在隐晦劝谏, 太子爷当立身持正, 旁观为妙, 何苦掺和金银一事, 惹上一身腥。

    背锅的四阿哥脸都青了,太子忍着笑意, 低低咳了一声。

    收到暗示的索额图当即跨步而出, 义正辞严道:“此言差矣。四贝勒惩治的, 无一例外是国之蛀虫, 难道他们不该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大清律法就是这么制定的,你若要怪, 就怪老祖宗好了!”

    这话一针见血,让人生生噎住,也让刚刚回京的明珠面色微变,心脏开始绞痛。

    索额图无愧于他的滚刀肉称号,望向发话的御史,语气咄咄逼人:“你莫不是嫉妒四贝勒成了长孙的知己,故意胡扯中伤罢?”

    御史:“……”

    御史一口血憋在喉咙里,他嫉妒??

    一听此话,大阿哥也要吐血了。八弟投身敌营一去不回,还得了汗阿玛的命令,把舅舅的银两讹了十之六七,没过几日,太子居然把差事做完了!

    完成得尽善尽美,少有漏洞,速度比他快了一大截;弘晏那小子,更是扮猪吃老虎,使劲儿坑他。

    烦心事全撞在一块,胤禔想要同明珠倾诉,明珠却出了远门,于是大阿哥的脾气肉眼可见变得暴躁,尤其听不得“还债”“知己”几个字。

    昨夜胤禔辗转反侧,在心里不住焦急,汗阿玛会给胤礽什么奖赏?既完成了差事,八弟能否回来帮他?

    大阿哥提着心上朝,紧接着四弟被弹劾,高兴还不到一秒,情绪哗啦啦地急转直下,变成了气怒。

    更让他恐慌的在后头——

    病愈的简亲王、裕亲王、康亲王等一众宗室,你一言我一语,接连反驳御史的话。他们若是联名上书,就算皇上也要顾忌几分,不出多时,御史灰溜溜地宣告败退,满朝上下,再也没了攻讦四阿哥的人。

    大阿哥见此,心里一个咯噔,他们明明没了银两,怎的还帮起催债人了?!

    胤禛莫名其妙脱离了“险境”,不得不说人造牌匾占了大部分因素,想到此处,他的神色有些动容,又有些恍惚。

    下一瞬,朝会风云变幻,忽然换了一个弹劾的对象,也换了一个弹劾的人。

    又一位御史颜色一肃,拱手出列道:“皇上,臣要弹劾纳兰明珠,谣言惑众,不敬储君,其心可诛!”

    一石激起千层浪,陆陆续续有人站了出来,都是些分量极重的勋贵大臣,还有暴脾气的将军吹胡子瞪眼,恨不得把明珠后背瞪出个窟窿。

    不敬储君是个万金油借口,至于谣言,也没人说出个所以然,可如此声势浩大的声讨,算得上前所未有,十分罕见。

    朝会顿时骚动了起来,明珠面颊僵硬,灰黑如炉底的颜色,终究没为自己辩解。

    这要如何辩解?

    幸而拿不出证据,他还没有陷入绝境,否则真要把人得罪光了!

    索额图难得有如此舒畅的一日,好似众人都与他站在同样的立场,神色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太子含笑瞧了眼大阿哥,风水轮流转,被指桑骂槐的滋味可好?

    明珠殚精竭虑为的什么,大人们心知肚明,对大贝勒的印象蹭蹭跌落,认定他是一个拨弄是非,暗里使坏的非君子,连太子爷的毫毛都比不上。

    都说有对比才有衬托,太子整顿国库,手段严苛,好像、好像也算不上事了。

    周身传来似有若无的打量,大阿哥一口气差些没喘上来,阵阵眩晕上涌。不多时,皇上终于缓声开口,结束这一场闹剧:“好了。”

    “弹劾一事延后再议,还望众卿家递折陈述,冤枉不得。”皇上微微一笑,朗声道,“朕这里还有一份叙功折子,李德全,念。”

    奏折太子所撰,详细阐述了总的办差成果,更有为四阿哥、八阿哥与皇长孙请功,字里行间不吝夸赞。

    不等朝臣有所反应,皇上继续道:“都说内举不避亲,太子行事坦荡,所叙为实,充盈国库共计一千四百二十万两,大善!”

    此话一出,大阿哥脸色剧变,果不其然,皇上把太子一组归为首功,赏珍品马褂,金锞绶带,不仅长孙,八阿哥也得了赏。

    八阿哥抑住激动的神色,眼眶竟是浅浅红了。皇上允他当差吏部,不必再回无逸斋读书,有二哥鼎力相助,他终于入了汗阿玛的眼!

    赏完太子等人,皇上不轻不重地夸了句大阿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