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40-50(第7/13页)

部首领还在赶往科尔沁的途中,闻言瞠目结舌,很快笑出了声,心道哪个不要命的在这编?编得半点没有水准。

    也不怕大清皇帝一怒之下拔了他的舌头!

    京城的羊毛要钱,塞外的羊毛多了去了,白送都不要。用十万两银子采买,不是智障是什么?

    还五倍市价,做慈善呢??

    他们看笑话似的左等右等,没等来流言的消弭,反而愈演愈烈。终于,有人察觉到不对劲了,什么知己,什么羊毛,不会确有其事吧??

    有人在观望,有人在犹豫。如一滴沸水溅入油锅,引爆它的,是一则千真万确的消息。

    巴林部落的使者到了科尔沁,私下里与九阿哥接触,想要问问羊毛的买卖,哪知九阿哥慷慨得很,还没交货,就先付了一大笔定金,听说还是避着大清皇帝的。

    这下,他们不信也得信,九阿哥不是脑子坏了,而是皇长孙殿下的好叔叔,好知己。

    妙就妙在胤禟的年轻,年仅十六的少年郎,一眼就能望到底,那副霸道模样童叟无欺。看着既不沉稳,也没有心计,应该是自发行为,不像被皇帝委以重任的样子……

    九阿哥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光头阿哥,这点毋庸置疑。他还交了定金呢,能有什么阴谋?

    于是,离谱的流言忽然变得不离谱了。

    霸道宣言放出去,想反悔也晚了,九阿哥被盖上一个‘可信’的标签。巴林使臣前脚刚走,后脚一堆使臣排起队来,他们偷偷摸摸的,躲着皇帝和太子,甚至躲着自己人——

    有江湖就有竞争。使臣也是贵族,家中有几十个奴隶,上百头羊,两车羊毛的价钱就抵得上一个奴隶,他有什么理由不心动?几乎白送的银两,没人嫌弃钱多。

    王公如此,贵族如此,首领也心动,但首领有着诸多顾虑,真正愿意行动的极少极少,更有心怀警惕,暗中敌视大清的部落,认定这是皇帝的诡计,九阿哥不过是皇帝的傀儡而已。

    他们耳提面命,让手下人不许同九阿哥交易。其中不乏高瞻远瞩的聪明军师,一下想到了关键处。

    羊毛价格高,自然可以带动牧民的热情,话说回来,如果牧民都去养羊,谁来训马,拿什么对抗朝廷?

    却也有人提出异议,询问军师,皇帝为何要如此。

    羊毛盈利不了,卖不出去,撑死只能做毡布,供皇长孙团一万年毛线。大清皇帝宁愿破产,也要整垮他们吗?

    他们只是一个千人小部落呀。

    这是一个好问题,军师顿时语塞:“……”

    首领坐在军师身旁,面色阴沉地作总结:“皇长孙喜欢团毛线,九阿哥脑子有问题。就算是真的,管这些做什么?不许去!”.

    草原遍地是羊,贵族有,平民有,奴隶也有。堵不如疏,一旦开了口子,就算首领也止不住。

    有句话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还有句话叫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世上聪明人不少,逐利者更多。

    那天夜晚,孤男寡孩马车相会,胤禟被大侄子一点拨,立马勘破了这个道理。

    十万两采购羊毛,是他想出的绝妙的主意。经过弘晏的精加工,流言蔓延得轰轰烈烈,九阿哥自得的很,心道爷真是聪明绝顶,不仅顶了老四的知己之位,还完美走出了第一步,这样一来,不费一兵一卒,计划定能顺利实施。

    不过被怀疑聪明与否,有什么好在意的?

    外在形象都是虚的,何况流言无论如何也传不到京城去。又有使臣偷偷找上门来,九阿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嘴皮子说干却乐在其中,终于忙完了一天事务,哼着小曲,弯腰进了自个的帐篷。

    这几天忙忙碌碌,成日与大侄子商量计划,连额娘都没见几面,更别说老十,还有其他哥哥弟弟了。明儿得同他们解释一番……

    哪知宜妃等在里头,眉心紧蹙,来回踱着步。

    九阿哥惊讶了:“额娘?”

    “本宫方才出门散心,遇上了太子爷。”宜妃复杂万分地瞧着他,半晌试探道,“咱也不寻看眼睛的名医了。额娘也有十万两,能给你治治脑疾么?”

    46.  比试   一更

    宜妃原也没有如何, 甚至很是高兴。

    做额娘的,谁不盼着孩子有出息?没想到出塞一趟,还有这样的惊喜, 不仅能瞧瞧小十的未来福晋, 小九更是有了差事,与长孙一道,得了皇上前所未有的重用!

    宜妃差些喜极而泣。虽不甚了解内情, 但她明镜似的清楚,若不是太子心存善意, 弘晏也对九叔亲近,小九撑死就是一趟游玩,不会有‘奇遇’。

    胤禟忙忙碌碌,她巴不得他忙忙碌碌。心中大石落了地,宜妃看着惠妃略微僵硬的神色,心里畅快无比, 出门遛弯的频率直线提高, 也是巧了, 就在方才, 她遇上了太子爷。

    太子对胤禟生了意见,尤其是他散布的流言。

    团毛线, 十万两, 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比老四还要离谱, 人家好歹是正宗知己, 不是假冒伪劣。

    流言暂且不说,儿子还被拐跑了,太子那叫一个后悔,真是前有狼后有虎, 千金难买早知道。

    好不容易遇上告状的时机,太子怎能放过,把胤禟的霸道宣言,同宜妃简略讲述了一遍。

    宜妃:“……”

    她儿子好像听着脑子不太好使。

    于是就有了当下一幕,宜妃忧心忡忡,一句‘脑疾’噎得九阿哥无话可说。

    额娘,您是我亲额娘吗?

    想撬老四墙角,这事是万万不能和盘托出。

    “额娘,这都是策略,瞒天过海的策略。”胤禟打了几套拳法,展示自个四肢健全,还背了几首长诗,证明脑子没有问题,一叠声地让宜妃放心,“我都十六的人了,您别操心。等着儿子的好消息就是!”

    瞧他一副自信模样,宜妃更不放心了。

    稀里糊涂被哄回去之前,她耳提面命:“照顾好弘晏,万不能让他受了委屈。”否则马鞭伺候,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话,胤禟没有反驳。他把自己代入知己的位置,慎重地点点头,“自然!”.

    另一边,十四阿哥的帐篷里。

    九阿哥得了皇上布置的特殊差事,随驾的皇阿哥不是蠢货,胤祯亦是心有所感。

    九哥往日与十哥形影不离,如今和弘晏混在一处,成日不见人影,不知做些什么,太子也不阻拦。

    旁敲侧击询问八哥,八哥只是笑,他只好悻悻然地收回打探的念头,骑着骏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奔驰。

    他不愿拉上十三,宁愿享受独自一人,无拘无束之感。第一日爽快无比,第二日郁气尽去,第三日,额娘病重的惶惑慢慢淡了,可久而久之,十四竟是觉得,脚下草地绿得恼人,策马奔腾也无甚意思。

    当下,一向‘泯然众人’的胤禟有了差事,十四心间复杂,说不出是个什么心情。其中缘由,与弘晏有没有关联?

    他只恨自己年纪小,又恨自己不是汗阿玛最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