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满级绿茶在六零躺赢》 120-130(第22/28页)
,她问王雪照,“咱们报名下乡的时候,就说是没成家的应届学生……那会儿家里人还严令我们下乡以后不能谈恋爱处对象,说就怕一旦谈了恋爱结了婚生了孩子,将来就不好调回去了!”
“那你怎么还处对象啊?”付爱戎问道。
王雪照答道:“我没想调回去啊!”
付爱戎:……
也对,现在知青下乡政策越来越完善,全国各地哪儿哪儿都是轰轰烈烈的下乡宣传,哪有往回调的啊!
就是前段时间闹得很厉害的刘慧,程晓健和程晓光还是市长的亲儿子呢,不也一样只能下乡吗?
付爱戎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离开了。
王雪照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当天晚饭后,依例,是知青们上夜校专业课的时间。
以前呢,王雪照每晚都要给大家上课。
现在不一样了。所以他们的口粮标准应该是在一个月22-25斤左右。
85人,三个月的存粮,那就是六千多斤!
王雪照忍不住问道:“623兵团没给你们单位送粮吗?这不太合理吧?郑科长你们没去问问温政委吗?”
郑科长连连摆手,“不关建设兵团的事!”
闻言,王雪照与姚若男、周士允交换了一个眼神。
大家都有些疑虑重重。
王雪照说道:“郑科长,我不怕实话跟你说……6千斤的口粮,如果你不指定粮食种类的话,我们农场也不是匀不出来。”
郑科长面上一喜。
“可是——”当初甚至还是他把这些清涩稚嫩的知青送到这儿来的。
可他又好像完全不认识他们!
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一群人呢?
难道他们从来不休息,在每一天的二十四小时里,他们每天都要做二十五小时的工吗?
还是说,这农场里藏着个田螺姑娘?
是这个田螺姑娘利用仙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很突兀的建造出四幢体面的宿舍楼、三幢大仓库、一个温棚和一个超给地下蓄水池的吗?
如果不是,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骆驼农场已经成立了三四年了,到现在,大家睡觉的地方还只是个窝棚呢!
冬天太冷的时候,职工们都跑去挤骆驼!
但在109农场里,听说女知青们全都住进了单人宿舍!
男知青们也全都住上了四人间的集体宿舍!!!
胡大牛被震惊着、震惊着……
当他看到109农场丰盛而又精致的晚餐时,也就不再震惊了。
是的,这段时间他在109农场搭伙时,就知道他们伙食好了——哪有农场会一天给职工开六顿餐食的?!
但109农场做到了。
在这个时代吧,物资不丰,这附近的农场职工,口粮大多都是面粉、配上一些豆子。
建设兵团还给大家提供免费的伙食呢……
只是特别难吃而已。
但109农场在吃这方面,就特别讲究。
胡大牛之前搭伙时,吃的基本都是烙饼配各种蔬菜,再加个蔬菜汤。
为了不耽误大家干农活,除了晚餐和宵夜,其余四顿都是送到田间地头给大家吃的。
那会儿知青们就告诉胡大牛,说现在伙食不太行,平时没那么差。
胡大牛只当大家在开玩笑。
直到今天——
胡大牛终于确定,知青们真不是在开玩笑!
瞧,今天的晚餐,主食是大米饭,
主菜是猪油煎鸡蛋,一人一个!
半荤菜是韭菜炒腊肉;
素菜是凉拌豆芽;
外加一个鲜蒜叶红椒碎炒腌菜,
以及一个鱼汤炖萝卜。
胡大牛算是半个本地人,平时吃惯了面食。
今天吃上了南方人爱吃的大米饭……
他这才觉得,
原来大米饭也可以这么好吃!
原来被猪油煎过、只洒了点盐末调味的鸡蛋,是那么的香!
猪油的香,煎蛋的鲜……只要一小口煎蛋裙边,再配上一大口米饭,真是好吃得要死!
韭菜炒腊肉么,腊肉被切得碎碎的,分量等于没有。
但韭菜很嫩很清爽还带着大量的水分,被腊肉的油浸过以后,被激发出迷人的香气。
再配上一大口米饭,真是好吃得要死!
原来凉拌豆芽菜是酸辣口味的,又清爽又开胃!
鱼汤炖萝卜么,汤汁是乳白色的,看不到鱼肉鱼骨的存在,却明明白白地能吃到鱼肉的鲜甜与微腥。
胡大牛问周士允,这鱼汤炖萝卜是怎么做的,怎么会有这么浓的鱼肉鲜甜,却又完全看不到鱼肉呢?
周士允哈哈大笑,答道:“这就是用咱们从地下河里捞起来的鱼,熬的汤!”
“他们先把鱼处理好,用油煎得香香脆脆的,再捣碎,全都装进纱布袋子里,放进汤锅熬煮,把肉味全都激发出来以后,就把没有味道的汤渣拿出来晾干。”
“汤渣敲碎一点,明天和糠麸、冰草、土豆皮一块儿切得碎碎的,煮熟了拿去喂猪,那些小猪特别爱吃。”
“然后这鱼汤再用来煮萝卜!”
胡大牛愣了好久,这才回过神,连连点头,“你们这也太会搞吃的了!”
周士允笑道:“说到底还是因为穷。”
“我们也想天天吃肉,吃米饭……”
“现实条件不允许嘛!”
“所以只能在烹饪上下点儿功夫。”
“你看,食材还是原来那么几样,但菜好吃多了,你的心情是不是也好多了?”
“干起活来更有力气了,也会每天都想着——不知道今天能吃些啥!”
顿了顿,周士允又说道:“反正雪照就是这么说的。”
“她说,她之所以不想指定专门的人负责做饭……”
王雪照拖长了尾音,说道:“可我们109农场接受623兵团的直接领导,我们的供销合同也是需上交到623兵团去盖了章,合同才能生效。”
“那么,你们找我们买了那么多的口粮,建设兵团会同意吗?”王雪照问道。
郑科长愣住。
他又打量了王雪照一番,觉得这小姑娘的头脑好清楚,转得好快啊!
他再也不敢小看她。“正好我那儿收着几本地理书!”
“也幸好盐碱土壤的基础知识已经学完了。”
“从今晚开始,咱们学习西北地理!”
姜帼英,“雪照你先给我透个底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