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50-60(第17/20页)

裴清是在皇庄找到的棉花,可皇帝还是厚赏了一番,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如果没有裴清点出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白叠子能用来纺织。

    太子也被皇帝狠狠夸奖了一番,毕竟要不是他有这个想法,带着裴清去了皇庄,裴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

    而且如果耽误了农时,这棉花到时候说不定就不能补种,那或许只能等一年才可以种棉花的,这耽误一年看似没有什么,但是想想每年冻死的百姓,就知道耽误一年的分量了。

    皇帝一动,大臣顿时也知道了,本来觉得皇帝这为了找白叠子未免有些兴师动众的,可在了解过白叠子的效果后,全都不吭声了,竭力支持皇帝的举动。

    他们都不傻,自然清楚这白叠子一旦大量种植出来后,会给大盛带来什么结果。

    百姓想要的无非就是吃饱穿暖了,吃饱他们暂时没有办法解决,可穿暖,等棉花种植推广开,起码能让更多的百姓穿暖。

    工部更是奋力地研究起了棉花的纺织技术,毕竟是一种新作物,研究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可不管难度如何,他们都要研究出来。

    而裴清找到棉花受赏的消息传出去后,尤其是得知了棉花的用处后,民间更是震撼无比。

    别的东西他们不了解,毕竟裴清之前弄出来的东西都有些技术含量,他们想模仿也模仿不了,可是裴清找到棉花的过程在他们看来就是看到了一样新作物,然后猜测出用处,就受到奖赏了。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还不是裴清找到的,是他去皇庄看到的,然后一上奏,就受赏,实在是让人羡慕得不行,同时也有些同情皇庄的管事,这棉花可是在皇庄种了很久的,结果管事的居然一点都没有发现好处,反而是裴清发现了。

    这人也太倒霉了点。

    不过感叹他人倒霉的同时,有不少人都产生了一个想法,若是我也发现了这样有用的作物呢,那我岂不是也能受赏。

    抱着这个想法,不少人对于集市上那些稀罕的作物或者不太常见的种子果实,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这万一被他们找到了,那前途无忧了。

    一时间,一些外国客商发现他们带来的货物中,种子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甚至还有人特意想让他们带些新奇的作物过来。

    裴清一开始还不知道这个事,还是从太子口中得知,知道民间有这么一股寻找稀罕作物的风潮,裴清格外惊喜。

    这要是靠他一个人,除非他是老天爷私生子,不然想把各种新鲜的作物找到,那真的太难了,这事要么是靠撞运气,要么就是靠作物量大。

    只有他一个人找,那是很难找,而且在这途中,他会为了寻找作物消耗很大一笔的金钱,毕竟想让货商给你带种子,那钱可得准备好,就算人家给你带了,也不一定是有用的那些。

    可社会层面上都开始寻找了,只要那些作物是在货商经过的途中,那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找到了。

    忽然想到什么,裴清立刻翻出纸笔来,不过看着自己手上的墨水,问道:“有颜料吗?红色和黄色,绿色的,和这三种颜色相类似的,都给我拿过来,我找找看。”

    太子不明所以,可还是很快让人拿了颜料过来。

    裴清在颜料上扫过,挑出最符合自己印象中的颜色,然后开始作画。

    先画出一个土豆,其实土豆的形状很好画,唯一的难题就是颜色,把各种大小的土豆给画了出来,裴清考虑了一下,又在旁边落笔:可能体积更小一些,只要是类似的,就带回来。

    然后就是红薯和玉米,考虑到现在的红薯和玉米驯化得还不太好,产量不会很高,裴清在画过又大又饱满的红薯和玉米后,又画了些细细长长的小红薯,以及缺粒极为严重的玉米。

    最后就是画整个植株,这个地方是最难的,因为裴清真的不太记得那些植株是长什么样,只知道土豆和红薯的植株似乎都不太高,果实是在地下生长的,而红薯因为吃过红薯叶,多少还有了解。

    不过玉米就还好,以前看视频的时候见过掰玉米的样子,对玉米印象深刻多了。

    等到将三株作物画出来后,裴清想了想,又多画了几种,把他印象中存在,但是大盛又没有的,不光是高产的作物,一些产油的作物也被他画了出来,比如说花生和向日葵。

    虽然不知道外国客商能不能找到的,可万一遇到了却因为不认识没有带回来,那就太可惜了。

    “这些是什么?”太子见裴清画得异常专注,一直不敢开口,等看到裴清似乎是画得差不多了,才小声问道。

    高岩和周凌都隐隐有所猜测,莫非这是裴清在梦中看到的作物,应该都是有用的作物,不然裴清不会费这么多笔墨。

    第060章 第 60 章

    “土豆红薯和玉米都是高产的作物, 如果是驯化好了的产量,比现在的麦菽稻要高得多,土豆的亩产有千斤, 红薯应该也差不多,玉米可能有个三百斤。”裴清也不敢太夸大, 毕竟就算这些作物找到了, 再没有现代化肥,想要达到现代的产量也是很难的。

    太子几个听得心跳加速, 玉米暂且不说, 可是土豆红薯的产量听着就很馋人。

    他们可是知道麦菽稻的产量的,和土豆红薯比起来,差了太多了。

    “但要是没有驯化改良的话,那产量就会比较低,具体低多少我就不清楚了。”裴清一个但是转折, 又让几人的心凉了一下。

    这里不是裴清故弄玄虚,他确实不太清楚这些高产作物在古代会有多少产量,毕竟谁没事会去了解这些,所以想要知道具体产量的话, 也就只能等找到了作物后,自己种植一次才知道数字如何。

    “改良和没改良的差距居然有这么大吗?”高岩喃喃道。

    “差距应该是挺大的, 我不知道是在哪里看到的, 说是先秦时期, 那时候稻的产量不过是一亩百斤的样子,而现在, 稻谷一亩有三百多斤, 这应该也是改良后的结果,或者说提高了种植技术。”裴清说。

    “至于其他的, 这个西瓜菠萝水果,番茄算是水果又是蔬菜吧,可以两吃,然后这些南瓜苦瓜什么的是蔬菜,向日葵花生,可以当零嘴吃,不过也可以拿来榨油,就和胡麻一样,榨油应该产量都不错。”裴清指着自己画出来的内容一一解释道。

    “不过我这些可能也不够全面,如果有什么稀罕的作物也可以带回来看看,说不定有我也不知道的用处,多研究研究才好。”不过裴清也没有大包大揽,毕竟他写的只是他有印象的作物,还有些印象不深的作物他又不记得,自然也没有写出来。

    “有这么多,也已经够找得了。”太子说道。

    几人眼睛都黏在了纸上,有些挪不开,几人都很清楚,既然这么多年都没有货商将这些东西带到大盛来,那说明这些东西是不好找的。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见到几样?”周凌轻声道。

    太子和高岩都沉默,裴清也没有说话,说实在的,他也不清楚还能不能见到,有些如果是在东南亚或者欧非的话,可能都还好说,有船只能过去,可如果是在美洲,那难度就太高了。

    当然,也有可能这个世界和上个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