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 13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回到古代当咸鱼》 130-150(第18/23页)

,就这样赚到银子了,哪里会去管这些事。

    不过裴清越是表现出这种性子来,皇帝越是喜爱,毕竟他身边已经很少能见到这般澄澈的心性了。

    皇帝没有问裴清为什么不直接去做,因为他稍微想一下就反应过来,这次来的学子定然是有不少能当官的,甚至可以说在第一届科举中能当官的学子,个个都是难得的英才,没有意外的话,其中不少人都能在随后的十几年、几十年里,官职不断提高。

    若是裴清真直接去给便利,那就是有预谋地施恩了,哪怕他知晓裴清没有什么恶意,可也很容易在心底留一根刺,而裴清进宫来和他说清楚这事,还要将银子交到他手上,让他以皇帝的名义去施恩,这就很好了。

    若是能多些像裴清这样的臣子,这朝堂……

    皇帝顿住,想起裴清说过的事,忽然打了个寒战,感觉像裴清这样的臣子还是别来太多的好,这要是来了太多,他怕是有些吃不消了。

    为了以防万一裴清又给他来个惊喜,皇帝追问了几句,确定除了这件事外,裴清没有其他事了,这才松了口气,然后才和裴清说起给穷困的入京学子便利的事来。

    皇帝也清楚,这京都定居最不易的就是吃住了,或者说吃都还好,住才是最麻烦的事。

    原本京都的房价和租赁价格都不算太高,可是随着京都的人越来越多,住房方面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了,而进京科举的学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住房价格定然是会水涨船高,若不安排一下,指不定一些比较穷困的学子就住不起了。

    随着交谈深入,皇帝越发意识到靠着裴清的这些银子恐怕还不够,怕是朝廷还要再补点,不然这第一届科举怕是要出问题。

    而且这事还要快点安排下去,不然时间恐怕都不够用了。

    皇帝忽然有些庆幸,还好裴清来找他说了这事,不然的话,怕是等学子都朝京都来了,朝廷怕是才反应过来,可等那个时候,想要安置好学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面对皇帝的夸赞,裴清有点不好意思,摇了摇头道:“陛下,其实臣之所以想要帮扶这贫困学子,其实也是有别的考虑。”

    皇帝听到裴清这么一说,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147章 第 147 章

    “什么考虑?”皇帝沉默了半晌, 问道。

    “陛下,若是朝廷不能帮这些贫困学子考科举,那自然会有有心人去扶持他们。”裴清正色道。

    他想做这事也是想到了一些官商勾结的例子, 尤其是明朝的例子,更是触目惊心, 虽说在大盛大概是成不了明朝那般严重的后果, 但是让别有用心的去资助考生,肯定是会扰乱官场秩序的。

    徇私枉法都是从小事做起, 而只要有了漏洞, 那疏漏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最好还是在事情没有开始前就挡住这点。

    为了避免皇帝觉得这事不够严重,裴清还举了几个有可能的例子,将明代的事情稍微换一下,转成他猜测的一种可能性。

    皇帝本来还觉得裴清有些小题大做, 这种敬献一直不少见,何至于此。

    可听着裴清举的例子,皇帝猛地发现了一个他疏忽了的点,以往能当官的人没有几个是真贫困的, 就算是寒门,那也不至于到缺钱用的地步, 自然也不可能被敬献的那些钱财迷了眼睛。

    可这科举出现, 是只论才华不论出身的, 哪怕是家中贫困的人家,也是可能出骄子的。

    能考上科举的人才华自然是不缺的, 当上官之后, 大盛给的俸禄也很足,也能让他们过得舒服, 可在他们没有当上官之前,这一段时间是会比较艰难,也容易被人乘虚而入。

    毕竟这时候其他人资助他们,那叫雪中送炭,若是对恩人过于冷淡了,那就叫忘恩负义,当官后尤其是要注重名声,真背负了这么个名声,那就不好听了。

    可若是亲近了,万一对方试图让他做点什么徇私之事,也是不好彻底拒绝。

    皇帝往深处想了想,发觉这事不光是富商可以做,世家要是愿意放下身段,也是可以做的,那到时候那些学子就和世家绑在了一起,他原本的目的就不好达成了,或者说想要达成目的,需要的时间会更多,而这时间一多就容易生变。

    皇帝立刻意识到,朝廷这边需要赶紧行动起来了,就算这一届科举,能来参加的人中穷困者占少数,可等到下一届科举,指不定就要多起来了,若是不早早做好准备,就要来不及了。

    皇帝无奈地看了裴清一眼,虽然这事没有他预料得那么可怕,可也是要让人忙起来了,他本就忙碌,这下恐怕更是要忙得停不下来了。

    一想到自己如此忙碌,再看看裴清,将事情交到他手上,对方就无事一身轻,更是让皇帝都有些嫉妒了。

    这年纪轻轻的,无所事事怎么能行!

    裴清还不知道皇帝对他的羡慕嫉妒,说完事后就照常准备离开了,然后就被皇帝一把揪住,让他也参与进对贫困学子的资助当中来。

    皇帝振振有词:“这事是你先提出来的,其他大臣却没有提出来,说明他们不如你了解,想得也不如你深,你参与进来能事半功倍。”

    裴清还能说什么,就算他不想干活,可是事情是提出来的,他不干活也说不过去。

    而且说到底,裴清也是想要从中出点力的,朝中官员对这事也不算太了解,指不定就会弄出什么漏洞来,他别的经验不多,前世网上看到的钻空子例子比较多,应该能帮上点忙。

    邓元被皇帝叫来时还有些发懵,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要知道为了科举的事,户部也是忙得不行,要举办这么一场大考,其中的花费也不小,加上这段时间各种杂七杂八的琐事,户部上下可谓是都快要忙倒了,他作为户部尚书更是被各部纠缠,劳心劳力。

    这被皇帝特意喊过来,肯定又是有要紧事需要户部来办,如果不是知道现在是紧要关头,邓元都想撂挑子不干了,这简直就是把人当牛马使唤。

    不对,牛马都没有这么累,邓元可清楚农人有多爱惜牛,生怕自家的牛累着了,好吃好喝的供着,牛累了更是赶紧让牛休息,至于马就更别提了,都是当宝贝一样呵护着的,哪里有他这么辛苦。

    一进殿,邓元就看到了一边的裴清,还没有听皇帝说什么,邓元就怀疑事情是裴清弄出来的,而听完皇帝的吩咐,邓元看着一脸无辜的裴清,嘴角抽搐。

    他就知道。

    以往裴清出主意后,折腾得好歹是文武百官,怎么这次就单单户部享受这种待遇呢?

    邓元不能理解了,尤其是户部本就忙得不行,现在又多了个任务,这任务还不是那么好完成的,邓元光想想就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容易让人动手脚的地方了,这要是管得不严,有人中饱私囊,那到时候挨得骂肯定不小。

    这件事就属于是做得好会被人夸,但是被夸的对象是皇帝,和他们这些臣子关系不大,可要是做得不好,哪里出了纰漏,那挨骂的就是他们这些做事的人了,这骂名还不小。

    邓元一时间压力巨大,不是他没有自信,实在是这银子太容易被人盯上了,给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