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40-50(第4/25页)

是偏心,而?是哪个儿媳妇能带给她更多?利益就抬举谁。

    想通了这一条大夫人轻轻松松,非但没有钻牛角尖,还心情愉悦叫了外面的?席面跟儿女们吃。

    就这么过了一段时日,大夫人忽然发现?困扰自己许久一些?身体上老毛病居然不翼而?飞!

    去看郎中,郎中都?夸她保养得好,说她现?在心宽体胖,面色红润,自然从前那些?妇人的?老毛病就没有了。

    大夫人高兴之余越发感念叶盏,还派婆子捎话?:“我妹妹家下月有场满月宴,我介绍了你帮忙做菜。”

    原来是这样,叶盏想了想便收下了礼物:“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喜得宓凤娘呲牙乐。

    再者叶盏也笑吟吟接下上门生?意:“我定?会好好办这一场宴席,不辜负夫人的?推荐之意。”

    宓凤娘喜滋滋看着一腿火熏、两罐子南北酱菜、二?十斤白面并一坛子酒这些?东西,心烧得闲不住,

    拿了一张干净抹布把酱菜坛子和酒坛子擦得干干净净,能照见人影:“还是盏儿看得长远,当初你买东西我还嫌你买得多?,如今看人家送来的?回?礼,这一笔眼看是净赚了。”

    一边又核算拿出?去卖能赚多?少钱。

    叶盏哭笑不得:“娘,送人家礼又不是存了要赚人家回?礼的?心思,不然那成什么了?”

    她拿出?纸笔开始登记:“以后我们家的?生?意会越做越大,邻居客人之间总会赠送些?礼物,不如现?在就学会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以后也方便统筹。”

    “好。”宓凤娘这回?看女儿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一边畅想:“不知长公?主府会送来什么回?礼?”

    她等啊等,但长公?主一直没送来回?礼,叶盏便安慰她:“长公?主一年不知要见多?少人,门子一天不知要收多?少人巴结送来的?礼,一时疏忽我们也正常。”

    “那么多?巴结的?人送礼,长公?主不扔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挨个回?礼?”

    “回?礼的?两户人家门第比长公?主府低许多?,一个陶家大夫人感念我帮她解决了切身难题,一位杜家是我从前的?主家,老夫人又喜欢下面丫鬟报恩的?事,所?以他们门房才特意通禀上去的?。”

    宓凤娘想想也对,便放下这个执念。

    那火腿被她从厨房搬运到了自家卧室,想想又送到儿子们住的?地方去:“我们几个都?是妇道人家,万一有人进门持刀抢劫,难免会被人家拿走。”

    金哥儿哭笑不得:“娘,您也不怕火熏上掉落的?猪油点滴脏了我的?销金衣裳?”

    却拗不过亲娘,只能将火腿搬运回?去,好生?照料。

    叶大富却还没回?来,还在乡下料理田地,只打发了儿子回?来,叶盏想想又叫大哥回?去了一趟捎话?,吩咐叶大富买些?鱼苗投放于稻田中。

    “鱼苗?稻田?”金哥儿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稻田里蓄着水,放些?鲫鱼、鲤鱼这样的?鱼苗,剩下便不用管,稻田里有飞落的?小虫子,还有落下的?稻花,足够鱼儿吃饱,等到稻田收割时,里面的?水放干,鱼也肥了,正好捕捞来,送进城里来出?售或者是自家来吃都?极其美味。”叶盏回?忆起前世稻花鱼,吩咐哥哥。

    “倒有道理。”宓凤娘到底种过田,“至少能吃些?水田里的?虫,让稻苗长得好。”

    “这法子不如告诉村里人,让他们都?养鱼,到时候我来收购,买来在汴京城出?售,也能多?个进项,村里人也能多?赚些?钱。”

    却被宓凤娘拦住:“先等半年,等我们的?鱼丰收的?时候不要瞒着村里人,让他们自己看见自然会自己去养鱼,胜过我们去说服。”

    “要我们去劝说,一来他们不信,总觉得外人有坏心,二?来,万一中间出?个岔子,闹起来让我们家赔偿损失怎么是好?”

    叶盏想想便也决定?听娘的?:她固然很了解致富经,但娘更了解人性。

    总归这稻花鱼的?法子到时候不藏私,让全村人都?学会。只让他们晚半年赚钱罢了。

    金哥儿便又带了些?叶盏做的?耐放的?卤菜回?村里给亲爹捎话?,养殖稻花鱼。

    再回?来时捎了好消息:说稻花鱼已经全部放进了稻田,村里有人看见,有好奇的?,也有跟着说风凉话?的?,但没有一家贸然跟着投放鱼苗。

    他回?来时还带了一筐子桑葚:“这是舅爷家给的?。清晨特意去摘的?,还带着露水呢。”

    叶盏看着桑葚,便想做一道乌葚膏④。

    先挑选几嘟哝紫到发乌的?桑葚洗干净,破损、颜色不够浓的?都?进了玉姐儿的?肚子。

    晾干水分后加白糖梅子肉、紫苏叶不断捣碎,直到变成饼状,再用油纸包起来,放在外面让大太阳晒。

    叶盏担心有虫子,又担心被猫儿抓了去,找娘要个竹箩筐扣一扣。

    宓凤娘一指:“哪里要扣?那里有个狸猫巴巴儿等着呢。”

    玉姐儿蹲在油纸包前,巴巴看着,恨不得透过油纸包看见里面的?东西。

    叶盏噗嗤一笑:“还是拿个箩筐好,万一玉姐儿一会又去盯旁的?吃食。”

    桑葚渐渐被太阳晒干了所?有的?水分,连油纸张收起来,叫做乌葚膏。

    有些?人家能将这个放足整整一年呢。遇上雨天乌葚膏会自己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变得湿润。

    是保养的?方子,最适合养颜、开胃、调节心情。

    叶盏便将乌葚膏又收拾了几分,用齐整礼盒收拾好,给陶夫人、杜家又送了一份。

    宓凤娘想了想,还是给长公?主府送了一份,不过这回?不是给长公?主,而?是留言要给当初送了她红缨头绳的?婢女。

    长公?主府还没给她回?礼,倒是银哥儿的?同?僚等几乎街坊都?送了回?礼。

    赵夫人又拿着一份笋肉馒头过来,赵小七去念书了,她就自己过来送。

    宓凤娘感慨:“听说那书院管得很严格,学子们不让归家,你们膝下就那一个独子,哪里舍得?”

    赵夫人有些?害羞摸摸肚子:“如今又有了一个。”

    怀孕了?宓凤娘大惊,又替她高兴:“人丁兴旺些?好。”

    “你不笑话?我老蚌生?珠便好。”赵夫人脸颊微红,“街头巷尾如今有些?议论?,都?说我不庄重哩。”

    “你管那些?人嚼蛆!”宓凤娘帮她骂,“回?头她们再笑话?你就说赁金要涨价。管饱叫那群贼囚子不敢造次。”

    赵家很宽厚,房屋赁金并不高,因此一旦赵家说要涨价,那些?街坊邻居们肯定?要惊慌失措,这样一来就没心思说闲话?了。

    “那怎么成?”赵夫人微微蹙眉,“我还想着为肚里的?孩儿和小七两个积攒福德,减一成赁金呢。”

    “叫你吓唬他们,吓唬!”宓凤娘恨铁不成钢,“又没叫你来真的?,我的?好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