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古文吃瓜的日常》 70-80(第3/14页)
开始合计:“都攒着给你,这眼瞅着再过几年就要出门子了,得找人打套好一点的床和衣柜,再买一床新被子。”
朱姜娇嗔着撒娇道:“娘!我不嫁人,我就守着你和爹。”
“说什么傻话,”朱母用食指点了朱姜脑门一下,“姑娘大了,哪有不嫁人的。”
“那我招赘!”
“你还说,越说越不像话。待会文乐逸都要笑话你了,多大的人了,还缠着爹娘。”
朱姜不服气地哼了一声。
文乐逸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作为一个外人,听到这对话,有点尴尬。
嫁人啊,招赘什么的,咳咳。
作为一个大龄单身男青年,在这个话题中实在是坐立不安,文乐逸头疼地揉了揉眉心,想说点什么转移一下注意力,别再继续这个尴尬的话题了。
他想了想,随即开口道:“既然事情顺利谈妥,那我们今天是不是该庆祝一下?这有螃蟹,算得上好菜,要不再来点酒?”
“我记得村口那户就有酒卖,我去买点吧。”
话音刚落,还没待文乐逸起身,就感觉到在桌子底下被人狠狠踩了一脚。
文乐逸:!???
吃痛往旁边看去,坐在他左手边的朱姜顶着一副凶巴巴的眼神示意他赶紧闭嘴。
文乐逸没有反应过来,想张口问问怎么了,就感觉到脚上突然加重的力道,表情瞬间扭曲了一瞬。
文乐逸立马顾不上说话,手忙脚乱的拯救自己的脚,回过神来才发现桌上的气氛不知怎么得凝滞了。
没人说话,也没人夹菜,像是时间也一同停止了一样。
朱姜警告完他之后,就不管他了。
朱母也掩了笑容,一脸担忧地看着朱父。
文乐逸迟了一步读懂了气氛,神色也渐渐凝重了起来,迟疑地看向朱姜。
这是怎么了?
朱姜则是白了文乐逸一眼,没好气地无声张口对他说:“闭嘴。”
闯祸了。
文乐逸意识到是自己说错话了,神色僵硬地坐直。
文乐逸的话一说出来,朱姜就知道坏事了。
也怪自己,没想到这一茬,早知道先前就跟他说一说,透露一点了。以为跟他没有关系,结果就他冷不丁的提了这个家的现在谁也不敢碰的禁词。
朱姜现在懊悔也没用了。
本来朱父之前还在笑呵呵地掰蟹腿,文乐逸提到酒之后,神情立马就顿住了,手迟疑了一下,才慢慢地放回桌上。
被刻意忽视的事情这一刻又席卷了心头,无力感和沉重感追随而至,从心里一直沉淀蔓延到了胃里。
朱父看着手中的蟹腿,前一秒还鲜美无比的蟹肉,现在却怎么也升不起想起的念头。
眼神无聚焦地看着前方。
酒啊……
他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这个东西了,哪怕它占据了他前面的整个人生。
朱姜是心急如焚。
朱父前段时间结结实实大病一场的时候,不仅朱母心里慌,朱姜也留下了阴影。
好不容易被好心的夫妇两收留下来,恩人却眼看着不好,那种对古代医学的无力感到现在还在朱姜心里挥之不去。
偏偏文乐逸今天哪壶不开提哪壶,精准踩爆雷点。
看着朱父直愣愣地盯着桌面,朱姜就怕他又钻进了牛角尖。
和朱母对了一个眼色,朱姜叹了口气,拿过朱父手里的蟹脚。
“爹,这蟹壳有点硬,我来给您弄。”
手里的蟹脚被朱姜拿走后,朱父才回过神来。
刚那一阵子他其实什么都没想。
脑子是放空状态,大病一场后,他就刻意地不去想了。
有什么好想的呢,他已经认命了。
朱父看着朱姜仔仔细细地为自己把蟹肉都剔除来放在了碗里。
旁边朱母也在偷偷地打量他的神色。
他的妻子,在这一段时间里,脸上竟多出了两条皱纹。
家里富裕之后,置办的衣裳多是绸缎。可现在朱母穿的却是和村里人一样的粗布衣裳,手也因为操劳而粗糙了。
这段时间苦的不止是他一个人。
妻子受的打击不会比自己少,可自己先前却是自顾自的消沉,留妻子一人硬生生地打起精神操劳。
处理完家里一堆烂摊子,还要分出心来照顾他。
是他对不起妻子啊。
第 73 章 第 73 章
一场秋雨一场凉,还没到深秋,昨天夜里一场雨下来,天气也渐渐凉爽起来。明明前些日子还是艳阳高照得让人受不了,今天早起就需要多添件衣裳了。
朱姜早起穿着身灰色褂子,头发为了方便动作用一根粗糙的木簪子束起来,三两下打开门,一夜风雨下来门口的梧桐树叶落了满地,朱姜转头冲门里嘱咐:“梅梅,帮我拿下扫帚。”
现在正是吃朝食的时候,街上卖早点的早就占好了位置,一条街从街头到街尾都摆的满满当当的,充斥着食物的香气,随着蒸腾的热气一块蔓延开来。摊主们一边吆喝一边手脚麻利地给人打包吃食。这条街邻着隔壁码头,在码头做工的,都习惯来这街上解决三餐,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
朱姜第一天起来本是有点晚了,但自家有个铺子,位置也好,就临着码头这边。虽然面积小到连转身都难,但省去了占位置的功夫到是也不急。
朱姜手脚利索地把煤炉子推了出来,一把掀开盖子,烤的熟透了的红薯就一个个的摆在铁盘上头。表皮有点烤黑了,本来是没有胃口的卖相,香味却着实诱人。有些烤得蜜糖都流了出来,金黄粘稠的红薯蜜沿着表皮滴落,独有的香甜气息被碳火烤得蒸腾着往上,一时之间路过的行人眼神都瞟了过来。
“什么东西这么香?”
“是那家铺子,以前没见过,刚开的吧。”
“摆的东西也没见过,好吃吗?”
看得热闹,一时之间还没人上前询问。
朱姜也不着急,坐在林梅搬来的凳子上,摸了摸就坐在她旁边板凳上的小家伙毛绒绒的小脑袋瓜。
林梅是朱母娘家那边的孩子,今天过来帮忙的。刚刚十岁出头,手脚很麻利。这个铺子很久没有人来了,收拾出来就忙了一宿,小家伙帮了大忙了。
朱姜伸手摸了两个红薯,今早起来忙着准备自己早饭也还没吃,这红薯大个,一人一个刚刚好。
林梅不好意思的接过,她也饿极了,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红薯烤得滚烫,用硬纸包裹着,这温度在清冷的早晨由着手一直温暖到了心底。香气也直往鼻子里窜,掀开表皮,烤得金黄的红薯仿佛冒着光。
迫不及待得一口咬下去,小家伙眼睛都亮了:“是甜的!”可爱的模样,惹得朱姜不由得一笑,又摸了摸她的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