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北宋靠摆摊》 60-70(第14/16页)

,对方怎么会求娶她?这也太荒谬了。

    不仅夏花这么想,张希瑶也觉得这事透着点不可思议。古人都这么草率吗?只见一面就求亲?

    他们了解夏花的性格吗?知晓她的为人吗?

    这就求娶了?!

    张二伯跟媒婆婆客客气气道谢,又说自己只是二伯,夏花是大哥的女儿,他无法做主,需要回家告之大哥再做回复。

    媒婆恍然,“我明白。那我等你的好消息。”

    张二伯拿了些谢媒钱,媒婆拿着钱欢欢喜喜走了,并且约定七日后再来亲自登门。

    将人送走后,张二伯看向张希瑶,“阿瑶,这可怎么办?”

    张希瑶哪知道怎么办,“我看你还是先跟阿爷交待吧!夏家同意了,我们家要是出不起嫁妆,以后夏花还怎么嫁人?!”

    这次两人说话没有避讳夏花,她对夏路平倒是没有男女之情,毕竟年纪还小,更多是他对秀才身份的尊敬。

    听到两人的话不对劲儿,她就走过来,“阿瑶,二叔,怎么回事?”

    张二伯这会儿已经瞒不住了,就把上回收到请帖,他去赴宴的事说了,“我当时也没想过他能同意。夏家也是商贾之前,他们家比我们有钱。而且儿子又是秀才。他们完全可以找个门当户对的。我就信口胡诌。”

    张二伯哐哐给自己两巴掌,后悔当初不该为了攀上这门亲就胡说。

    夏花身体晃了晃,不自觉向张希瑶求救。

    张希瑶可没办法帮她,“这事太大,我可做不了主。得问阿爷。”

    五百两可不是一笔小钱。相当于全家一半的家当。

    夏花给这么多嫁妆,秋花给不给?还有二郎、三郎、三郎和四郎没有成亲。这些都得要钱。

    夏花看着二叔自责的样子,也没法责备他。

    秋花有些奇怪,“爹,为什么夏秀才会看上夏花?”

    如果夏秀才是看上夏花能干,不该是向阿瑶求娶吗?至于看上夏花的容貌,她觉得不可能。夏花五官是还可以,但是跟真正的大家小姐相比,还是逊色许多。

    张二伯看了眼夏花,“可能夏家想找个女人管家呢。我之前跟人打听,听说夏老爷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身体不好,大儿媳妇要掌家,二儿子常年走商,人不在家,三少爷要读书。夏老爷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很少出门。家里的生意没人打理。”

    管事再好,哪有自己人来得稳当。

    夏花做事麻利,又摆摊做生意,可能夏家就是看中她这点。

    张希瑶觉得秋花怀疑的有道理,想了想还是找人打听为好。

    转眼,张大伯进汴京城送东西。

    张二伯就把这件说了,张大伯听完过程,心脏像过山车,他脸都白了,“你怎么能瞎说?!爹肯定不会同意的。”

    张希瑶想了想,就让张大伯回去,找在他们村的几个读书人打听,“秋花之前说的有点道理。夏花确实没有让人一见钟情的美貌!这事可能有点古怪。”

    张大伯蹙眉,“什么意思?”

    “我就是确认一下?如果我们直接找到夏家,可能人家不会搭理我们,不如请书生帮忙打听吧?”张希瑶也是想稳妥一些。

    她之前没想到有问题,是因为她是现代人,虽然夏家比他们有钱,但她打心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可是秋花说得对。夏家怎么会看上夏花?

    夏花年纪还这么小。就是个孩子。夏秀才对她一见钟情?这概率太低了!

    就算他同意,可是夏家能同意吗?要知道秀才可不好考。

    原身父亲三十多岁才考上秀才。夏路平才十八岁就考上了,他的天赋还是很高的。

    张大伯心事重重走了。

    跟他一块来的大郎留下来帮忙做事。

    秋花上前拉着他做活,“大哥,你不来,我们每天忙得团团转。”

    大郎撸起袖子,“那你只管吩咐我做事。”

    秋花见他这么开心,应问他,“你来汴京,大嫂有没有哭?”

    大郎哭笑不得,“你想说什么呢。你大嫂不是不知分寸的人。她一早就给我准备了衣服。”

    秋花笑眯了眼,“大嫂确实贤惠。”

    转眼过去五日,张大伯已经问过书生。

    其中一个书生跟夏秀才认识。他表示会写信询问,不过他当时听到这消息,就大笑三声。

    “他的意思是我们遇到骗子了!夏秀才是夏家麒麟儿,许多门当户对的人想跟他结亲,不可能与一个农女定婚。”

    张大伯把原话重复一遍。

    夏花低下头,有些不知所措。

    张希瑶拍拍她手背,“不是你不好。你们本身没有感情。不合适。”

    夏花点头,“我们是被人盯上了吗?”

    张希瑶叹气,“恐怕是。之前招人眼了。我们在汴京城摆摊这么久,肯定有人眼馋我们赚钱。这不就来阴的了吗?”

    汴京毕竟是天子脚下,想要动手的人不敢明着来。只敢暗地想法子。

    张二伯气得拍了下桌子,“简直混账!是谁想害咱们家?”

    一想到他给出去的那两百个大钱,他就肉疼。

    张希瑶想了想,“等那个媒婆上门,我们把她抓个正着。”

    张二伯摩拳擦掌,“好!就这么干!”

    张大伯让夏花和秋花先出去,随后跟张二伯说了张老头的嘱托,“夏花和秋花的嫁妆是二十贯,如果嫁个好亲,可以适当提高,但不会超过五十贯。爹让你不要瞎说八道。”

    张二伯差点惹出事,自是后悔不迭。

    第70章

    得知这事有蹊跷之后, 张家人就一直盼着媒婆再次登门。

    可是七日过后,她始终没有出现。

    张二伯满肚子怨气无法发泄,气得直跺脚, “她这是知道消息,提前跑了?”

    张希瑶也觉得这伙人很警觉, 可能是知晓他们知道, 就不敢再来了。

    “你说谁走漏风声呢?”张希瑶想不通。

    张二伯把人都想遍了,“不知道啊。咱们自家人肯定没有往外说。村里人也不知道这事。”

    张希瑶挠头, “是不是我们哪里出现破绽,所以他们提前发现了?”

    古代成亲前好像要做各种准备。兴许他们发现了。

    张二伯也想不通,“可能吧。”

    翌日, 张希瑶醒来,夏花就告诉她,旁边那个租户退租了,“你快跟牙纪说把房子租下来吧。免得被别人抢先租了。”

    张希瑶点头, 吃完早饭就去找牙纪。

    她琢磨半天, 觉得这事可能是那个女租户说出去, “怎么这么巧, 她就退租了?”

    张二伯也觉得是她, “可惜我们晚了一步。要不然也能让她出回血。”

    这事就算告一段落,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