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北宋靠摆摊》 70-80(第11/15页)

面的两三倍。”

    赵信不懂这些,他就让他们把别院的屋子的路面、地面全都铺上水泥,“那处之前遭了水灾,总是坑坑洼洼。原先想从外面运石板。可是路途遥远。会耽误不少时间。你们水泥可用。还不如用你们的。”

    四郎提醒他,“我们的水泥也不便宜的。”

    “没事!”赵信让他只管报价。

    四郎听着语气,好像水泥比石头更便宜。仔细一想,这石头需要人工将它一点点凿平,而开封没有石头矿,就只能从外地运,这花费的时间可就太多了。

    四郎与他约定时间,赵信就兴冲冲走了。

    张希瑶看着他的背影,觉得这事情不简单,“你先去测量,我出去一趟。”

    她出了铺子就去找茶馆听那些走商打听。得知南方发生洪灾,长江下游许多村子都被水淹了。难怪没法运石头过来。原来是道路被堵了。

    她回了铺面,四郎问她怎么回事。

    张希瑶把情况说了一遍。

    四郎点点头,“这倒是出人意料。”他问张希瑶,“那我们做吗?”

    “做吧。”张希瑶想了想,“慢点做。还要把这源材料有多难得跟他们说。”

    四郎重头。

    他去平南王世子的别院测量。

    墙面有墙面的报价,路面有路面的报价。同样都是铺路,外面的路和屋里的路报价又不同。

    他用图纸画出来,拿给管家看。

    对方瞧了各种尺寸,再看最后的报价,眼前就是一黑,“这么贵?”

    “我们这路铺上后,虽说比不上石头坚固,但是只要你不拿重物砸,可以保证四十年不坏。”四郎信心满满。

    管家听到这么长时间,又觉得这价钱不算很贵了,他想收回扣,可是四郎压根不懂。

    管家觉得这人真是个蠢货,白读这么多年的书,他就道,“那就先付首款,等路铺完再交尾款!”

    四郎却道,“不行。我们店需要买材料。没有钱,我们开不了工。小本生意没办法赊欠。”

    “那你拿了钱不办事,我上哪找你去?”管家还是头一次碰到先交全款再做工程。

    四郎叹气,“我们开着店。家里还有个秀才,怎么可能白收钱不干事?”

    管家拿不定主意,借口让他等等。

    四郎真就在前厅等。管家决定晾他。愣是让他等了两个时辰,四郎肚子饿,见管家迟迟不来,他就直接走了。

    下人过来汇报,把管家气得够呛。他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做生意的人家。

    谁家做生意不是巴着客人,他可倒好。只顾着自己舒服。

    管家思来想去找赵信去告状。

    可赵信就想看看这水泥房有什么用。无论管家说了多少坏话,他都不当一回事。

    得知要交全款,他也不放在心上,“这东西说是水泥,其实就是三合土。我以前也在封地见过这东西。它们家的造价不算贵。估计也是亏不起,所以才要交全款。给他吧。”

    管家没能上成眼药,只能憋着一股怒气地找四郎。

    付了全款后,问四郎什么时候开工。

    四郎点头,“现在就可以!”

    说完,他小心翼翼拎着木桶出发了。这木桶里面全是他的工具。他先要把路面铲平,然后才能铺地。

    第78章

    没能赚到差价, 管家对四郎态度就不怎么好。不仅不包吃,连口水都没有。

    四郎一个人在屋内忙活半天,又累又渴, 他就拎着工具出来找吃食。

    小厮看到他走了,去汇报管家, 气得直跳脚, 骂这个人不懂规矩。

    小厮问管家,“要不要给他使绊子?”

    管家抬了抬手, “耽误进度,世子那头不好交待。罢了,不跟这种人计较。”

    四郎出了别院就直接回家。在外面吃饭还得要花钱, 哪有自家饭菜来得香。

    张希瑶是个喜吃的人。她又不爱做饭。所以就雇佣一个厨子帮她做饭。全家人都能跟着沾光。

    就连大郎一家不住在这儿,也喜欢过来蹭饭。

    张希瑶见他急急忙忙跑过来,额头都冒汗了,有些好奇, “那别院不管饭?”

    一般给大户人家做事都是管饭的。她还是头一回看到有这么抠搜的主家。

    四郎摆手, “别提了。我总觉得他好像是想问我要好处。”

    刚开始提的时候, 他其实没有意识到。但是管家总提, 他再傻也明白了。

    张希瑶被他逗得不成, 不过却依旧让他装作不知道,“我们做的是小本买卖,如果你给了好处,他们还以为我们赚很多钱呢。下回你就跟他哭穷。”

    四郎狼吞虎咽吃着饭,说不了话, 他就点了点头。

    **

    就在磕磕绊绊中, 四郎在六月底把房屋和道路全部修完。

    管家时不时也会去询问进展,当然还挖苦他, “你怎么就一个人干?没有个帮手?”

    “我只是伙计,我们店有个女掌柜。”四郎照实说。

    管家噎得不轻,“一般工程都是十来个人,你怎么就一个人?”

    “女掌柜说请不起伙计。这个水泥不好弄出来,所以接不了太多单。”四郎叹气,“你别看我接这么多活有上千两银子。可是光买材料就得花掉八百两。剩下的钱还得交店面租金。再去除我的工钱。东家赚的不多。”

    管家有些不信,“真的假的?赚不到钱,你们还干?”

    “别的生意更不赚钱。走镖有可能会遇到拦路抢劫,鸡飞蛋打。”四郎淡淡道,“开店好歹没有安全问题。贼子也不敢在汴京杀人。”

    管家点点头,“是这个理!”

    房子修完后,四郎就回了家,约定七日后再过来把上面的东西给揭开。

    为了不让人踩到水泥路,四郎在上面铺了粗糙的油纸。古代没有塑料薄膜,只能用油纸。为了省钱,他还不敢用太多。只在四周铺了几张,然后再用石头拦路。

    然后别庄的下人经过这些道路,发现路越来越干燥。

    每当干燥时,四郎就会过来撒水,然后再晒干,再撒水。如此反复好几次。最终彻底定型。

    管家摸了摸路面,确实很坚硬。

    四郎完成后,就回了铺面。

    张希瑶让他准备迎接一波热潮。铺子很快就会忙起来。

    “如果有人现在就要铺,你让他们先别着急。要跟他们说这个水泥不好制。如果有人定,你就按照他们付钱的顺序来。有人想抢单,你就让对方自己商量。我们不要掺和。”

    四郎点头,“我明白了。不是马上就要成亲了。你快些回家准备吧。”

    “我没事。”张希瑶没什么事情,虽说她也要绣嫁衣,但她不是出嫁,所以不需要像别人那样盖住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