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200-210(第11/14页)

 还是赵离的贴身侍从安抚使臣,说王孙心里有一杆秤,若与这位典客卿打好关系,岂不是更容易达成国主的要求?

    这话的确有道理,加上他们昨天糊里糊涂答应“五天后再谈判”,便是再着急,也只好按捺下来,先游览这座汉帝国最为宏伟的城市……

    那厢,赵离大开眼界的同时,对陆贾的崇拜已然不加掩饰了。

    他们从“礼”深入到儒道根本,陆师句句戳在他心上,激发了他心头的共鸣,不消几天,赵离深深地认定,他喜欢儒家!

    儒家的一切理念,仿佛都是为他量身打造的,那句有教无类,简直让赵离目眩神迷,光是代入就激动不已。

    陆贾浅笑:“我对南越也有几分了解,却不知王孙如何看待教化一事。若是南越国上下,皆是尊礼守礼,尽孝父母,待君以忠,那些山林野人所造成的纷乱,可还会发生?”

    “那些朝中张扬跋扈的臣子,可还敢不敬?”

    “百姓之所以蒙昧,是因为不知礼。若真有那一日,孩童书声琅琅,人们谦逊礼让,南越离天下大同,也就不远了,国主将会是世人称颂的圣君,子孙受万世拥戴——”

    说到这里,赵离的呼吸明显粗重了几分,看他神思不属的表情,已经被陆贾带进了想象中的大同世界。

    谁知陆贾就这么停了下来,赵离拱了拱手,急切不已:“还请陆师继续!”

    “……”陆贾顿了顿,意味深长,“只缺教化了。”

    “教化?”赵离喃喃,一时竟想得痴了。

    陆贾也不需要他有多懂,这小子是南越的王孙,又不用应聘大汉的博士,忽悠得差不多就行。

    更何况,赵离的身上,还保留着难能可贵的天真,当他遇上认定的死理,八头牛也拉不回来——放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这样的特质,是十分可怕的一件事。

    陆贾继续教导、不,忽悠,不惜踩一脚法家:“王孙想必很是熟悉秦末的事。赵高教导胡亥严刑酷法,以至于胡亥日后登位,屠杀他的兄弟姐妹,就是缺乏礼的约束啊。”

    赵离:“是极,是极……”

    又是画大饼,又是讲历史,很快,南越王孙就找不着北,晕晕乎乎再次陷入沉思。

    陆贾噙着笑,极有耐心地等候赵离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过了许久,听着这个半路拐来的学生问他:“如何实施教化?”

    “办学。”

    赵离醍醐灌顶,怔怔地立在原地。

    半晌羞愧道:“大汉的太学,南越难以模仿。陆师有所不知,番禺只有一座官塾,坐落在王宫旁,供王室贵族子弟学习……似陆师这般学识渊博的存在,我南越极其稀少,便是想要办学,也有心无力。”

    这几日逛遍了长安城,太学里边,赵离也参观了一遭。若说赵离原先对太学的态度是赞叹、向往,如今便转化为了眼热和不甘,那里头的师资,南越国要花几个百年才能赶上?

    闻言,陆贾反倒对赵离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孩子实诚是其一,其二,这话怎么就恰恰踩到他的心坎上呢?

    陆贾叹了口气:“可惜,可惜。若说好为人师,我儒家足有千人,托大一句,也可以称为王孙的师兄弟——只叹地域不同,这些师兄弟们,无法给予王孙想要的助力了。”

    赵离瞪大眼睛,千人?

    他的师兄弟?

    对啊,如今他是陆师的半个弟子……半个弟子也是弟子,那儒家上下,岂不都是他的师兄弟,与他拥有同门之谊??

    赵离猛地兴奋了,他的双眼放出光芒,差点把陆贾灼瞎。

    “陆师——不,老师!”赵离思绪迅速转动,萌生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大胆得他自己都紧张起来,转瞬变得坚决不已。

    他为大同这个概念目眩神迷,在陆贾诧异的眼神下,蠕动嘴唇道:“师兄弟们何不随我前去南越,实施教化,协助办学,共同……建设大同世界……”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觉得自己的要求好像有点无耻。

    不,是十分无耻了,但一想到南越国贫瘠的师资,赵离唰地挺直了胸膛,决定为本国利益据理力争。他到底是尊贵的一国王孙,不会忘却血脉流着的责任,他想,若是祖父和父王知道了,也定会赞成于他!

    “这……”陆贾吃惊不已,继而沉吟.

    再次面君的前一天,陆贾被说动了。

    这些天,他与赵离的身份好似颠倒了过来,已经不是他接待南越王孙,而是赵离死缠着他,想尽一切办法,意图把神医和儒家师兄弟们,全都带到南越国。

    眼见陆贾态度松动,赵离大喜之余,难免惴惴不安。

    接下来是最难的一关了——老师到底是典客卿,而不是决定一切的汉天子,大汉皇帝会不会允准他的狮子大开口,弱儒家之基以壮南越?

    陆贾也明言道:“我在儒门内部,远远做不到一言以决之。王孙明白背井离乡之苦,故而为师无法给予你一句准话,端看陛下如何决断了。”

    赵离深觉感动,老师对他实在是推心置腹,好得不能再好了。

    为此,他力排众议,对其余南越使臣解释了一番,霎时掀起轩然大波!

    南越使臣傻了眼,面面相觑,紧接着反对声众多,赵离也不恼,只问:“分明是有利于南越教化的善举,你们为何反对?”

    “……”南越使臣说不上来。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呀!

    他们绞尽脑汁,偏偏拿不出一个确切的理由,说汉人前往南越,会搅乱当地的秩序?可分明他们都是读书讲理的儒生,身在南越,自然要遵从南越的律法,想干坏事也干不了。

    最后,他们只好搬出南越王:“国主恐怕不会同意。王孙殿下还是与国主商议过后,再行——”

    “祖父将出使的任务,全权托付于我,这一来一回耗时多久,你们难道不知?”赵离反驳,“头疾一事拖不得!再说了,谁说祖父不会支持我?”

    这下,南越使臣都没法子了。

    思来想去,这到底是王孙的一意孤行,汉天子同不同意,还是个未知数……

    赵离冷笑:“是啊,那么多儒生,凭什么舍弃家乡,前来人生地不熟的南越?南越占便宜的事,你们还嫌弃,依我看,这个官也别当了,半点也不懂礼。”

    使臣们:“……”

    他们讪讪的,转念一想,好像是南越国占了大便宜。

    可依旧有着一丝不安,如何也说不上来。

    翌日天蒙蒙亮,赵离穿戴齐整,深吸一口气,再三检查过后,前往未央宫参加大朝会。

    大朝会上,他姿态谦卑,表达了南越国对于延请神医的渴望,还有他个人的请求——

    “请汉天子派遣八百儒生,前往南越实施教化之举,以扶持大汉忠诚的藩国!”

    ……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丞相曹参微微摇头,奉常叔孙通眉心紧皱。

    刘越原本亲切的笑容淡了一分,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