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200-210(第7/14页)

皇帝。

    与叔孙通双赢的局面达成了!.

    “奉常叔孙通进宫,与陛下奏对了些什么,你可知晓?”郅都来到法家大贤张恢的府邸看望老师,刚进书房,张恢便屏退左右,压低声音询问他。

    “……”郅都半晌没说话,眼里却似什么都说了。

    张恢咳嗽一声,也知这个弟子权责深重,未免挥霍天子信任,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当即打消了探听的念头。

    郅都的存在,已经助力了法家良多,还是不要太过贪心为好。

    只是这心里猫爪挠过一样,听说儒家这几天动作极大,还开什么动员大会,把各地的青年儒生都召来长安——粗粗探听,都有上千之数了!

    这动静,实在让人放不下心,莫不是要和诸子百家开打?

    张恢琢磨半晌,觉得奉常应该没有脑袋进水,但总叫人心里发慌。他相信黄老学派的心情,此刻当与法家一模一样,这好好的,忽然办一桩大事……

    他脸色凝重了起来:“莫不是儒家有大贤走了?召唤弟子是为奔丧?”

    再深想,难不成是叔孙通本人?

    第205章

    叔孙通打了个喷嚏:“阿嚏——”

    他抹抹鼻子, 在弟子们担忧的视线下,摆手道:“无事。”

    想来是哪个对家在诅咒他。

    紧接着看向亲传的三个徒弟,叔孙通目光炯炯:“若是陛下允准, 你们可愿前往南越?”

    大弟子三十又六, 二弟子二十又八, 三弟子年仅十七, 面上还有些许稚嫩。除了三弟子, 其余二人都成家了, 听到叔孙通的问话, 大弟子与二弟子对视一眼,不假思索地答:“老师, 我去。”

    三弟子犹疑几秒, 下定决心道:“我也去!”

    叔孙通反而沉默了。

    见弟子答复得那么快, 他说不上心里是个什么感受,欣慰, 感慨,还是两者都有?

    他顿了顿, 方才道:“你们可要考虑好了。那里的气候, 与关中大不相同, 地形亦是艰险异常, 你们要去的不只是平原国都, 还有山林湍流。昔日秦皇南征百越,热死的士卒不计其数,何况还有瘴气毒虫, 其中艰险,不足为外人道……”

    叔孙通叙述的都是客观事实,而不是夸大其词。前往南越国的儒生, 不是去享福的,而是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若要传道授业,少不得深入恶劣艰险的环境,指不定过去一趟,就再回不来了。

    谁也不能保证突如其来的意外,南越,多的是未挖掘的未知之地。

    “老师。”大弟子憨笑着打断了叔孙通,他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中年人,面容的纹路、沟壑,和地里的庄稼汉没什么区别,可偏偏是师门上下学识最渊博,最让人信服的大师兄,“蜀中都有千里迢迢赶来长安的儒生,我与师弟又有何面目躲于人后?”

    作为叔孙通的弟子,他们自然被全天下的儒生注视着,此时不带头,岂不是人人喊打的懦夫。

    这些年来,儒家势头不及黄老,名声又被迂腐的鲁儒拖累,渐渐的,市井里头便流传出奇怪的洗脑包,说儒生手无缚鸡之力,只知足不出户,妄议天下大事。这流言可把他们给气坏了,天知道,他们儒生也是很能打的!

    只是囿于往事,民间的舆论着实不好,天子偶尔展现出的偏爱,也落不到儒家头上。谁都憋了一口气,想要一举破除谣言,此番南下,谁说不是证明自己的一次良机?

    年仅十七的小弟子道:“大师兄说的是!吾才不做懦夫,吾要做天子也知其名的英雄!”

    他的眼底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叔孙通看着,忽然笑了。

    “好,不做懦夫,做天下尽知的英雄。”叔孙通压下汹涌的泪意,心房渐渐变得强硬,他揉了揉小弟子的脑袋,拍了拍大弟子和二弟子的肩。

    “为师没有别的期望,为师只希望你们平安归来。到那时,陛下褒奖,万民称颂,也不是不能畅想!”

    ……

    因着刘越亲口允诺,会和母后好好商量,这些天来,叔孙通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一句准话,出使南越的差事,成了。

    派遣使团是加强两国交流的途经,尤其宗主国与藩属之间,除非心里有鬼,南越国高兴还来不及,哪里有拒绝的理由?

    此时,南越使臣即将面君,其中还有南越王赵佗的亲孙子,只等国书递交,大汉与南越使团“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使团里儒生的人数,才会下发正式的诏书。

    不仅仅是陆贾欣喜,儒家上下更是欢呼雀跃,他们仿佛忘却了途中艰险,如火如荼地展开内部号召。

    几个德高望重的大贤,对此无一例外,表现出赞同的看法。他们不是不能察觉到儒家面临的困境,而今叔孙通积极地寻求脱困,连楚王的老师浮丘伯也听说了,惊叹其“决心之浓”,由得意弟子申培公领队,将几个年轻有为的徒孙派来长安,加入出使南越的队伍。

    尽管最后的人数还没有确定,儒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半个月来,动身前往长安的足有千余人。

    这个数字震撼了整个长安,也叫其余诸子百家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卧底们“友好”的深入交流,儒生意欲追随陆贾出使南越,而今不再是秘密。只是上千这个数字,着实把他们吓了一跳,原本戏言“奔丧”的张恢都被搞沉默了。

    这人是真多啊。

    有无言的,自然也有不服气的。一位正值壮年的黄老大贤气哼哼道:“一天天的,尽弄一些旁门左道,陛下年少就不说了,太后竟也由着他们去!”

    他白发苍苍的师兄叹了口气:“他们这是下血本了。若是换你,你舍得?”

    黄老大贤沉默了。

    这些儒生,可都是心有志向的新鲜血液,若干年后的儒门未来啊,这一去,谁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南越国可不是天子治下的大汉,高温炎热,瘴气毒虫,这是拿命去赌!万一教化不成,儒家可就沦为全天下的笑柄,没个一百年别想翻身了。

    想到此处,他实在钦佩叔孙通的胆量,换个角度想……或许,此事也唯有儒家可以办成。

    师兄叹道:“奉常公已经赌赢了一半。你看如今市井上下,可有再唾骂儒生之人?南阳郡的旧耻,已然揭过去了,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黄老大贤点了点头。

    “然也。”

    ……

    作为与儒不能共存的一方,墨家震撼过后,便是钦佩。

    墨家钜子由衷道:“是吾小瞧他们了,儒生的傲骨,不会比墨者少。”

    闻言,有个小弟子十分不服气。

    他们正聚集在田垄上,你一言我一语发表看法,当着钜子的面不好说什么,扭过头,小弟子便嘀嘀咕咕:“墨者又差到了哪里去?我上我也行。”

    从少府回来的苏缓听见了,当即纠正:“首先,墨者就聚集不了一千人……”

    小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