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画家: 第196章 华家‘骄傲\\\’初长成.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之大画家》 第196章 华家‘骄傲\\\’初长成.(第1/2页)

    华婕离开前带走的颜料几乎用尽,带着的所有纸张都变成了足以上墙的优秀作品。

    沈佳儒将所有画都工整的摆在客厅窗前的地上,每放下一幅,他眉头都会皱紧一些。

    “一……

    “二……

    “三……

    “…八……”

    当他将9幅画全数摆在地上时,国美协会会长代超举拳顶唇,不敢置信的反复扫视这9幅画。

    代超清美双年展的时候是见过华婕的画的,但那时候华婕还处在刚开始发光的青涩阶段,画中有亮点,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磨合。

    如今才不过两三年而已,华婕却已经成熟的令人看画时完全不会想到这是个18岁女孩子画的画。

    少女的画风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素描关系,还是色彩关系,都老道且透着游刃有余。

    那些细腻之处的拿捏,和略画部分笔触粗狂的收放自如,甚至隐约有了大家之气。

    那种3年前刚露头的对色彩把握的丝微优势,如今已经逐渐被华婕挖掘出来。

    就如曾经只露头角的宝石矿藏,如今已经完全露出地表,大放光明。

    而且,9幅构图微妙,色彩大胆且潇洒张狂的画作放在一块儿,冲击力简直让人呼吸急促。

    当代超对画的那种沉迷和爱被激发出来,逐渐沉浸进去,只专注投入到阅读这些画,开始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忽略掉身边其他人时,他甚至有了种后背发麻,眼眶湿热酸涩的感受。

    这种感受,只有他第一次在意大利看国家国宝级名画画展,在敦煌石窟看到那些工笔重彩国画时……才感受到过。

    代超站在沈佳儒的客厅里,精神世界却在颠覆。

    他经历着时空错乱,忽而在毕加索的油画展,忽而被北魏壁画包围,忽而又置身在色彩绚烂的大草原上……

    华婕画中最刺激的、冲突的、碰撞的色彩和布局,引发了代超对动荡和不安的联想。

    于是,他曾经看过的关于类似情绪的记忆被激发——

    毕加索在发达的国度经历战争,画出《格尔尼卡》。

    残缺的肢体,扭曲的野兽,挣扎的人类和诡异的拼接,将战争的那种残酷、冰冷、扭曲、诡怖描绘的令人浑身发冷,又发热。

    而北魏的壁画是一群自出生起便置身在战争中的艺术家,更真实和深入的对那个人民已经习惯战争的时代的表达——

    用神佛的威严、恐怖和无情,含蓄、高级的侧面描绘战争时代。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代超曾被两个国家的艺术家们,生猛的想象力,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震颤和征服。

    华婕的艺术缺少了宏大的、悲怆的历史背景的托举,却在一个蓬勃向上的国度里,描绘了一种人们灵魂深处最为渴望的生机。

    最具冲突的色彩的碰撞;

    最柔和的细节描绘,最洒脱的远景处理;

    最丰富亮眼的颜色晕染和泼洒……

    当你专注去欣赏和阅读,你便再难以平静。

    战争的残酷,城市运转带给人的重压;

    对死亡的恐惧,欲望无法满足的痛苦,嫉妒带来的愤怒……

    代超脑中这些反面的情绪被调动、负面的记忆被激发的同时,又都在阅读华婕画中隐藏在激烈色彩和线条冲突中的那种勃勃向上的生命力,和放肆狂奔的自由开怀后,得到了宣泄。

    于是,他目光最后凝在画面细腻柔和的部分——

    柔进晚霞里的草原,融进远山里的夜幕。

    然后被抚慰。

    代超精神世界经历了一场颠沛、冲突后,终于归于平静。

    深吸一口气,他清了清喉咙,才发现自己才只阅读过她三幅画。

    于是跑到厨房,自己倒了一大杯白开水,咕咚咕咚灌下后,深呼吸几次又奔回。

    整个过程,都仿佛这屋子里,除他之外无别人。

    裘远从瞠目结舌的状态中回神后,便眼睁睁看着代超专注欣赏华婕画作,身体甚至在微微颤抖。

    但他没办法嘲笑代超的激动情绪,因为如今放在地上的9幅画,已彻底颠覆了3年来自己对华婕作品的认知。

    一幅幅望下来,他也忍不住倒抽凉气。

    而且……如果他能在短短大半个月时间里,创作出这么多作品,且每幅的质量都在如此程度,那他睡觉都要笑醒。

    华婕的创作力真的太令人吃惊了!

    尤其,能将自己看到的内容,描绘的如此情感丰富,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俏丽可爱的身体里,到底住着一个怎样的强大灵魂……

    在她眼中,整个世界都奇趣活跃,能激发出她的思考和情绪吗?

    裘远皱紧眉,默默叹息:为什么在他眼中的世界,已经开始变得乏味?

    抛开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画之外,他甚至已经很久没产生过特别想画一幅好画的冲动了呢。

    而原本应该招待裘远和代超,与两人探讨探讨华婕这些画的沈佳儒,早已甩掉拖鞋,惦着脚尖,走在摆在地上的9幅画之间。

    时而蹲身细瞧,时而站直了远观,虽未如代超般沉浸,却也没心思去关注作品之外的内容。

    华婕站在画边,也望着自己的画。

    她在审视,自己这趟流浪,随心所欲胡画的东西,以更为理性和专业的眼光去看,到底如何。

    结论出奇的好。

    她想到了国内外许多顶级艺术家们都曾有过的阐述:艺术的创作,宁拙毋巧。

    这些画创作时,她没有过多的技巧上的处理,更多的是倾向表达——

    将所有理性的技术性的东西,都融进本能里,作为工具,去呈现自己眼睛看到的美好。

    不炫技,不油腻。

    反而达到了一种‘心静’‘心纯’的境界。

    又因为她的技巧已经很纯熟了,本身已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

    于是技术融入到表达中,为表达提供了扎实的根基。

    撑起的作品,在成熟之上,更显灵气、秀气、英气和稚气。

    放松双肩,华婕也感到了压力的释放。

    原来是可以这样心无旁骛的只依托情绪情感去画画的啊……

    当沈墨洗好澡走下来时,发现自己上楼前还正常的几人,忽然都变成了雕塑。

    一动不动,目瞪口呆,仿佛刚跟美杜莎疯狂对视了一百遍。

    ……

    华婕画好的9幅画,沈佳儒都想带去法国。

    每幅画都有其独特的构图和美感,每幅画都难以割舍。

    最后,他终于还是忍痛做出了选择。

    《草原上的小白花:孟根其其格》成为华婕带去凡尔赛双年展的最终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