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种地日常》 80-90(第15/27页)

点谋算和手段都没有,有怎么能完成这般重任。

    “你想要何助力,说来听听。”

    康熙说话时,故意释放了些帝王的威压,也是有考验她的意思。

    四公主心头不由一紧,但她却没表现出任何怯懦之色,而是目光坚定道:“女儿想奏请皇阿玛,能容女儿带着喀尔喀牧民在清水河一带进行垦荒耕种。”

    这话一出,康熙立马明白了她的用意。

    她这是通过做出实际功绩出来,从而达到想要笼络漠北人心的目的。

    当然,康熙身为帝王,自是晓得上位者笼络人心的重要性,只要人心在,那她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声望自然也会增加。

    除此之外,她此举也明显是为大清笼络漠北的人心,毕竟她是大清的公主,清水河一带又是大清的地方。

    而最让康熙意外的是,还是四公主竟化解了她因身份在大清和夫家的两难境地。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嫁给公主过去,自是有着对漠北的监视之意,所以她与夫家天然便处于对抗状态,但她够聪明,却自己尴尬的身份化成了桥梁,大清与她夫家土谢图汗部的桥梁。

    四公主额驸多尔济所在的土谢图汗部,虽是漠北最强部落,但这并不代表土谢图汗部在漠北没有威胁,其他部落也会对其虎视眈眈,但若是能与大清建立更加深一层的羁绊,那他们在漠北的地位只会越发牢靠。

    而至于如何把这个羁绊加深,让四公主通过在清水河一带,领着喀尔喀的牧民垦荒耕种就是很好的一个法子,这能给他们部落带来了切实的利益的事,自也会加大他们对大清的依赖。

    其实,在此之前,这点也是康熙的顾虑之一。

    众所周知,女子在成婚生子后,与夫家的羁绊越来越深,但与此同时,与娘家的羁绊会随着时间距离慢慢消淡,届时甚至会为了夫家而舍弃了娘家。

    他怕四公主也会这般,但如今这个担忧也没有了。

    四公主看到她皇阿玛的反应,心里越发感激起当初她五嫂同她说的那番话。

    对啊,满蒙联姻既然是双方都需要的,那便要明白双方的需求,然后再想法子将这种一致的需要加深便是。

    她这两年也一直在中间找平衡点,而如今还真被她找到了。

    “朕看你这丫头是有备而来,想必什么由头定也想好了吧。“康熙笑道。

    四公主闻言,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女儿不敢欺瞒皇阿玛,是想了一个,但就是不知道合不合适。”

    康熙“哦”了一声,“那你说出来,朕帮你参谋参谋。”

    四公主也没扭捏,立马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以及这个想法背后的缘由也没隐瞒。

    当然,她最后仍不忘补上一句:“女儿想着,反正这嫁妆是皇阿玛给女儿的,日后若是有个什么万一,咱们大清收回自己公主的嫁妆也是无可厚非。”

    何止无可厚非啊,简直不要太名正言顺。

    康熙自也是知道这点,但听完这话,心头更是不由一暖,瞬间有种朕的女儿果然还是向着朕和大清的啊。

    当然,四公主说这话并不是说她与额驸的关系不好,相反的,她现在与多尔济的夫妻感情很好,但她也清楚,即便两人感情再好,若是真有一日漠北和大清决裂了,她也没第二条路可以走。

    先不说她的父母兄弟均在大清,她无法割舍叛离,就算是叛离又如何,只凭着她大清公主这个身份,届时也注定了在漠北没有她的位置。

    所以,她才更要致力于稳固加深大清和漠北蒙古的关系,这样她和她的孩子也才能两方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过的更好。

    康熙紧接着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之前她问安清,清河一带是否适合垦荒耕种。

    四公主不紧不慢地回道:“回禀皇阿玛,去年您派去蒙古各部传授农耕之术的官员,恰好经过附近,女儿便他们帮忙查看过了,说是清水河一带很是适合垦荒农耕。”

    康熙挑了下眉,“你请谁帮你查看的?”

    四公主很是坦荡地回道:“是五嫂的二哥和三哥,他们科左后旗的垦荒之事做的如此好,女儿觉得他们定是有经验的。”

    这话也确实不是她胡说,去年她确实找她五嫂的二哥和三哥去看过,那她之前还为何要找安清问呢,自然不是因为不信任五嫂的二哥三哥,而是潜意识里觉得这事若是她五嫂认为可行,那便定是能成的。

    康熙闻言,这下子算是彻底没了顾虑。

    这事去年罗布藏喇什在折子上确实提过,但那时他也没多想,只以为是莫雅里这丫头随便折腾种点什么的呢,万万没想到她竟是这个打算。

    “莫雅里,你可知清水河一带占地多少?”

    四公主毫不犹豫地回道:“回皇阿玛,据女儿所了解,清水河一带共占地四万八千三百七十五亩田地。”

    康熙笑着摆了摆手,“行了,那你回去先写份奏请耕种的折子递上来吧。”

    四公主先是一愣,随即立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他这是同意了,但还需要她走一下奏请流程。

    “女儿多谢皇阿玛。”她欣喜万分地说道。

    但随即似是突然想起什么,四公主又眼巴巴地看着康熙,道:“皇阿玛,女儿还有一事想让您帮着拿些主意。”

    康熙抬了抬手,示意她讲。

    四公主抿了抿嘴,道:“就是女儿想请科左后旗的人帮忙垦荒耕种,毕竟他们有经验,这个也能早日见到成果,同时作为报酬,女儿想从那些地里划出一些来,借给科左后旗耕种。”

    康熙听到这话也没太意外,他也明白四公主此举的用意。

    因为只有早日出成果,她在当地的声望和影响力才能起来,也是在这一基础上,他们的目的才能更进一步。

    “你想借多少,时间多久?”

    四公主回道:“皇阿玛觉得八千亩,百年如何?”

    康熙神色不由一怔,眼神中不由带了丝打量:“你这么大方?”

    八千亩已快占了清河一带的五分之一了,还有这百年借期,说是借,和划给科左后旗有什么区别。

    四公主也没慌,而是有依有据地解释道:“皇阿玛,还真不是女儿大方,而是女儿调查过,蒙古各部这些年因开垦不当毁坏的土地不知有多少,若是由着我们折腾,摸索经验,别说短期内能不能见成果了,届时被他们毁坏掉的土地只怕都得比这多。”

    “当然,女儿也是有私心的,这两年想必皇阿玛也看到了,即便有您专门派人去蒙古各部指导农耕之术,但在蒙古各部间,于垦荒耕种上,还是没有哪个部落会超过科左后旗,女儿虽未种过地,但也知想种好并不容易,若是他们的耕地就在附近,那对于此事定也会更上心。”

    说罢,她顿了下,有些意味深长道:“不怕皇阿玛笑话,女儿在蒙古听了句当地顺口溜,觉得很有道理,那话是这么说的,想叫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多吃草。”

    “所以,女儿觉得此举是一举两得,不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