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独宠夫郎》 200-210(第15/20页)

是心疼银子,不是问你要银子,在座的咱自家人,谁不是已经攒了好几万两银子了?”

    “大家不缺钱,你不用给。”

    “就是,就算将来老了,干不动活了,那手里也有银子。”黎菽也道。

    “我不多给,目前也是每个人五百文。”黎荞道。

    “谁都不缺这五百文,你不用给。”黎粮也道。

    至于小辈,也是纷纷摇头。

    黎荞对他们的大方,整个大盛除了盛家,根本没有第三户人家。

    现在他们个个都腰缠万贯,他们才不要这个奖金,他们又不缺。

    众人强烈反对,前所未有的反对,于是,十年来,黎荞第一次没能把想给的银子给出去。

    不过,被他这个提议一打岔,黎粮王桂花也没心思计较那点奖金了。

    罢了,世人都知黎荞大方,他们不做这个恶人。

    黎荞这个终身奖金的措施,在黎家铺子里引起巨大关注,一些原本不想南下的人,这会儿也有些心动了。

    恢复平民身份之后,他们的子女就能科考了,而且,还能领这个每月最少五百文的奖金领到死,这多好的事儿啊。

    他们工钱虽不错,黎大人也包吃包住,但谁会嫌自己银子多?

    他们当中不少人是有家人的,而且,即便一部分人和家里断了联系,但他们本人今后肯定是要成亲的,成亲之后育有子女,那花费说不定就多了。

    原本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想要报名,黎荞的新政策一出,有三分之二的人要报名,想要前去彭县挣一个新人生。

    黎荞筛选了一番,最终挑出了十八人,再加上黎损和黎受两人,这二十人小队,在农历三月底,和二皇子的人以及二十名皇家物流的人一道启程前往彭县。

    进入四月,天气终于热了起来。

    也终于落了自去年那场秋雪之后的第一场雨。

    这雨不大,淅淅沥沥下了一日,勉强将庄稼浇灌透彻。

    自过年开始就忙于灌溉的农人,终于能歇一口气了。

    这几个月来,盛京的农人一边挖河一边利用现有的设施浇灌庄稼,忙的脚不沾地,但即便如此,今年小麦、土豆减产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只靠着人力,是无法给庄稼浇足够的水的。

    盛鸿脸色不太好,天气热了,但暖不了他的身子。

    他忘不了那个噩梦。

    怎么形势和梦里一直相似啊?

    这换谁心里不发毛?

    而且,将今年的形势和黎爱卿的行为结合一下,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啊……

    第208章 盛鸿试探,害怕 又赏给黎荞十万亩田地

    这日, 天气炎热,麦收在即,盛鸿出宫前去盛京城外的麦田实地考察今年的小麦收成。

    随行的除了黎荞, 便是钱三以及三十来个近卫队的侍卫。

    一行人很是低调,盛鸿穿着棉布长衫,带着十多文一顶的草帽,手里还抓着把大蒲扇,要不是那一身难以忽视的贵气, 远远看去,跟个富农似的。

    黎荞也很低调, 穿了一身棉布短打, 脚蹬陶竹前两年给他做的千层底布鞋,也是头顶草帽,手拿蒲扇, 看上去像是朴实的乡下小伙儿。

    钱三和侍卫们的装扮跟他们两人差不多, 一帮人出城之后沿着水泥路,顺着已经变成黄色的麦秸, 看中哪块麦地便去哪块麦地。

    进入夏天之后,太阳的威力显了出来,但好在水泥路平稳, 因此坐在马车内并不难熬。

    盛鸿时不时的从马车上下来走入麦地中, 近距离查看麦穗的情况。

    这些麦穗在灌浆时期缺了水, 麦粒有些干瘪,不是很饱满。

    这么一来, 今年盛京地区的小麦亩产量肯定会下降。

    这个时空没有化肥, 种子也不是很优良, 小麦的亩产量一般在三百到五百斤。今年小麦减产, 那亩产量只有二百到三百斤了。

    而且,这还是特等田、一等田的亩产量。

    像是中等田和下等田,那亩产量会更低。

    盛鸿一连查看了好几块麦地,每一块麦地的麦粒都是干瘪的,于是他脸色越来越不好。

    随行的人自然是缩着脖子,尽可能的降低存在感。

    当又查看了一块麦粒干瘪的麦地之后,盛鸿站在麦地中,放开手中的麦穗,扭头看向了黎荞。

    “黎爱卿,去你庄子上看看。”

    黎荞闻言抬头看了看头顶刺目的太阳,带着几分犹豫的提醒道:“圣上,中午了,该用膳了。”

    “朕不饿,你饿了?”盛鸿说着随手在麦穗上抚了一下,麦穗尖尖的麦芒扎在他掌心,轻微的刺疼让他脸色更难看了几分。

    黎荞看着他即便带着草帽也被晒的有些红的脸庞,忙道:“三年前您在过年时赏了微臣一个庄子,那庄子距离此地只有十里地,种的全是麦子。”

    “咱过去瞧瞧?”

    这个庄子是他第一次在过年期间加班替盛鸿处理各种奏折,也就是三皇子完蛋的前一年,盛鸿赏给他的加班费。

    虽然不大,但全都是一等田。

    盛鸿闻言,嗯了一声,沉着脸走出麦地上了马车。

    黎荞忙跟上去,在他的指引中,一行人很快来到了这个庄子。

    这个庄子外围围着一圈栅栏,庄子门口盖着二十多间茅草屋,此时,个别茅草屋上空飘着炊烟,这是庄子里的佃户在做午饭。

    黎粮今日恰好来了这个庄子。

    麦收在即,黎粮和王桂花两人忙的脚不沾地,带着黎薯一等薯字辈的人在黎荞的千亩田产之间跑来跑去。

    今日黎粮来了这个庄子,还带来了一批麦镰以及黎荞制作的方便把麦子装袋的小工具。

    一般情况下,把麦子装袋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撑着袋子,一个人往袋子里装麦子。

    黎荞制作的这个小工具是一个三角柱形铁架子,将麻袋固定到铁架子内,那么只靠着一人就能将麦子装到麻袋内。

    这样就能节省出一个劳动力。

    这个时空没有机械,黎荞实在是想不出更多方便农人麦收的工具,这个装小麦的铁架子他还是上辈子看基地里的人用过,这才知道的。

    盛鸿黎荞一行人进入庄子时,黎粮正在一个长着大槐树的茅草屋前给佃户展示如何使用那个铁架子,冷不丁的瞧见庄子门口的黎荞,他吓了一跳。

    小荞咋这个时候来麦地了?

    等得知是盛鸿这位天子亲临,他吓的腿软,扑通就跪下了。

    一帮佃户还有薯字辈的几人也吓的直接跪了下去。

    “都起来,朕今日只是想瞧一瞧黎爱卿种的麦子,莫慌。”盛鸿笑呵呵的,再无之前的阴沉,抬手示意黎粮等人起身。

    他给普通百姓的印象就如他此时的温和、仁慈一般,因此,黎粮一帮人胆子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