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独宠夫郎》 200-210(第9/20页)

等田,一亩地三十两银子,那六万亩就是一百八十万两!

    一座银山!

    从皇宫离开之后,黎荞回了户部。

    突然多了六万亩耕地,他得翻出大盛的地图好好选一下。

    很快到了下班时间,陶竹今日没来接他,陶竹今日去善堂了。

    到了家,黎粮和王桂花都在。

    过了年之后红薯减少,红薯作坊停工了,这夫妇俩就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他的田产上。

    目前庄子里的农活是浇灌庄稼,这夫妇两人不必日日去盯着,因此空闲时间较多。

    此时他们夫妇俩坐在前院的工具房门口,正领着黎薯一这些薯字辈的人在制作麦镰。

    还没等他向这夫妇俩人分享天降六万亩耕地的大喜事,黎粮却是道:“小荞,今天江知县……啊不,是江知府,江知府的小孙子递了拜帖,想在你下次休沐时登门拜访。”

    “我替你答应下来了。”

    “好,之前江大人写信告知我了。”黎荞说着来到这夫妇俩跟前,准备向他们分享好消息。

    但黎粮却是又道:“江知府这个小孙子长的可俊了,细皮嫩肉的,你大嫂一眼就相中了,你好好考察考察他,看值不值得咱家的孩子托付终身。”

    “……嗯?”

    黎荞吃了一惊。

    黎粮见状笑了起来:“其实我也相中了,长的可乖巧了,而且人家还是江知府的孙子。江知府是好官,他的孙子肯定差不了。”

    王桂花也点头:“可不是。不过,小荞你还是得观察观察,就算咱家的姑娘年纪大了,那也不能草率。”

    “……好。不过,结亲这种事,得男女双方都愿意,不能咱们一头热。”

    黎荞有些哭笑不得,虽然应下,但又提醒最重要的一点。

    “这是自然,若人家不喜欢咱家的姑娘,咱们肯定不能强求。”

    王桂花颇为理解。

    但难得出现个让她和黎粮都眼前一亮的好苗子,肯定得试探一下。

    接下来,她不由开始讲起庄子里的事儿。

    天旱,她和黎粮都愁的慌,也不知道平城如何。

    还有郎方府、苍舟府、微青县的那些田地,他们很是挂心,但偏偏不能亲眼去看。

    唉,烦恼,家里人少,这些耕地不能亲自照看,心里总是不踏实,总觉得自家打的粮食会被佃户昧下。

    黎荞听着这些话,默默将家中又多了六万亩耕地的事咽下,罢了,他等陶竹回来之后再分享这个好消息吧。

    他若是此时说了,这夫妇俩人肯定会把话题重点放在佃户会昧下他家粮食一事上。

    知道这夫妇两人是为了他好,但他真的不爱听这些,他不如回书房挑选耕地去。

    于是,黎荞一直等陶竹回来了,这才宣布了家中多了六万亩耕地的事。

    果然,黎粮和王桂花又开始担心佃户了,但有陶竹在场,黎荞也就耐心听着。

    陶竹从前其实也有这样的担忧,但随着家大业大,而且办了善堂,陶竹已经不计较这点儿了。

    不过,他家的人的确少。

    这么多耕地,竟是无人照看。

    甜蜜的烦恼啊!

    第205章 放开水泥方子,全大盛一起修路 种板栗树,藕粉

    这六万亩耕地, 黎荞和陶竹商议了一晚上,最终决定放在暨北省五万亩,微青县一万亩。

    暨北省距离盛京近, 现在通了水泥路,甭管是前去视察还是将粮食运送回京都方便。

    微青县亦是如此,等将来三柳村的村人前往微青县,那他们夫夫也不需要操什么心。

    不过,微青县与平城隔着一个府。

    按照现在的距离来算, 走官道,得走上差不多十日。

    这个时间有点长了, 若是修成水泥路, 那时间能缩短一半还多,因此,翌日黎荞特意禀明盛鸿, 他想把微青县与平城之间的官道铺成水泥路。

    盛鸿大手一挥, 准了,这是小事, 他当即就向河西府、微青县所在的丘安府以及这两府中间的周阳府三府的知府下了诏书,要他们三府配合平城那边修路。

    如今整个平城大的道路都修成了灰泥路,连一些乡间小路也铺上了灰泥。

    河西府余下四县的主要道路也都铺上了灰泥。

    因此, 平城的人有着丰富的修灰泥路经验。

    这一条贯通三府的灰泥路, 肯定要以平城百姓为主导。

    说起来, 当初将盛京外的官道铺成灰泥路之后,盛京的修路施工大队一路南下进入了暨北省。

    后来天气渐冷, 暨北省距离盛京城太远, 而施工大队里的人又多, 这些工人每日的吃饭住宿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儿, 因此,盛京施工大队中的绝大部分人回了盛京,只留下小部分骨干当技术指导。

    余下的修路人手,则是由当地官府组织当地百姓补充进去。

    若是恰好碰到徭役期间,那就不给工钱。

    若是不在徭役期间,那就给些工钱,工钱和当地的平均工钱持平。

    靠着这种方式,修路有些慢。

    因为施工队所用的灰泥,全是盛京这边的灰泥作坊运送过去的。

    而且,他之前当时答应过黎荞,修官道要紧着盛京——平城这条官道修,因此施工大队进入暨北省之后一分为二,一半留在暨北省,要将暨北省各个府、县之间的官道铺上灰泥。

    另外一半则是沿着盛京——平城这条官道一路南下。

    现在,留在暨北省的施工队快把整个暨北省的官道都铺上灰泥了,而南下的施工队则是已经离开暨北省进入了原河省的河东府。

    这个施工队都与盛京隔着一个省了,结果所需的灰泥还是由盛京灰泥作坊提供,这么一来,灰泥的运输成本大大增加,还非常耗时间。

    这样不行。

    “黎爱卿,要不,你们平城干脆将河西府到河东府这条官道给修了吧。”

    “或者,将灰泥的做法教给各个府的知府,让各府知府负责修路和这门生意。”

    盛鸿微微拧着眉,这般对黎荞道。

    这么一来,灰泥的方子会泄露,若是碰见有小心思的官儿,那要么将灰泥挣的银子塞入自己腰包,要么给亲近之人大开方便之门而让他和黎荞遭受损失。

    但那个噩梦让他浑身发凉。

    前日的噩梦,他这会儿想起来心里头依旧凉飕飕的。

    因此他觉得也别在意灰泥到底能挣多少钱了,有损失就有损失吧,先把各地的官道给修了,这样甭管是运粮还是赈灾,那速度都会快不少。

    黎荞不知盛鸿的担忧,不过,盛鸿这个提议,他赞同。

    就算是不知道接下来十余年的形势,那他也不会反对此提议,更何况他现在知道接下来大盛会面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