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户家的漂亮继女[八零美食]: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暴发户家的漂亮继女[八零美食]》 170-180(第16/30页)


    到如今,她和丁伟鹏已有二十多年没见,根本认不出。

    不过,关春玲但还是客气地对丁伟鹏说道:“来都来了,留下来吃顿饭嘛。”

    丁伟鹏摇头,“我赶时间回去看爷爷奶奶……对了表姐,我给出去的份子钱,不能算是关家的!他们想吃酒席让他们给钱,要是他们说我给了钱我不吃,他们可以去吃,你还真让他们进去吃的话,我会生气的。”

    说完,丁伟鹏红着眼圈儿冲着关月旖和张建新说了声“祝你们婚姻幸福、百年好合”,然后背上了行李,拎着东西匆匆离开。

    关小兰急了,追着丁伟鹏跑去,“鹏鹏!鹏鹏这些年你在哪里啊,你去广东打工了?你干什么工作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啊……”

    关小兰一走,关家人也没了气势。

    他们有心想蹭顿饭吃,又被围观的群众们骂得面红耳赤。

    关春玲根本不理会他们,而是看向了潘子胜和潘老太,红着眼圈儿问道:“外头冷,我们进屋里去说话好吗?”

    潘老太一直盯着关春玲笑,

    听了关春玲的话,潘老太对儿子潘子胜说道:“给钱钱。”

    潘子胜很温柔地哄老太太,“好、好我给钱钱,你站稳啊!”

    说着,潘子胜也朝着签到处走去,他掏出了一个鼓鼓的红包,递给关月旖的同学,然后在登记册上写下:潘家坳潘子胜一家。

    负责收数的人打开红包数了一下钱,喊道:“潘子胜一家,二百块钱!”

    关春玲红着眼圈说道:“不用给那么多的。”

    潘子胜腼腆地说道:“要滴要滴,今天我们来了两个人嘛!”

    关春玲交代关月旖和张建新扶住潘老太,朝着饭馆里头走去,然后又交代凌婶,“你还是给我开几桌流水席吧,难得今天大家都为我说话。”

    凌婶点头,“我这门口还能摆六桌,那我就开六桌流水席。”

    关春玲点头,“要得。”

    凌婶又道:“你是主人家,不好吆喝,我帮你吆喝一下!让大家都开心开心!”

    “谢谢你凌姐。”

    于是,凌婶儿大声叫嚷了起来,“乡亲们!春玲为了感谢大家,特意要开流水席!等一下……请大家过来吃席!不要礼金!不要份子钱!但是!不允许关大牛关二牛他们来!”

    关家人气红了眼。

    乡亲们欢呼了起来!

    第176章 第176章 出发!最后一站——北……

    关春玲和许培桢一块儿进了屋。

    关月旖和张建新已经扶着潘老太去了上座。

    潘老太坐下来以后,看见关月旖穿着大红嫁衣,就笑眯眯地问她:“妹妹,你是哪一个?”

    关月旖看出来了,

    潘老太好像有点儿老年痴呆。

    于是关月旖告诉她,“婆婆,我是月月。”

    潘老太笑着点头,“月月。”

    想了想,潘老太指着天上,“月月。”

    ——是天上那个月亮的意思吗?

    关月旖含笑点头,“月月。”

    这时,落后了一步的潘子胜也赶到了。

    一见关月旖把他妈领到了上座?

    潘子胜连忙说道:“哎哟我们哪里能坐在上座哟!”

    然后他想把母亲扶起来,“妈,我们去边上坐。”

    潘老太很顺从地站了起来,一脸笑眯眯的。

    关月旖拦住潘子胜,“舅舅,你和婆婆就坐这里。”

    潘子胜一听到“舅舅”二字,愣住。

    四十多岁一脸风霜的庄稼汉眼圈瞬间通红,嘴也扁了起来。

    关春玲也适时赶来,“大哥,你坐啊,坐啊。”

    盛情难却。

    潘子胜只好带着他老娘坐了下来。

    潘老太打量着关春玲,笑眯眯地问她:“妹妹,你是哪一个?”

    关春玲看向潘子胜,她先回答潘老太的话,“我是春玲。”

    潘老太笑着点头,“春玲啊!”

    关春玲也笑着点点头。

    潘子胜告诉关春玲,“她(潘老太)年轻大了,脑子不好。我们前年带着她去省城看了病,医生说她是脑萎缩,说这个病没得办法医。就是以后记性越来越不好,越来越像小孩子。”

    关春玲点点头。

    “大哥,你能跟我说说以前的事吗?”关春玲问道。

    潘子胜忍不住抹了把眼泪,说道:“大致情况,就是唐悦说的那样。”

    然后他又补充了几个细节:

    “其实在那个年代,我们个个月要送五块钱去给关婆婆……我们也很困难,但也总不能看着你小小年纪活活饿死嘛!就还是咬着牙拼命做工、兑了工分去给你送钱。”

    “那一年断了,没给你送钱去,是因为……我爸爸死了。”

    说到这儿,潘子胜泪流满面,“他是被活活累死的。一是那时候被我奶奶过了肺痨,人虚得很;一是因为当时真的欠了很多很多债,他也着急,白天黑夜不停地做工……最后是在去上工的路上,一头栽进田里……就死了!”

    关春玲听了,心里难受极了。

    潘子胜继续说道:“我爸爸死的那年,我才八岁,我最小的弟弟和你一年的,才三岁。我们兄弟四个,就靠我妈妈一个人啦!”

    “那时候我叔叔还活起,他要帮扶我妈妈啊,所以他就……像我爸爸那样,也是白天黑夜不停做工。因为他自己也有三个娃娃要带嘛……”

    “我叔叔撑了三年,也是被活活累死了!”

    “我婶婶也没办法,带着最小的妹妹改嫁了,叔叔家的三个弟弟,加上我们家的四兄弟,全靠我妈一个人。”

    “我那时候十一二岁嘛,我也能做五分工,我二弟比我小两岁,也跟着做工。”

    “那个时候是真的好艰难……也是多亏了我那个改了嫁的婶婶,隔三岔五送点吃的来……又偷偷塞点钱给我妈妈。”

    “我妈妈一个女子,像个男人一样天天做十二分工!我和二弟、三弟,我叔叔家的大弟,我们四个男娃子也要合力做两个十二分工,到了月底我们才有稀饭吃!”

    “我四弟要负责带叔叔家的二弟和三弟,他们三个人还要天天上山挖野菜回来,我们才能过得下去……”

    “所以等我们养活了自己,又挣到了一百八十块钱以后,我妈妈拿着钱去找你妈妈,想把给你接回来,你妈妈又不肯了,还骂得很难听。后来我们心想,接你回来干什么嘛,你跟着我们,才是真的有可能会被活活饿死的!”

    说到这儿,潘子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告诉关春玲,“我们潘家坳距离镇上远,那时候你都已经去了张家了,我们还不知道呢!有一个下山来镇上赶集卖菜,才听说你去了张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