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成长日记: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帝成长日记》 90-100(第20/29页)

   “不过十万楚军罢了,也值得你这般夸赞?”

    自认为自己不再刻薄的商溯开口便是能把人得罪到死的话,“只有庸才才会在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不知所措。”

    “”

    行吧,我是庸才。

    跟您相比,再怎么厉害的将军在您眼里也不过尔尔。

    杜满大大咧咧,没什么心机,对于商溯扎心窝子的话一笑了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便又笑呵呵问话,“商将军,剩下的楚军怎么办?”

    “咱们的兵力远远不如他们,强行将所有人俘虏的话,很容易暴露我们兵力不足的劣势。”

    他们之所以能赢得这么快这么彻底,是因为楚军压根没有摸清楚他们究竟有多少人,看到商溯的战旗打出来,还以为是他们的主力军到了,当下便乱了阵脚,被商溯一击便溃。

    当然,他们不自乱阵脚也没什么,有商溯坐镇军中,有的是法子以少胜多。

    打得天下诸侯们闻风丧胆的战神,就是有这种睥睨天下的实力。

    “不急,等韩行一。”

    中原之地远比南方的天气干燥,商溯抬手往嘴里又喂了一口茶,闲闲说道:“若我所料不差,他的人今夜便会到。”

    聪明人做起事情来从来不需要提前通知,只需将战局略微分析,便能知晓对方会做什么。

    ——当然,商溯的聪明仅限于战场上。

    酉时刚过,杜满便等到了韩行一派来的人,这人是他的老熟人,与他们一起起义的张奎。

    张奎比相豫章还大好几岁,是他们这波人里年龄最大的人,相豫章怜他上了年龄,又一身伤痛,便不再让他冲锋陷阵,而是让他留在京师给韩行一打下手。

    武将转文臣是个技术活,好在张奎接受良好,心思又细腻,所以在京都做得很不错,如今是韩行一的左膀右臂,帮着韩行一处理军政杂务。

    商溯的人手不够,接纳不了那么多的楚军俘虏,韩行一便把张奎派过来,让这位阔别战场数年之久的将军再一次披甲上阵,重温一下自己以前沙场驰骋的英武风光。

    “你来得正好,咱们现在便出来。”

    杜满快步迎上去,拍了拍张奎肩膀,“时间不等人,咱们得赶快把楚军全部俘虏了,要不然等他们溃散落草为寇了,以后还得琢磨剿匪。”

    张奎看了看不远处的三军主帐,“不必急在这一时,我先拜访商将军。”

    军师说了,这位商将军是出了名的刻薄小气,若是来他这里做事,却没有拜访他,则必会被他记恨,日后少不了被寻麻烦。

    ——能被一贯小肚鸡肠的军师说小肚鸡肠的人,那是非常小肚鸡肠了,万万不能得罪。

    是以,他准备先拜访商溯,再去缉拿楚军。

    “哦,对,是得先拜访商将军。”

    杜满一拍脑壳,反应过来了,“商将军与旁人不一样,咱们是得先跟他打个招呼。”

    他记得雷鸣被二娘指派给阿和时没有特意去拜访商溯,后来被商溯折腾得不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明明必胜之战却让雷鸣疲于奔命,气得雷鸣恨不得拔刀去砍商溯。

    但战场上最推崇的是军功,在见识过商溯神来之笔的战略战术后,雷鸣硬生生把自己被折腾的事情咽下去了。

    ——跟这种人打仗,别说被折腾了,被折断胳膊折断腿他都乐意!

    “走走走,我带你去见商将军。”

    杜满拉着张奎,快步去找商溯。

    “三郎,杜满将军与张奎将军求见。”

    扈从前来通报。

    商溯掀了下眼皮,“不见。”

    都什么时候了,还来拜访他?

    眼下这种关头,明显是正在溃散的楚军更为重要。

    再说了,彼时的他在等相蕴和的信,哪有时间去见什么张奎李奎?

    相蕴和已好几日没有给他写信,是战事太忙?还是受了伤,不方便写信?

    商溯心头一跳,手里的茶喝不下去了。

    ——万万不能是后者。

    商溯下逐客令,杜满见怪不怪,嬉笑着对张奎说道:“行了,咱们也算拜访过商将军了,现在可以去俘虏楚军了。”

    “”

    行吧,避而不见也算另一种形式的拜访。

    张奎跃上马背,点兵去寻楚军。

    彼时楚王身死的消息已传到中原之地,楚军军心大乱,再加上领军的楚将已死,其他副将威望不足,难以领兵,故而整个楚军营地人心惶惶,每日都有普通士兵偷偷离开。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是被相军活捉,就是被底下想要投降相军的人砍了脑袋去领功,两条路都不是什么好出路,几位副将摆上几碟花生米,愁眉苦脸开始合计。

    “连楚王都打不过相蕴和,咱们怎么可能是相蕴和的对手?”

    “报仇是报不了仇的,拼上咱们这五万人,咱们也不可能报得了仇。”

    “那就是立刻撤离,落草为寇。”

    “九州天下已平定,相蕴和会不剿匪?”

    “只怕咱们的山寨还没建好,相蕴和的大军便打了过来。”

    进一步是死,退一步还是死,横竖都是死,不如折个中?

    几位副将对视一眼,一个胆大的副将试探性开口,“要不,咱们投降相军?”

    “梁王曾害过相豫章的性命,但梁王投降之后,相豫章对他颇为亲厚,不仅仍保留他梁王的封号,还允许他驻守梁地,做他梁地的土皇帝。”

    “席拓更不必说,当初把相豫章姜贞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还在战乱之中与自己的女儿失散了,要不是相蕴和命大,他们夫妻俩唯一的孩子就死在席拓手里了。”

    “但尽管如此,席拓不一样做着他的大司马,在极北之地打着匈奴?是相豫章与姜贞麾下官职最高的一位武将?”

    “相豫章与姜二娘是厚道人,他们的女儿相蕴和更是一位难得的明主。”

    “咱们若是投降了他们,他们定然不会为难咱们。”

    “指不定还会看咱们识趣儿,以后让咱们跟梁王一样,回到咱们的江东楚地。”

    楚地,每一个江东人心心念念着的故土。

    只要想到这个地方,哪怕身在绝境之中,他们都能生出无限勇气。

    “投降就投降!”

    短暂沉默半息后,另一位副将跟着开口,“楚王任人唯亲,你我皆不是楚王心腹,犯不着为了给楚王报仇搭上自己的性命。”

    “楚王是咱们的王,但咱们也为楚王出生入死了,足以报答楚王的知遇之恩。”

    “如今楚王已死,咱们无力报仇,与其落草为寇,不如投降相军,谋个日后在江东为官的前程。”

    生是江东人,死是江东魂,生生死死都是江东人。

    在相豫章姜贞麾下去江东做官,庇佑一方平安,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生死江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