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80-90(第19/21页)

    “夏长春。”他的声音因为压抑着兴奋而有些微微发抖:“给朕把那两本书拿过来。”

    夏内监应声去接过赵宝珠手上的书,元治帝接过来一翻,果然看见书本背面有个已经有些看不清的日期,年份果然不错,旁边儿还有他的宝玺。

    元治十三年,他下令广印诗书,免费分发于各州县以劝学。这本不过是他众多政绩中的一项,印几本书而已,花不了几个钱,元治帝原本也没指望能有什么大效用。

    所以,当赵宝珠真的拿着这两本书,一路走过童试,乡试,会试,作为朝廷命官站在他面前,元治帝才尤为触动。

    于一个当权者,一位有抱负的中兴之君来说,没什么比亲眼看着自己的政令化作现实来的振奋人心。

    “好!”

    元治帝断喝一声,一双虎目放光,上前几步亲自将赵宝珠扶了起来,口中道:“赵卿,快快请起。”

    赵宝珠哪里敢皇帝扶,乖乖地自个儿站了起来,却还是不敢看元治帝的脸、元治帝激动地面带红光,目光如炬,将赵宝珠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命道:“抬起头来。”

    赵宝珠这才敢抬起头。

    元治帝又细细打量他的眉眼,见少年五官端正,修眉大眼,鬓角眉梢,一看就是刚正不阿的性子。特别是那双眼睛,里头清澈一片,便是少年人的忠诚赤胆。

    “好、好、好——”

    元治帝连道了三个好字,大喜道:

    “这才是我朝男儿,真当是寒门出贵子,此佳话可传千古,叫外头那些个骄奢淫逸的看去了,还不叫他们无地自容!“元治帝一边称赞,忽得想到了什么,转头点了一个小太监道:“你、传话出去!叫国子监学监明日一早滚来见朕!”

    那小太监赶忙转身出去传话。夏内监在一旁听了,眉梢一跳,盘算着待会儿悄悄叫人见堂上的黄梨木四开彩雀屏风拿远些。那可是北边儿新上供的好木头,小心别给糟蹋咯。

    赵宝珠没想到元治帝这么高兴,被夸的十分不好意思,话都不会说了:“陛下过誉了,微臣才疏学浅,年前会试不过三甲,实在当不得陛下如此盛赞——”

    元治帝当即摇了摇头,道:

    “爱卿不必妄自菲薄,先祖开恩科,本为纳天下良才,非仅限于前三甲。”他赞赏地看向赵宝珠,道:“你出身寒微,如此稚龄便能力压这京城众多学子考取进士,其中勤勉刻苦必当是寻常人之百倍,有如此心智,怎不算是千古难得之良才?”

    赵宝珠初次面圣,便被这样夸奖,一时间浑身气血上涌,晕乎乎地仿若踩在棉花上:“陛下——陛下如此谬赞,微臣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

    元治帝是越看赵宝珠越喜欢,拍了拍他的肩膀,直接道:“你与慧卿两人既入了京,便别走了,改日朕有要事要交与你们办。”

    他朗声道,此刻,方才一直站在一旁没出声的叶京华眉梢一挑。

    赵宝珠听到元治帝的话,登时一怔,半响才反应过来——这是不让他会无涯县了?赵宝珠脸色登时一变,想都没想就又一次’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陛下!”他伏跪在地上,急切道:“还请陛下三思,微臣、微臣无能,呆在无涯县就很好,切不能受此重任。”

    此话一出,连在御前侍奉了多年的夏内监都不禁眉头一跳,抬眸看了眼赵宝珠。官员在皇帝跟前下跪要不是求饶要不就是谢恩,上赶着拒绝恩典他还是头一次见。

    这孩子莫不是磕头磕坏了脑子?皇上的恩典也敢拒绝?夏内监心思飞速运转,正想着要不要上去打个圆场,便听闻元治帝道:

    “别动不动就跪。”

    元治帝虽年过半百,却是个身高八尺、孔武有力的老人,一把就将赵宝珠从地上提溜了起来。

    赵宝珠只感到手臂上一股巨力,就忽然站了起来,一时像只被捏住了后颈皮的小猫崽,瞪圆的眼睛茫然地看向元治帝。

    元治帝背着手,微笑着看他:“朕给你升官,你还不乐意啊?”

    赵宝珠心神慌了一瞬,却又很快冷静下来,他小心地打量了一下元治帝的神情,斟字着句道:“实在是微臣为官资历尚浅,言轻力微,行事莽撞,还需多多历练。陛下英明,既有要事,必定是先纳有才之人取用,微臣行事不谨。若……若因侥幸被陛下采用,于大计无益,不能报陛下之恩,微臣则万死不能辞其咎。”

    赵宝珠顿了顿,深深俯下身:“还请陛下准许臣留在无涯县,臣愿为该县百姓、于陛下之福祉效死。”

    少年坚定而明亮的声音在暖阁之中回荡。

    元治帝停了,许久都未说话。

    夏内监低眉敛目,面上虽未有变化,心中却深深提起了一口气。这位赵大人看着乖巧,没想到骨子里是这么个倔脾气!连皇上也敢叫板,且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竟然就甘心做那无涯县的一个县令……夏内监心中五味杂陈,不得不承认,其中是有些许敬佩的。

    从一个三甲进士、小县县令一跃成为京官,这是多么大的恩典。

    赵宝珠竟能断然拒绝,连一丝犹豫都没有。

    他跟在元治帝身边,见过那么多功臣名将,其中几乎所有都比赵宝珠官位高得多,可甚少有人能有此气节。

    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亦或是赤胆忠肠,难凉热血?

    暖阁中陷入沉默,赵宝珠弯着腰,额角都因着紧张泌出了一头冷汗。他并非不知此番举动实为不识抬举,再往深处些说,也可谓是抗旨。可若元治帝因着叶京华的缘故,就要升他的官,赵宝珠实在难以接受。故而今日就算惹得圣怒,他还是要将自己的话说明白,方才算无愧于心。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一声嗤笑自头顶传来,他一抬头,便见元治帝神情玩味,挑眉道:

    “你这小子,真以为朕是单因慧卿的缘故,才传你入京的?”

    赵宝珠骤然被点破心思,一时愣住了。且没想到元治帝真的不避讳,就大喇喇地将事情摆在台面上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脸颊顿时急速升温:

    “臣……臣不知……”

    他磕磕巴巴,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脸到脖子都红了个遍。元治帝见了,呵呵笑了一声,不再逗他,怕有人见了心疼,转身自桌上拿起一封奏折递给赵宝珠:“你拿去看看吧。”

    赵宝珠茫然地接过,低头一看,便见黄澄澄的奏折上提着一行笔力遒劲的墨字:「辽东巡抚盛渊启奏」

    竟然是巡抚大人的亲笔奏折!

    赵宝珠的心跳漏跳了一拍,下一瞬,便听闻元治帝道:

    “这是盛渊递上来的折子,特意向朕保举了你。言你有大才,要朕不弃出身,施以重用。”

    第90章 保举

    赵宝珠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与辽东巡抚连一面都未曾见过,唯一的交集不过是他收集尤家罪证遣善仪前去求援那一回,对方怎么会保举他呢?赵宝珠低头翻开手上的奏折,一目十行,果然见上面写着:「无涯县县令赵宝珠,乃元治三十六年进士,此子秉性刚直忠勇,敢为人先,不惧权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