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00-110(第34/45页)

    纪元想起他看到的那人经历,不由得想笑。

    纪元这边回了话,就到史官院坐着了。

    既是休息,也是整理思绪。

    王长东,京籍。

    二十五的时候,也就是化远二十年时,考上秀才,之后屡试不中。

    托了家里的关系在京城顺天府做了小吏,最后找到机会去了较为偏远,却有发展潜力的建孟府正荣县。

    为何说有发展潜力?

    当时朝中说,要在附近修运河,等修好之后,沿途一片,至少能发展起来。

    便是建孟府也是依托运河起来的。

    但消息没放出去,那边依旧是穷苦之地,所以一个秀才,也能被安排过去当县令。

    这种情况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去了正荣县,接着便是出了那档子事。

    罪责推脱干净之后,去做了从七品的给事中。

    化远三十二年,正七品的民司官员。

    从这之后,就是林大人他们没打听到的。

    纪元终于在吏部看到升迁情况。

    化远三十六年,王长东被调到应天府,直接去了油水多的户司。

    并且还是户司代主事。

    说是从六品的官职,实际掌握正六品的权力。

    好个升迁之路,好个顺畅无比的升迁之路。

    纪元握住自己的手指,眼神沉静而镇定。

    他应该高兴的。

    王长东。

    户部代主事。

    人在应天府。

    他从有意去往吏部,趁着年底吏部升迁名单出来要查阅大量文书,便主动过去帮忙。

    最近几年的文书并不难找。

    知道对方在化远三十二年人在湖广司的民司,很快就查到后续的情况。

    要说对方已经够小心了。

    当年在正荣县。

    先是自持身份,都人称王县令,真正知道他名字的人,要么被朝廷斩首,要么见势不对直接逃跑。

    还有就是知道的,也不太敢说。

    林大人也不在正荣县了,更不好查。

    程教谕身为教职,也不怎么跟他们接触,费了一番功夫才知道那人的名字。

    好在,如今都明白了。

    户司可是个油水部门,自己迟早会找到对方的把柄。

    十一月初三,天气越来越冷。

    去年的天气已经足够不同的了。

    今年好像更冷了。

    纪元从官署离开,一路走回家中。

    这次回来,只见里面灯火通明。

    怎么了?

    白和尚捏着信件,眼圈通红。

    白和尚向来不会这般,他没事还劝大家莫要着急。

    很有身为和尚的修养,在刑部的时候,甚至还能劝上司。

    这般着急,纪元只见过一次。

    当年青云寺差点出事那会。

    可现在的样子,明显要着急得多。

    难道是青云寺出事了?

    纪元猜得果然没错。

    “青云寺,青云寺被查封了。”

    白和尚深吸口气:“说是建孟府不少寺庙出现问题,和尚强买田地,强行征收香火钱。”

    “年前被举报之后,青云寺也顺道被查封。”

    青云寺的白师兄赶紧给白和尚写信,具体现在,已经过去差不多十天。

    纪元看过信件,稍稍松口气:“只是查封,封了之后慢慢查。”

    “你师兄他们,应该没做吧?”

    白和尚先是摇头,后迟疑。

    他不太清楚。

    如果说按照之前的方法来“经营”青云寺,肯定没问题,还带着周围村民一起赚钱。

    但要说他师兄有没有照办,那就不好说了。

    信里让他想想办法。

    他确实要想。

    此事已经上报给刑部跟户部,就看两边的意见。

    不过涉事的寺庙道观太多,一个个查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青云寺。

    纪元道:“想来当时青云寺,也是学着其他寺庙的法子。”

    “不过咱们又给了主意,你师兄是知道轻重的,多半没事。”

    白和尚也这么觉得,可该担心还是担心。

    接下来几天里,皇上确实为这事不满,让人下令严查此事。

    侵占民田,诱骗村民烧香火钱,都是皇上不能容忍的。

    而这时,让原本已经准备派官了的白和尚也被牵连。

    他是儒僧,这事大家都知道。

    刑部跟吏部,以及户部,再知道他就是涉事寺庙之一出来的,这个外派也被押后。

    白和尚的变故让翰林院史官院一时人心惶惶。

    要说草拟的外派下来,大致不会变动。

    谁知道会出这样的意外?

    可又说了,那本来就是草拟,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而且年底清查这类案件实属正常。

    再者,如今只是说后面再讲,还未一锤定音,已经算厚待了。

    往前去看,史官院不是还有往科的庶吉士,一直到今年才派官?

    纪元他们在官署打听了情况,最后分析道:“青云寺那边问题应该不大,目前处于停业整顿,只要查清楚,还青云寺清白即可。”

    “想来白和尚的外派,也要等到青云寺的事情查清楚之后。”

    “你是庶吉士,朝中多半不会为难你。”

    高老四也有些沉默,拍拍白和尚的肩膀。

    董康给屋子里的炭火拨了拨,让大家暖和些,说了自己知道的事:“要说每年派官,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之前我跟家里抱怨,说怎么每次考试,每次做事之前都会有问题。”

    “家里讲,一切顺利才是假象,他们做生意也是,无时无刻都要解决问题,这才是大家的工作。”

    顺顺利利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大家能做的,就是把一件件事摆平。

    考秀才的时候,保书临时不合格,又或者买了不好用的笔,那都是天大的事。

    考举人那会,背了四书五经,看了无数时文,临时又换了考试的时间,自然也觉得天大无比。

    越往后,事情越多。

    人的存在就是在解决问题。

    董康一口气说了很多。

    还用了不少滇州府的俗语,那里的人好像天生容易乐观。

    这些话也是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