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考科举》 110-120(第38/52页)

计在这里待到十一月初五,半个月的时间,只要坐在宁安城等着木材运到即可。

    其实这个时间,放在建孟府跟京城,早就天寒地冻的。

    也就是他们这里,几乎没有冬日,顶多早晚要穿厚点。

    因为这样,大家的劳动的时间也拉长了。

    好在进入十二月,大部分人都会歇息歇息。

    十二月里有许多当地的活动,跟佛教也有些关系,一直到正月都会非常热闹。

    这些木材商人们,也是想在十二月之前,把事情都办妥了。

    这样大家都能好好过个腊月。

    毕竟这里虽然远,却是真的能捞笔钱。

    木商的头头姓厉,不算出名的木商,但一靠胆子大,二靠偷奸耍滑,也算有一帮兄弟。

    厉木商进到宁安州,同样发现宁安州不同了。

    厉木商一边让人去打听情况,一边住到熟悉的小酒楼。

    一进来,便看到熟悉的身影在等着。

    都是宁安州几个村寨里最卖力的几家,每次秋收之后,他们都能砍许多好木材过来换物资。

    看来这次也不例外。

    杨柳寨的小伙子探头看了几眼,着急问道:“鸭苗带了吗。”

    鱼苗好说,他们村寨里勤快的人都商量了,不行他们自己去捞鱼,反正他们这水系发达,鱼虾多的是。

    只是鸭子真的需要买。

    厉木商见他上来问就鸭苗的事,还是有些不自在,只好道:“路上不好运,怕死的太多,价格也贵。”

    杨柳寨的几个人面面相觑。

    他们也不是傻子,明显感觉到是对方在敷衍他们。

    “鸭苗没有,其他东西有啊,你看这些农具,还有你家闺女的头绳,你家需要的针线,这些不要吗?”

    宁安州的人想买这些货物,需要翻山越岭到镇南关。

    偶尔有卖货的过来,也是不好每个村寨都去到,谁让此地总人口不算少,可地方太大,大家住的非常分散。

    也因为这样,大家不会京城去城里采买,更多还是等着送货上门拿,

    所以这些东西并不好买。

    以前只要提起来,他们立刻会点头同意交换物资。

    但今年,好像不一样了?

    杨柳寨的人摇摇头,竟然直接离开了。

    等会,木材呢?!

    你们没砍吗?

    对方道:“砍是砍了,但是我们想换鸭苗。”

    小纪大人都说了。

    鱼吃草,鸭吃虫,粪便能肥田。

    杂草会夺走稻子本来应该有的营养。

    害虫会让稻子减产。

    有这两样,自然那是最好的。

    再者,小纪大人还说,平日鸭还要下鸭蛋,鱼等水干之前就可以捞了吃。

    鸭子可以再孵小鸭,时间长了,更能煲鸭汤喝。

    稍微想一想,大家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小纪大人还说,只要这么做,那粮食至少增产一成。

    那可是一成啊!

    便是以后真的要交田税,这一成的粮食都能交一半税收了。

    厉木商听对方一口一个小纪大人,整个人都懵了。

    再听说是那个状元,立刻反应过来。

    不怪纪元名气太大,也不怪大家都认识他。

    谁让好好一个状元来了他们滇州府,还去了宁安州。

    他们这些走南闯北做买卖的,肯定知道啊。

    “他不过是得罪了五王爷,所以被弄过来的,你们以为他有多厉害?”

    “他这辈子可能就会留在这了。”

    “还听他的,你们醒醒吧。”

    都是这姓纪的,他这一来,怎么把大家的想法都给改变了?!

    厉木商下意识诋毁。

    谁知道旁边冲出来一个官员,指着他道:“你说什么?纪元是得罪了王爷被贬的?”

    “他自己一辈子都要留下来?!”

    知事过来,是采买官学需要的物件。

    刘大人竟然给他拨了钱,还派了人手给他帮忙。

    听说平日的木商过来了,他们立刻过来买东西,没想到听见这个“噩耗”。

    那他这段时间忙官学 是做什么!

    纪元自己都救不了自己!

    还能举荐他?!

    做什么梦啊!

    知事气急,一定要去找纪元理论。

    厉木商跟杨柳寨的人摸不到头脑,但是杨柳寨的人今年不卖木头了。

    因为过来的许多布商也带了货物过来。

    毕竟来一趟不容易,大家能带点东西,都会带一点。

    如果当地人愿意交易木材,他们不介意多做点营生。

    所以对本地人来说,今年并非一定要厉木商的东西。

    他们的可供的选择多了。

    再说了。

    他们想要鸭苗!

    至于什么王爷不王爷的,被贬不被贬的。

    跟他们这些人有什么关系啊。

    退一万步说。

    要是小纪大人永远留在这,那不是挺好的吗。

    他们宁安州欢迎!

    他们宁安州给他找婆娘,给他安家!

    厉木商看着杨柳寨的人离开,心里隐隐察觉到不对劲。

    这宁安州的人,好像不好骗了?

    连着几天,这群木商们急的团团转。

    因为他们发现,今年宁安州的人特别忙,忙着挖水渠,砍树准备木材的人就少了。

    并且,他们的木材确定了,就是要鸭苗,然后再换点其他东西。

    如果说这些就算了。

    大不了今年不干,明年总不能还挖水渠吧?

    厉木商道:“他们不去找更难砍的杉木红木之类的树木了,现在只要去砍水冬瓜树,然后剥树皮就行?”

    两个地方大量收集树皮,一个是染坊的,另一个就是官府。

    官府还定了价格,不会让砍树人吃亏,也不会过高。

    也就是说,人家现在真的自给自足了。

    大家供应树皮给染坊,染坊不知道怎么做的,染出好用的布料,布料卖给布商,换来价格合适的物资。

    这已经不是单方面的交易,而是双方有来有回。

    简而言之。

    以前厉木商们,用初级加工品换取宁安州百姓的原材料。

    现在呢,现在宁安州的百姓也会加工产品了,加工的产品换其他的产品,那价值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