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50-60(第26/31页)
起,天黑才进家门,还管着荣国府上下,她有功夫生孩子吗?怀了孩子能留住吗?别最后绝后了。”
绝后这两字还是挺有杀伤力的。
顾庆之又来了个终极杀招,“老太太当日写给林大人的信我看过的,为了叫林大人放心把女儿嫁给宝玉,她可是说了贾琏多半无子,将来大房要让林姑娘的血脉继承。”
这话的作用比顾庆之想象的还要好,顾庆之觉得这是贾母找借口忽悠林如海,可贾赦作为贾母的大儿子,从小也见了贾母不少手段。
他爹当日的妾室和庶女一个个消失不见,贾母是真有这个本事的。
贾赦眉头皱了皱,甚至觉得他那儿媳妇累成那样,八成也是贾母故意的。
就是为了让二房继承荣国府。
“虎毒不食子啊……”贾赦也开始感慨这个了,“我大房子嗣不封,二房光儿子就生了三个,孙子都有了。这里头难保没人动手脚。”
这肯定也有贾政相对洁身自好的原因,但这不重要,顾庆之道:“你得试试鸳鸯,若是能把她拉过来,就什么都不愁了。”
贾赦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思路一打开,他毕竟是贾母的亲儿子,一脉相承的算计。
“这个容易,我只说我要娶她当妾就完了,她必定不依,面上还能叫她恶了大房。”
顾庆之又道:“你那儿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你得干点什么别叫她看出来。”
贾赦又笑:“我赏给我儿子两个妾,我屋里的丫鬟,他每次见了也要乱瞄的。”
贾赦叹息一声,“国公爷,你能当国公,凭的是真本事。”
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感慨,不过这本就是贾赦的主意,这么一番试探下来,顾庆之觉得贾赦是一点不笨,釜底抽薪玩得贼溜。
“到时候不管是放了金家的身份,还是寻个小官收鸳鸯做干女儿——”
“不能放身份。”贾赦道:“手里还是要捏点东西的。但……难不成真要等老太太过世?这日子如今是越发的不好忍了,再过两年,二房怕是要把我的银子糟蹋完了。”
顾庆之便道:“稍微等等——我不能跟你说得太明白,只能说懂得都懂,过些日子就有个塑金身的机会,这次赦老爷可得抓住了,有了这个机会,掀桌子也就不怕什么了。”
贾赦还想问,不过顾庆之嘴严,除了微笑打哈哈,什么消息都没叫贾赦探听出来。
话说得差不多了,顾庆之便笑道:“虽然后头见的人更重要些,不过我跟薛家是一点瓜葛也没有,把他留在后头,也是为了给他些面子,今儿大老爷来,是不能叫他说出去的。我跟大老爷更亲近些。”
贾赦果然开心,顾庆之叫了卫公公来送他出去。
贾赦这一离开,屏风后头三个人就转出来了,不说面色复杂,但也都是一言难尽了。
原先还想吐槽来着,后头越听就越不对劲儿。
皇帝先叹了口气,道:“幸亏安国公没当太监,万一分到哪个娘娘手里,后宫永无宁日。”
但是要解释吧,说这本就是贾赦自己的想法,他不过是叫它提前一两年面世而已,这也没法说啊。
顾庆之便拱手道:“陛下一直觉得世家不思进取又尾大不掉,如今正是个好机会。贾家下人一千多,快赶上皇宫了,贾宝玉一个二房次子,就有四十人伺候他,也比宫里皇子更体面,臣想着不如趁这个机会,把人头税稍微改一改。”
“原先是奴仆人头税交双倍,不如改成一百五十人以下交双倍,一百五十人到三百人交三倍,三百到五百人交四倍,五百人以上交五倍。臣这么大的院子,也就一百人出头,林大人家里四代的爵位,也就两百人出头。臣已经提点过贾赦,他得知消息,必定会代表贾家上折子表示遵命的。”
尹恩立都想问他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了。
皇帝叹道:“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就是首辅,家里下人也不过八九十,官员又一直看不惯勋贵,这等政策也不怕他们反对。要么多交银子,要么把人放出来。庆之啊——”
皇帝顿了顿,道:“你先把后头那人打发走,然后咱们好好说说。”
虽然陛下说是打发走,顾庆之还是挺好奇的,尤其是薛蟠一直被叫大傻子,薛家那些事儿他究竟知道多少。
顾庆之又去请了薛蟠来,笑道:“我把大老爷打发走了,咱们好好说话,当日我在贾家,除了林姑娘,就是薛姑娘对我最好了,我能帮的一定帮。”
皇帝又是左右看看,只是屏风挡着,他连眼神示意都做不到。
全公公只后悔没拿笔,当然说什么不重要,主要是安国公这个“我为你好,我跟你好”这个听起来无比真诚的思路。
原本等了挺久,薛蟠失望间又有沮丧,二愣子的脾气也上来点,不过被顾庆之这么一说,他放松下来,咧嘴一笑,“其实也没别的事儿,就是我妹妹的丸药吃完了,想请您给求点雨水。”
他伸了手指出来一翻,“我母亲说出二十万两。”
锦衣卫的尹恩立眼皮子跳了跳,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使,抄家也不在少数了,可今儿听的数字,依旧那么震撼。
顾庆之眉头一皱,这摆明了是要拉拢他,既然要拉拢,那肯定就得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冷香丸是吧?我原先在贾家的时候,也听他们说了不少,这方子开得倒是奇特,不过宣扬的贾家上下都知道的,总觉得有点不好,薛姑娘又是宝玉的表姐,万一老太太觉得她体弱呢?”
这话里暗示了他知道薛宝钗有意宝玉,虽然顾庆之是无意,但这么明显的暗示,薛蟠还是能听出来的。
他今儿来,不就是把自己妹妹送给安国公做妾的第一步吗?
这些日子每天晚上,他母亲跟妹妹就在他耳边道:“荣国府对安国公不好,贾宝玉还当众骂过他,你见人得说老太太不好,心思深沉,贾宝玉也不好,是个没出息的窝囊废。咱们住在贾家是无奈之举。”
薛蟠有点着急,忙道:“也不算是什么病。犯病的时候不过略喘咳些,哪儿就体弱了了?”
顾庆之把一句“你没叫她多喝点热水”生生吞了回去,而是问道:“我记得贾家有个熟识的六品太医,没请来给薛姑娘瞧瞧?”
“也不是什么大病。再说女孩子略有些病,也是惹人怜惜的,就像林姑娘,老太太那么疼她,未尝没有她体弱总是生病的原因。再说贾家也没有那么好心。”薛蟠呸了一声,“我妹妹病了好几次,老太太连问都不带问一句的,还叫她别来请安了。”
顾庆之便很是同情的叹了口气,“老太太也是为她好,路挺远的呢,又是喘咳,也不方便的。”
薛蟠呵呵两声,很明显,薛姨妈平日里也说了不少老太太的坏话,不然薛蟠这态度哪里来的?他又不往内院去。
顾庆之又故意激他,“主要是那金玉良缘,传得太开了,连我都听说了,老太太八成是不愿意的,贾宝玉那玉又是娘胎里带来的,薛姑娘的金锁是后来打的——”
而且薛家的癞头和尚也很蹊跷,癞头和尚在别人那儿就是:出家不?出家不?出家不?走,我带你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