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80-90(第29/30页)
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姐妹两个面对面都笑着,只是转过身去,脸上都没什么笑意了。
怎就是个锦衣卫百户?
迎春不免有些愁苦,这几年家里的变化快到叫人应接不暇,尤其是原先一起长大的姐妹们。
史湘云好久不来了,不过上回听宝姐姐说,她家里给她许的人姓卫,是个王孙公子。
林黛玉就更不用说了,如今是从一品的郡主,比老太太都高,至于亲事,八成就是原先借住贾家那顾庆之了。
可她呢?
她嫁了个锦衣卫百户,真真是以后日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探春虽然跟赵姨娘说整日想着婚事想着出嫁就是移了性情,可她也做不到完全不想,况且除了这个,她还能想什么呢?
现如今连迎春这个大房庶女都只嫁了个百户,她呢?
她父亲如今是个白身,母亲虽然是王家的女儿,可她听说她那当九省统制的舅舅,马上就要被罢官了。
探春叹了口气,“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至于贾宝玉,照例是先悲风伤秋,又做了两首诗,伤心两天,又要叹:“嫁出去也好,如今家里乱成这个样子,哪里还留得住这些女孩子呢?”
没两日秋粮开始收获,顾庆之也趁机带林黛玉出去好好逛了一圈。
林如海对此没有什么可说的。
皇帝都吩咐了,“林姑娘天资聪慧又善解人意,也不好总叫她拘在家里的,平日里让她多出去看看。”
问题来了,如今女子虽然能自己出门,但是大多情况下还是得父兄跟着,尤其是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他这个当爹的,虽然已经快修完太上皇的起居注了,不过皇帝又给他派了新差事,把太上皇当太上皇这几年的起居注也修了。
那能陪着林黛玉出门的人还能有谁呢?
林如海:呵呵呵呵。
这日上林苑监送来了精挑细选的十对大雁,还有个专门养大 雁的人,顾庆之便请林黛玉来看了看。
“你又不好好读书了。”林黛玉道。
顾庆之眼睛一瞪,“没两日就要考试了,正是该放松些的时候,师姐别老催我,劳逸结合还是师尊说的呢。”
林黛玉哼一声,也没都说什么,“你说叫我看什么?”
顾庆之带她到了后院的小湖旁边,指了指湖边新盖的三间屋子,“大雁,十对,在里头养着呢。”
大雁是用来做什么的,他又为什么要养大雁,林黛玉也早就知道了,她脸红了起来,强装镇定道:“大雁有什么好看的?”
“现在还不是大雁呢,如今是毛绒绒的小大雁。”顾庆之话音刚落,屋里大雁就跑出来好几只,往圈住的那一片地里啄草啄虫子吃,还有几只直接冲到了湖里,飘在水面上,又扎下头去找小鱼吃。
不管什么动物,都是小时候更可爱些,尤其是毛绒绒的样子,的确是招人喜欢。
林黛玉彻底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了好久,忽然回过神来,咳了几声没掩饰过去,又道:“别叫它们把我的小红鱼吃了。”
“你的小红鱼?”顾庆之反问,“这明明是我安国府的东西,这还没——”
林黛玉耳朵一捂,就往湖边的木台去了,她一边往前走,还一边回头跟顾庆之眨眼睛,大声道:“你说什么,我没听见。”
怎么能这么招人喜欢呢?
顾庆之跟了上去,笑道:“都是你的,小红鱼是你的,大雁也是你的。”
林黛玉低下头,可是又想看他,两者相加,她最后站在湖边看着不远处的大雁,用余光注视着顾庆之。
“师姐喜欢哪对儿大雁?得挑五对儿出来。我一个人也不知道该怎么挑,师姐帮帮我。”
五对儿大雁叫她挑,这暗示意味太明显了。林黛玉强装镇定,哪儿有把这事儿这么堂而皇之就说出来的?但她又不想示弱,那就真被他打趣儿成功了。
总不能每次都是她脸红她害羞吧?
“我怎么知道?”林黛玉反问道:“你不是还叫了帮你养大雁的人,怎么不去问问他?安国公连国师都当得,怎么连小小五对大雁都选不出来?”
“我要会选这个,那不就要改叫雁师了?”顾庆之洒了一把鱼饵下去,引得一片大大小小的鱼来啄食,实属密恐福音了。
“大雁冬天原本是要去南方过冬的,不过上林苑监养的这些,都是剪了翅膀上的毛的,到时候飞不起来,你看那屋子,边上还有火盆,等冬天也要烧火炕给它们取暖的。”
顾庆之正经说了一句,又问:“师姐喜欢胖点的大雁,还是瘦点的?我是给它们吃好点还是随便喂喂?”
林黛玉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这是什么套路,便道:“你都养了它们,自然是要给吃饱的,难不成你安国府连这点东西都没有?”
顾庆之嘻嘻一笑,“吃好点就长得快,据说最快一年就能长大,你看见的这些,都是差不多三四个月的,到时候明年春天就能用了。”
林黛玉脸刷得一下爆红,他都拿这个打趣儿多少次了,怎么她还能这么大反应?
“我就不该信你。”林黛玉气道:“我就不该跟你说话。”
“那我给师姐唱个曲儿听?”
“你会唱什么?”林黛玉一下子又高兴了起来,“唱得好了有打赏。”
顾庆之也听过不少戏了,哼哼两句也是会的,只是戏腔这东西,普通人不会发声方式,那就是夹着嗓子梗着脖子唱了。
林黛玉听了两句就笑着捂住了耳朵,“俗话说献丑不如藏拙,国师是一点不客气,什么丑给人看什么。”
顾庆之笑道:“郡主怎得这样小气?方还说了打赏呢。”
“唱成这样,只有打没有赏。”
顾庆之看着林黛玉挑了挑眉头,还有点跃跃欲试,林黛玉头一扭走了,“你好生考试吧,我先走了。”
顾庆之追上去送她,林黛玉忽得小声来了一句,“我喜欢白一点的,羽毛厚实一点的。”
看着她通红的耳尖,顾庆之这次倒是没笑了。
等晚上林如海回来,就见自家女儿反应似乎是慢了半拍,他都进来了,才起身打了招呼。
“怎么不见庆之来?你又撵他了?”林如海奇怪道。
“谁敢撵他呢?”林黛玉不好意思道:“我是想他没两日就要考试了,前两次他哪回不是歇了好几天才缓过劲儿来的?我叫他早些回去休息了。”
林如海笑了两声,“他倒是听你的话。”
林黛玉扭捏一阵子,饭也吃得心不在焉的,半晌问道:“爹爹,当初……纳彩母亲回的什么?”
林如海想了想,“是针线,多数都是回针线的。荷包扇坠帕子都有。不过你还是算了。”林如海说着自己先笑了。
林黛玉赌气道:“我针线做得慢不假,可我做得好啊。”
林如海笑声越发大了,“当年回京城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