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书[刑侦]: 1、第01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黑皮书[刑侦]》 1、第01章(第1/2页)

    作者有话要说:</br>思维导图:

    此章节,在淮江市的西城和东城同时发生了案件,西城是庄郁在杀桑家,东城是男童致死案,由殷天的父亲老殷现场勘查。<hrsize=1/>

    黑皮书

    野次鬼

    2022/06/06

    *求求你放了我,我有钱*

    “据澶海气象厅消息,今年第23号台风“天琴”于当地时间12日17时在澶海中都群岛的淮江市北270公里海面,以每小时42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推进……”

    瓢泼大雨打得窗面嗡嗡直震。

    屋内黑黢黢,播着震耳的《新闻时刻》,客厅被电视光线罩得幽幽一抹亮蓝。

    这是1999年,淮江市。

    虹场路的富华联排——41号院,桑家住宅。

    闪电劈落,闷雷一滚,屋内骤然大亮。

    一个女人瞠目趴在楼梯上,脚在高处,头在低处。

    两条歪歪扭扭的血痕从她眼眶爬出,人还没死透,这是桑家的太太:叶绒。

    她像只蠕动地长虫,不时抽搐两下,畏畏缩缩地回头,高处有个穿绿皮雨衣的黑影。

    叶绒像是被刺激到,嚷得撕心裂肺,“求……求你了……求求你,你放了我,我有钱……我给你钱,我有好多好多钱……”

    “所以说,”绿皮雨衣慢吞吞开腔,“干嘛要嘚瑟吗。”

    叶绒听到声音的刹那,几乎胆裂魂飞!

    一股骚黄的尿液从她裤缝里流泻出来,在柚木板上淌得极快,途经她肚脐,再呲溜到下巴,叶绒又恶心又惶恐。

    绿皮雨衣发出的声音是没有高低音调的电子声,雌雄莫辩。

    在风潇雨晦里一发酵,犹如鬼吠!

    叶绒抻着脖子,手脚并用地向下横冲直撞。

    绿皮雨衣没让她如愿,抓起脚踝大力一扯。

    “咯噔咯噔,咯噔咯噔”……

    她像个后蹄被绞绑,等待宰杀的庆阳驴,轻而易举被拽上了台阶。

    叶绒疯狂地蹬腿嚎啕,“我给你钱!我给你钱——!”

    黑皮手套死死抠着她嘴,另一只手攥着根细长的铁针,直接从叶绒耳道穿进大脑。

    叶绒的呼号戛然而止,瞋目瞪着前方。

    珍珠项链在扯拉中断裂,成群的米白色珠子蹦跶出楼梯,泄落一地。

    绿皮雨衣下是双狭长眼睛。

    此刻弯起志在必得的笑容,着迷地看着饱满丰润的海珠子。

    铁针进进|出出,这不是多豪迈的动作,却偏偏做出饿虎吞羊的气势,“我母亲本来就是见钱眼开的女人,你们还要这样引诱她。”

    叶绒的脑袋磕在台阶上不动了,绝望的眼睛定格在墙上一幅60寸的双人照上。

    照片是1981年的西直门火车站——叶绒披大烫发,穿彩绘的花上衣,喇叭裤卷起露出高跟凉鞋。桑珏站在她身侧,顶着蘑菇头,一身圆领夹克,藏青喇叭裤。他们肩并肩倚在一辆黑色桑塔纳前,无视路人新奇且警惕的目光,意气风发。

    绿皮雨衣也被那照片吸引,走过去端详,指着大烫发嘿嘿笑,回头看叶绒,“这个发型好看,你现在的老气横秋。”

    她仿佛在与熟人聊天,说得极热闹。

    眼神在照片和叶绒身上来回切换,“这车真好!好看,把我爸碾得稀碎,他眼珠子就挤在车轮缝里,就是这,”她指着照片上的左前轮,“抠都抠不下来。”

    她掀开兜帽,露出一张雅致年轻的女人脸,“我们家没开追悼,身子都凑不齐,怎么开?”

    她叫庄郁,21岁,淮江人,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一学生。

    她拉出餐椅落座,抿唇一笑,“你把一沓沓钱堆我妈面前,看着我妈眼热,动摇,挣扎,特开心吧?我从门缝都看见了,你是这么笑的。”

    庄郁咧嘴,缓缓拉出一个必胜的笑容。

    模仿得惟妙惟肖。

    富华联排是东鑫房产的龙头品牌。

    72栋全是低密度花园的联排别墅,服务于淮江市的中产阶级和新贵阶层。

    它注重隐私的空间感,所以无人能听见桑家老小的悲嗥,台风又镀了层保护色。

    庄郁嚼着槟榔,大有疯子畅演独幕剧之态,“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这就是天道,父亲,这是天道。

    常常有人解读:

    一座城有多高的明朗辉煌,便会有多深的腐恶迷沉。

    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池生态,谓之“平衡”。

    淮江市秉承着这种粗蛮的原始之态,每逢年末,罪戾弥天。

    庄郁在西城富华联排作恶桑家的同时。

    南城也铆着劲儿,不甘示弱。

    老殷是前来支援南城的警察,他眯眼骑着辆破三轮摩托车在土路上颠簸。

    雨水灌进他口鼻,老殷只能张着大嘴喘气,远看跟个智障似的,不时胡乱抹把脸,瞄了眼手表,19:43分。

    “噼里啪啦”,车灯上全是弹射上来的泥点子。

    五层高的芳芳木材厂在前方影影绰绰。

    终于要到了。

    这节骨眼上,摩托车“突突”两声涌起一道黑烟。

    老殷蹬了几脚踏板,没反应,气得抬脚狠狠一踹,“妈的,放屁扭腰,啥啥不顺!”

    他只能撒腿跑,兜里的小灵通“滋哇乱叫”,他只当听不见。

    田地里围着几辆警车,车灯大开,照亮出一片区域。

    记者们围着,喧嚷一团。

    孙队一扭身就瞅见土坡上一脚深一脚浅的老殷,他高嚷,“这儿!”

    老殷跌跌撞撞滑下来,全身湿透,泥浆黏满裤子和布鞋,雨衣被乱石划烂,他用力扯下揉成一团,接过小刘递来的新雨衣,囫囵套上。

    孙队迎过来,“六点半附近有个工厂剪彩,记者一泡尿的功夫发现这儿,全他妈过来了。”

    警戒线在风雨中飘摇。

    记者们因推攘而彼此叫骂,脚挨脚,肩撞肩,老式闪光灯对着这片区域捕光捉影。

    一具布满紫青淤痕的瘦小尸体趴在泥浆里。他身侧有个打扮入时的女人,在镜头前慌慌张张替他遮掩身体。

    法医张乙安看不下去了,冲孙队吼,“搭棚啊,我怎么工作!拍拍拍!就知道拍,吃人吗你们要,抢个头条脸都不要!”

    张乙安叫得脑袋嗡嗡响,她心疼女人,虚扶住她,“刘女士,您先回车里,我们一定给您和死者一个——”

    她猛地住嘴了,刘秉茹正用一种恶毒眼神死死盯住她。

    “你说谁死了。”她突然抬臂,毫无征兆地推翻张乙安,“你说谁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