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我今天夺嫡成功了吗: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手机我今天夺嫡成功了吗》 70-80(第29/30页)

声虽然响亮,但薛瑾安也是上过上书房的网课的,也看过所有皇子作业的,表现都很平平,并没有什么值得人注意的。

    他也只是看教材的时候随意看过几眼,没有特别记忆作业上的名字是谁,但想来也不重要,二皇子在不在其中都不影响薛瑾安对他的观感很差。

    ——长公主卡可以准备准备,要是集齐九个对皇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来一个新系列桌游,就叫《我欲成皇之九龙夺嫡》。

    皇子公主各成一派,目标就是干掉皇帝和竞争对手,而抽到皇帝的人就是保住自己的皇位,嗯……皇帝有点太弱了,用这张卡的人想要胜利有点难。

    算了,这样吧,可以设定皇帝可以主动选择一个皇子或公主,封他为太子,结成同盟,他们的胜利条件就是成功存活到最后一局成功交接皇位。

    那么问题来了,他现在也是皇子,对夺嫡也势在必行,要不要把他的卡牌也加进去呢?要是不加的话,他会觉得缺了点什么,但加的话就要对他的数值进行适当削弱,平衡游戏机制……

    薛瑾安在脑中飞快构建了新桌游的卡牌和游戏规则,然后就见长公主说完之后转头竟然将话递到了他这里,“七皇弟觉得我说的话对不对?”

    长公主的话主要是在说断案需要证据,不能凭借对方的反应下定论,便是认定了也要走流程才能将人伏法……说起来几乎没有给二皇子开脱,甚至话里话外还挤兑了二皇子两句,骂他蠢。

    只可惜二皇子也不知道是被宫女制住了,还是根本就没听出来,整个人都低着头不说话,也瞧不清楚表情。

    薛瑾安对二皇子的兴趣不太大,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视线,很实事求是地点了点头。

    话确实没什么不对,就是在某些人听来大抵相当刺耳。

    薛瑾安同长公主一起转头看向了至今一言不发的安王。

    薛瑾安不动声色地打量他有一会儿了,却见他不管听到什么,表情都是深沉不变的,像是已经放空了大脑,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根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一样。

    然而处心积虑各种和妃嫔皇子们联合报复皇帝,乃至整个大启皇室的安王,怎么可能是真的这样呆呆木木反应迟滞的人呢?

    是的没错,报复。薛瑾安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安王联合那么多人做这么多事情,不像是在造反,更准确来说不像是单纯在造反,他是在挑起妃嫔和皇子之间的动乱。

    你要说他在其中谋求了什么好处吧,确实是有,但和付出显然不成正比,他联合到如今明明可以直接发动一场政变了,可是他什么都没有做,他的每一步都是在挑动对立与纷争。

    上书房刺杀,挑动五皇子六皇子反目,将一直置身事外的舒妃也拉下场。

    马场暴动,挑动德妃娴妃对立,促使楚文琬对萧姝下手,激起皇帝和太皇太后之间的矛盾,之后大抵就该是对着他下手了——只是他也没想到被视为下一个目标的薛瑾安直接杀了楚文琬,提前宣告了这一轮结束。

    宫宴再一次对三皇子下毒就更明显了,这是想要逼疯三皇子和娴妃,这两个本来就是宫里出了名的“暴虐”,尤其是三皇子,院子里伺候的人换得比衣服都快,三皇子武力值不容小觑,他要是“疯”了,必然是逮谁咬谁。

    不过,薛瑾安微微有些诧异,三皇子重伤了安王世子,这一点是安王世子的苦肉计,还是长公主提前设局的安排?

    如果是前者,那么安王确实是个狠人,自己唯一的儿子都能献祭,要知道三皇子那下手是实打实的力道,薛瑾安只是粗略扫过一眼,也能判断出来安王世子的伤势有多重。

    如果是后者的话,倒是更有意思的,长公主插手了,这无疑代表着她身后的敏皇贵妃也是知情者,而这种情况下,皇帝作为皇城之主,手握奉衣处这个探子组织,真的对一切都毫无所觉吗?

    假设他真的眼瞎耳聋到这程度,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太不得人心,后宫上下一心,在架空他这件事上达成高度统一,奉衣处上层也有间谍,刻意压下了部分重要信息,只等着时机成熟取他狗命。

    ——那么为什么原著中的皇帝活了那么久?甚至都把自己儿子熬死好几个了。

    让他经受众叛亲离妻离子散的痛苦也早就够了,而且皇帝也不会反思己过,他只会觉得后宫妃嫔都是一帮子毒妇,皇子们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他英明神武高处不胜寒,最后注定走向了孤家寡人这条路云云。

    安王到这时候都还不动手,薛瑾安无论怎么用逻辑演算都算不出答案,最后只能用小说经验来套。

    小说中这种情况就挺常见了,大多都是因为恋爱脑上头突然失了智。

    综上所述,这条线的最后结论就是,安王是个没救了的死恋爱脑。

    薛瑾安感觉自己有点被侮辱到,他拒绝接受这个答案,于是飞快揭过这一页,演算皇帝如果知道的话是一种怎样的结论。

    皇帝要是知道的话,那么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着儿子一个个去死呢?即便安王没有亲自动手,抓不到他的把柄,也分明可以借题发挥,动用皇权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安王按死。

    为什么没有那么做?排除皇帝爱上了安王这个恶心的可能性,先从皇帝的性格来分析,他或许在政治上表现得非常软弱,但这往往是在没有触及他切身利益的时候,像萧姝指着他鼻子骂,不就直接被他叫人拖下去乱棍打得只剩一口气。

    当一个人喜欢强调且伪装某一个特性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不具备这个特性。皇帝装深情,为孝静懿皇后罢选三年,封禁未央宫再不立皇后,为周玉婷破例无子封嫔,三年封妃……这些都是裹着蜜糖的毒。

    皇帝是冷漠无情的,他如果真的有爱谁,那么他爱的只有他自己。

    所以,皇帝不动安王,一定是安王身上有什么让皇帝忌惮的,不敢公之于众的东西。

    会是什么呢?

    ……或许他真的要去那座废弃的宫殿看一看。薛瑾安思索着,就听长公主询问安王道:“皇叔觉得如何?”

    安王养气功夫相当好,竟然到这时候都像是没脾气一样,附和了长公主的话。

    安王这个“受害者家属”虽然很大方的表示体谅,但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就这么轻轻揭过,下令将大皇子二皇子都软禁皇子所中不得出,今年二皇子入朝听政的事情也被押后了。

    事情到这里似乎就已经结束了,但实际上这才刚刚开始。薛瑾安在已经猜到大皇子二皇子都在这件事中动了手脚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动手,就是因为知道,这件事不会就此罢休。

    大皇子二皇子此番算是彻底撕破了脸,也再维持不下去表面的兄友弟恭,双方已经结下仇怨,那么对立下手的时候就会难以控制分寸,可以说是狗咬狗一嘴毛。

    更别提还有个遭逢大难的三皇子,定然也会虎视眈眈伺机下手。

    场中的聪明人已经察觉到几分风雨欲来的架势了。

    安王像是并不关心这些,一心只想着他重伤的儿子,朝着皇帝敷衍了一声,就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一场宫宴搅和成这样,大臣们自然也留不得,纷纷行礼告辞,只是在走得时候,眼神都不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