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武周]问鼎》 90-100(第10/27页)
村里人一起打猎做前哨的……我猜右手有缺,应该也不影响你做个斥候?”
李清月认真地审视着他,笃定地评价:“一个人品尚可的斥候,你看,听起来还不错。”
可这话说得轻巧,分量却一点不轻。
站在一旁的阿史那卓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公主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赵文振的面色急变,竟让人一时之间难以将其形容出来。
他此刻的心情却并不难被人给判断出来,只因在下一刻,他忽然在公主的面前跪了下来,在甲板上发出了一声咚响。
赵文振郑重其事地朝着公主叩了个头,也在这转瞬间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既已登船,不是迎接对他的审判,而是听从安定公主的话去见证她所做出的改变,原本就还能算是府兵的一员。
而现在,安定公主更是为他指出了另外一条戴罪立功的明路。
虽然他还不知道他到底能否做到公主的要求,但在这海风浩荡之中,他的回答也呼之欲出了。
“小人愿为公主驱策。”
“起来吧,事情是要做出来的不是靠说出来的。”李清月勾手示意他起身,“我也不用你为我做什么抛头颅洒热血之事,只是需要你先帮我做一件事。”
她另一只手以手指轻叩扶栏,思量了一番后说道:“现在我们人在海上,也没什么地方可以让你当斥候的,总不能是先给你一艘小船去前面开路喂鲛鱼。”
赵文振:“……”
却听李清月旋即笑道:“别那么紧张,我可能未必是个好上官,但也不是个恶人。我的意思是,你替我观察一番,船上曾经参与过百济或者高丽战事的人中,能将战场经验最简单易懂讲解出来的是哪些人,把他们带到我的面前来。”
她伸手往外指了指,“当然我说的,是这几十条船上的所有人,而不只是这一条船上的。”
这也算斥候工作的另类使用了。
而且,赵文振的身份,注定了他和有一些不那么亲近上位者的人更有共同话题。
她又补充了一句:“我给你三日的时间,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赵文振连忙答应了下来。
在将他打发走后,李清月这才慢条斯理地朝着船舱中走去。
现在测试航海罗盘和组建亲卫队伍的事情都已经被丢出去了,她也能先休息休息了。
就是不知道,她当真登上了出海船只的消息传到洛阳,会引发阿耶阿娘那头什么反应了。
李清月想到这里,干脆鸵鸟心态地把脑袋埋进了被子里。
唉,天大地大睡觉最大,这种伤脑筋的问题先不想了。反正在她回到洛阳之前,她都不会正面迎接疾风骤雨的。
对!就是这样!——
所以她当然也不会知道,在她的面前已多出了几个聊天对象,开始了师徒一起参加的补课之时,崔元综则带着那些在青州收获的“物证”和信件,在屯营禁军的陪同监护之下回到了洛阳。
相比于李清月那边的意气风发,站在洛阳宫的门前,崔元综只觉自己的脚步有千钧之重。
但在后头那些人的目光押送中,他也只能继续往前走去,迎接自己可能要马上被派遣到边境作战的结局。
偏偏在此之前,他还要将公主在青州的种种表现告知于陛下皇后。
一想到可能会因此遭到第二次迁怒,崔元综就觉得自己的前途渺茫。
说起来,明明在他刚来到洛阳的时候,这里的百姓还有个说法,说若是能够在那洛水河桥旁边的石碑上留名,因水陆法会乃是积攒功德之举,也必定能够获得好运。
可实际上呢?
负责主持水陆法会的那些和尚,在这两年间的考核中被刷掉了大半,被迫解除了身上原本享有的种种优待。
他、裴炎还有崔知温,连带着其他为此事出钱的,也并没有哪个享受到了一飞冲天的待遇。
这总不能说,是因为主持水陆法会的人本事不够,才造成了负面效果对吧?
崔元综收拢了掌心,让自己不要继续想这些无稽之谈,而是将目光转回到眼前。
应付过去陛下和皇后的问话,才是最关键的。
“你是说,你差点就能遇上公主了,却因为路上耽搁没追到人?”李治面带薄怒地朝着崔元综看去,觉得对方当真能称一句办事不力!
倒是他可能还觉得自己怪委屈的,连忙搬出了那些证明,倒豆子一般将青州刺史告知于他的种种都给说了出来。
尤其是那誓师动员之事,明明崔元综自己都不曾亲眼见过,却为了表现自己不能将人带回情有可原,而将其大加渲染吹嘘了一番。
该说不说,这位崔氏子弟的文采还是不差的。
以至于当李治一边望着那几块木板,一边接过了李清月写来的信件之时,脸上尚存几分没从话中回过神来的怔然。
他低声喃喃,“阿菟已这般厉害了?”
然而他这话刚开口,就听到了一声轻咳从身边传了过来。
他一抬眼,就对上了皇后有些埋怨,或者也可以说是警告的目光。
想归这么想,他也不能这么直接说出来啊!
李治连忙端正了目光,很有几分负罪感地将另一封信朝着皇后递了过去。
武媚娘既觉女儿行事种种令人骄傲,又不免在心中,为真已行到了海上的女儿捏了一把冷汗。
但这心中的百感交集,最终还是变成了落回到信纸之上的一眼。
结果就见其上第一句简单地写道:阿娘,那个盛有小金鱼的鱼袋可真是太万能啦!果然平时的实践累积,是成功的必要准备,古人诚不欺我。
武媚娘:“……”
这话里快活的语气,虽说是让人稍稍放心了些,却也何尝不是想捞起戒尺,把这不听话的小家伙再打一顿。
对了,那鱼袋是什么时候拿到的来着?
哦,四年之前,李治给的。
忽然之间,李治觉得自己又被瞪了一眼。
第95章
李治觉得自己也怪冤枉的。
他哪知道自己当年给阿菟的这份权力还能有各种神奇的用法, 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狐假虎威的一百种用法。
“阿菟这胆子大也不是我一个人纵容出来的……”
在崔元综被暂时遣退下去,让他收拾收拾准备启程西州后,这殿中便只剩下了帝后两人。
李治努力给自己辩白了一下。
但他这么一回忆又觉得, 可能自己是要担负起主要责任。
比如说阿菟最开始领到那鱼符,就是他给准许的。
再比如说阿菟当年能跑到蜀中去,也得怪他没能将人看好。
再再比如说, 刘仁轨被派遣前往河南道募兵之后,他确实没有考虑过阿菟偷跑的可能, 不仅没费心考虑给阿菟换个老师,反而同意了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