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武周]问鼎》 90-100(第17/27页)

见的情况,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昔日曾为百济王城的泗沘城,也可叫做扶苏山城,顾名思义,百济王宫是修建在扶苏山上的。

    山中何止有王宫,还有与王室相关的寺庙等建筑,依靠着山形山势以及山下的半月城组成防守的一道道界限。

    和中原的皇宫,哪怕是和那位处岐山之中的万年宫相比,这里的王宫都要显得寒酸得多,但想想这怎么也得算是异国风情,李清月本打算在抵达此地,将行李都给安顿妥当后,就在周边逛上一逛。

    可还没等她出门,就见刘仁愿匆匆赶来,在脸上还残存着几分焦躁之色。

    李清月当即让人将他给拦了下来,“发生了何事如此惊慌,百济叛军打来了?”

    刘仁愿见拦住他的乃是那位意外到来的安定公主,也并没有要敷衍于她的意思,朝着她拱手作礼后回道:“若是那百济叛军来了,我还正好用公主和您老师带来的万余府兵,和他们在泗沘城下较量一番,免得他们总干些藏头露尾之事。”

    李清月问:“那是怎么了?”

    见刘仁轨已闻声自后头落脚的院落中走出,不必让他将事情交代两次,刘仁愿当即答道:“是新罗那边出事了。”

    刘仁愿随后说道,这个出事倒不是说他们提前遭到了倭国那头的进攻,而是——

    新罗的国王金春秋突然死了!①

    新罗如今算是他们的盟军,其国王死了,自然得算是大事。

    “就是在今年六月里过世的,消息稍微延后了一点传递到这头。”刘仁愿补充道。

    他是嵎夷道行军子总管,也就是嵎夷道行军总管的副手,而这位嵎夷道行军总管,不是别人,正是新罗的皇储金法敏。

    老新罗王一死……

    “他不得不尽快主持起朝中局势,完成继位之后的种种人事调度。所以……”

    “所以就像当年太宗皇帝病故后,征讨高丽的行动被迫搁置一样,新罗那边打算放弃与大唐作为盟军,一起北上征讨高丽?”李清月眉峰微动,狐疑问道。

    突然听到这样的一句,刘仁愿越发可以确信,在他刚接到人的时候所感觉出的情况并没有错!

    这位安定公主非但不是一个贸然前来此地“增长见识”的幼稚孩童,还是一位足够有眼界和判断力的人才。

    起码,该当将她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

    “他们有这个意思,就连原本驻扎在泗沘城中的新罗王室子弟和兵将都要一并撤离此地。”刘仁愿显然也对此多有不快,在语气中不难听出端倪,“当然,他们传递过来的消息里,没将话说得那样难听。”

    在那位过世的新罗王金春秋前面执政的国王,乃是新罗女王真德,就是她一手促成了新罗和唐朝之间的联盟,甚至让行将继位的金法敏在唐朝领到了正三品太府卿的官职。

    所以金法敏绝不可能违背先王的诏令,也绝不可能在唐军就驻扎在百济境内的情况下贸然断绝联盟。

    何况,他在这个联盟之中得到的好处也还不够。

    “他来信之中是这样说的,说自己只是希望暂时撤回一部分他留在百济境内的亲卫,也希望大唐能多给他一段时间稳定国内的局势。但要我看,他可不完全是因为要稳定什么局势!”

    刘仁愿这人有点匈奴血统,在接待李唐这边来人的时候还算态度温和,可对外之时就毫不掩饰自己的直率脾气了。

    “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他们的想法。还不是因为熊津都督府长官被册封给了百济皇子,让那个金法敏觉得他们拿到的好处还不足够,想用消极怠工来换取我大唐对他们的优待。”

    刘仁愿在心中暗啐了一口,真亏他们有这等好胃口。

    偏偏现在正好遇上了老新罗王病故,金法敏以孝道和国内政局为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就算大唐明知道他在此举之中玩了点小心思,也没法立刻对他做出谴责。

    他收敛起来了几分怒气,转头问道:“安定公主和刘长史觉得该当如何办?”

    刘仁轨先开了口。

    他在抵达了百济后,因已顺利通过了征兵的考验,便算是接任了熊津都督府长史的位置,刘仁愿对他的这个称呼并没有错。

    现在他思量了一番此前和学生一起分析的三方优先级,也正是履行他这个职务的时候。

    他老练地吩咐道:“一面将此事汇报给朝廷,告知于陛下。另一面……将此事北上送去给苏将军,让早已在北线的另一位新罗皇子回国施压,无论如何,必须确保高丽之战能够顺利推进。”

    或许在这样的情况下,金法敏还是会有消极备战的情况发生,但他刘仁轨既已坐上了这个熊津都督府长史的位置,就自有自己的一套与其相处办法!

    现在的这一出手段还算温和,之后要如何就不好说了。

    刘仁愿应道:“好。我即刻让人去办。”

    李清月却忽然在此时插话道:“我倒是觉得,我们还有一件事情可做。新罗王过世,新罗从百济撤兵,看起来是个麻烦,但也说不定,会是我们的机会呢。”

    见刘仁轨和刘仁愿都朝着她看了过来,李清月定了定神,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这道新罗王过世后引发变故的消息,几乎是在前后脚的时间就传递到了另外一群人的耳中。

    同时传来的还有另外一条消息。

    黑齿常之朝着面前的哨探看去,目光中闪过了一缕深思。

    他名字叫黑齿常之,却并不代表他的牙齿是黑色的。

    他唯独看起来迥异于常人的地方,只是他的身量极高,足足七尺有余。按照唐代的尺寸估量,他的身高过了两米。再加上他本就处在三十多岁的当打之年,便显英武非凡。

    他朝着哨探招呼道:“你跟我来,我等一并去见佐平。”

    佐平乃是百济境内的一品官职,由百济王扶余义慈的从弟扶余福信担任,又因此人早年间传闻有鬼神感和之义,将姓氏改为鬼室,也可称之为鬼室福信。

    这位致力于百济复国大业的扶余皇室子弟,有着一张稍显阴鸷深沉的面容,但在听到黑齿常之汇报的第一条消息,也便是那新罗王的死讯之时,还是忽然站了起来,在脸上闪过了一抹喜色。

    “好!死得好!”

    倭国的女大君过世,让他们立刻得到倭国支持复国的梦想暂时化为了泡影,只能眼看着数次对百济发起进攻、堪称宿敌的新罗,在他们的领土之上耀武扬威。

    那么金春秋之死,当然是个对他们来说的好消息。

    尤其是这个撤军的举动,要么就是他们和唐军之间产生了嫌隙,要么就是新罗国中还存在内乱的影响。

    反正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鬼室福信的机会!

    “可是另一条消息就有点奇怪了。”黑齿常之继续汇报道:“哨探获知,大唐抵达百济的援军和那位刘将军会合后,并没有继续驻扎在泗沘城中,而是在新罗退军后北上熊津城。”

    熊津都督府的核心听起来好像应该是熊津,但其实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