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武周]问鼎》 140-150(第10/25页)

这人什么毛病啊?还在这里磨磨蹭蹭的。

    听到这样的一番催促,谢寿不敢再多耽搁,以免让人发觉他在行动之中的异样,连忙快速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然后往后传去。

    在将纸张传递到下一个人手中的那一刻,他这有如擂鼓的心跳才稍有平复,仿佛经历了什么人生的艰难抉择。

    “不就是致拜两个字,也需要你写那么久,你真是……”

    后头那人的嘀咕声再度传入了谢寿的耳中,让他下意识地将头垂得低了一点。

    是的,没错。

    在从不记名到记名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投票结果从“不致拜”改成了“致拜”。

    他心中暗忖,也不知道,他这样的墙头草摇摆会不会被人发现。

    可想来,反正原本就是认同致拜的人占据上风,有了这一点变更,应该也没什么关系。

    在场的可是有千人之多呢,总会有人做出摇摆的。

    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但想归如此想,他还是将目光死死地盯住了站在前方的皇后和许敬宗,眼看着一张张用于登记结果的纸张在完成了传递后,陆续回到他们的手中,然后被移交到了陇西王李博乂的手中。

    皇后坦然地朝着灵会法师说道:“既然法师对此统计存有疑问,如今我已给你一次公开的票选,也给法师一个更公平的机会,请你派人来将此结果和陇西王一起统计完毕吧。”

    “还是说,法师也想让弟子将此前的那出票选也重新统计?”

    武媚娘伸手指了指那装满了投票的箱子,又像是意有所指一般扫过了道琛。

    “那就不必了!多谢皇后殿下的美意。”灵会毫不犹豫地答道。

    他并未看错,当皇后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道琛的脸上闪过了一瞬遭人怀疑的薄怒。

    他也当然不能怀疑道琛。

    若非此人,他们可能都没有进来围观的机会。

    也没有参与到上一个环节唱票中的机会。

    若是如此的话,或许在当时就会有一个异常悬殊的对比,让他失去质问的资格。

    而就算他真有一瞬的疑问,觉得道琛在之前表现得过于热心,在方今这个皇权势大的情况下,他也绝不适合与“战友”闹崩,反而让外人看了笑话!

    那还不如顺着皇后的意思,只将这公开投票的结果重新查阅清楚。

    可当他将一张张纸上的票决信息,在李博乂的指导下登记在那三个选项下头的时候,他的脸色已经一点点惨白了下去。

    他抬头朝着这些与会的官员看去,试图从他们的脸上看出被人胁迫而篡改决定的身不由己,却好像只看到了一张张端正的面容。

    这些脸交错重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压力,甚至让他握着纸张的手也颤抖了起来。

    “灵会法师,是不是该当宣读结果了?”皇后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这第二次的票选和随之而来的统计,又已消耗了不短的时间。

    但这位端正站定于台前主持大局的皇后,好像依然是一派平静到胜券在握的样子,根本没有因为他们这些僧侣的参会、打扰而折损风仪,也根本没有显示出任何一点疲累的征兆。

    “是……该当宣读结果了。”灵会强行让自己振作起来精神。

    但看着他面前这些经由他自己统计出的数字,他却只觉自己的喉头一阵哽咽,难以说出话来。

    奈何结果就摆在面前,他终究还是要说的,更不能让佛教的脸面在他这里丢个彻底,仿佛他们尽是些不愿意承认事实之人。

    “两可,3人。”这与之前的不记名情况是相同的。

    武媚娘在心中想道,等之后她就去看看,到底是哪三个白痴居然在这种时候投个“两可”的选项。

    在这等朝政大事上没有一个自己的立场判断,比起迫于上官压力而转投的那些人,显然还要无用得多!

    不过这种两可的投票结果,并不影响到最后的结论。

    灵会已接着宣读了下去,“致拜,681人,不致拜,375人。”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了。

    这一次,支持僧侣致拜君主之人,要比支持僧侣遵循原本规章的人,要多出了三百多人。

    在记名投票的情况下,这个两方的差距甚至还被放大了!

    灵会怔怔地看着这张纸在他的手中被抽了出去。

    接过这张结果的皇后明明并没有多余的表情,只像是要再度审视一番这场集议的结果,却像是有一句无声的话,在这个动作中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之前的不记名投票,已经给他们这些与会僧人留够了脸面,他们又为何非要自取其辱呢?

    这还只是在这场集议之中。

    当上层官员之中的大多数对于天子诏令都愿意奉行,支持于拥戴皇权、让僧人减少特权的时候,一旦诏令下达的范围更广,这个正反双方之间的人数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因为越是下层之人,也就越能体会到僧侣免税所带来的巨大便利。

    在寄希望于佛教轮回救赎的同时,他们也未尝不想将他们的特权给剥除。

    当年的玄奘法师尚且要向皇权屈服,为传教争取到天子的支持,今时——其实也是如此。

    “太常伯,”灵会犹在发愣之中,皇后倒是已先向李博乂开口发问,“现在可以宣读结果了吗?”

    这一次,以灵会法师为代表的僧人,是没法做出什么阻拦了。

    李博乂连忙起身答道:“自然可以。”

    在灵会法师有些绝望的注视中,武媚娘将那张纸重新递交到了李博乂的手中。

    这位平日里玩世不恭,甚至不太过问世事的老亲王,知道在这等场合下他是该当端正起来做派的,在转向下方之时,便还自有一番体面威严,朗声念道:

    “今日集会到场官员合计一千零六十一人,二人不参票决,一千零五十九人中,支持沙门参拜君王者,凡六百八十一人,二者均可者三人,已占多数。”

    “有司详议票决所得,君亲之义,爱敬之道,当为我大唐奉行典范,沙门等当行礼敬君亲之举。”

    “司礼将于不日内将此结果上奏天子,以待圣谕。”

    “……”

    灵会费力地平复着心情,才让自己的面色维系住了平和,一步一步地走回到了僧侣旁听的席位上,被弟子搀扶了一把,这才坐稳了下来。

    他本以为,自己上台去是要做出一件力挽狂澜之事,却实则是丢了脸也没能挽回局面。

    沙门拜君!

    这就是这出集议的结果。

    哪怕皇后殿下又在随后多问了一句,是否还有人持有反对意见,也再无人予以多言。

    中台左丞崔余庆倒是隐约察觉到了,这后面的票决方法其实是有些不妥的。

    毕竟在这样的投票方式和座位安排下,总有些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