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拿了亡国暴君剧本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咸鱼拿了亡国暴君剧本后》 30-40(第8/21页)

就开闸放水,一座行宫的分量如何比得上百姓的安危。”

    说话的同时,孟哲望着外面肆虐的风雨,他的眼眶有些湿润。

    “开闸放水!”孟哲又对衙役说了一遍。

    衙役猛然惊醒,不再顾及黔义县令的阻拦,转身向外冲去,一边跑,一边大喊:“开闸放水……开闸放水……”

    “陛下有令,开闸放水!”

    水闸全部被打开,洪水带着毁天灭地的威能奔涌而来,眨眼间便吞没了人工开凿出来的河渠,一路向着人工湖泻流而去……

    孟哲和黔义县众人,关注着水势的变化,洪水来势凶猛,虽然有了泄洪渠道,但仍有一部分顺着河道冲向了下游……

    见此情况,孟哲不禁握紧了拳头。

    工期太紧了,负责水利的工匠为了能按期完成,降低了堤坝的规格,如果当初能再多一些时间,说不定可以修筑起更牢固的堤坝,便能拦住今日的洪水。

    孟哲全程看着堤坝修筑起来,此刻他为天灾的无情感到痛心,也为自己的无力改变而深感懊恼。

    另一边,避暑行宫内,驻留了一些工匠。

    这些工匠的主要职责是检查行宫各处细节,进行最后的收尾。

    然而因为近日来的连续大雨,工匠的工作暂时搁置了。

    几名工匠聚在一起,在宫殿内躲雨,天气如此反常,让人不禁有些忧虑。

    一名工匠望着外面的雨幕,开口叹道:“这雨也不知什么时候会停……”

    “这么下上一年半载,人工湖都能被填满了。”

    “你们说,陛下挖了这么大一个湖,却只建了三处殿阁,是为了什么?”

    “陛下的心思岂是咱们能猜的。”

    “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一人突然开口问道。

    “除了雨声,还能有什么动静?”

    “不是,你们听啊!”先前说话的人让众人仔细听。

    众人都侧着耳朵细听,嘈杂的雨声中,隐隐约约夹杂着一些轰鸣声……

    “水……水来了!!”突然有人惊呼了一声,指着外面让众人看。

    众人不约而同向外望去,就见连通人工湖的河渠内大量河水奔涌而来……

    “老天爷,这是上游开闸了吗!”

    “水量怎么这么大?”

    “这湖能装得下吗?”

    河水汹涌源源不断地注入人工湖,人工湖的水位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工匠们都双眼发直,其中一人嘟囔道:“这水不会淹到咱们这里吧?”

    几人在宫殿内躲雨,而宫殿就建在人工湖的边上,如果湖满了,水溢出来,他们所在的宫殿就要被水淹了。

    “行宫要是被淹了,陛下不会追究咱们的责任吧?”有人提出了更现实的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一名工匠突然跪下,祈祷道:“老天爷保佑,千万不要让河水淹了行宫!”

    其他工匠见此,也跟着一起祈祷。

    “老天保佑,让水快些停了吧!”

    “老天爷保佑,千万不要让水溢出来!”

    “老天爷保佑,陛下保佑!”

    众人面向人工湖,对着上天不停祈祷着……

    另一边,浔水河下游,部分洪水顺着河道冲了下来。

    洪水肆意地奔腾翻涌,很快便吞没了地势最低的一片农田。

    此时此刻,滚滚的洪水好似化身成了一只饕餮巨兽,吞了一片田地仍不知足,还在不停地向前扩张蔓延……

    在天灾面前,人类突然变得十分渺小,除了惊慌无措,好似也只剩下向苍天祷告。

    京郊的村落里,农人与行宫里的工匠一样,也在向上天祈祷着。

    “上天保佑,让大水停下吧!”

    “求苍天保佑,不要让大水淹过来!”

    无数人,在同一时间向上天发出了相同的祈愿,而上天不知是不是有所感应,雨势突然减小了一些,奔腾的洪水似乎也没有那么湍急了。

    追溯源头便能发现,在浔水河上游,洪水被分散成了两股,一股沿着河道直冲下游,而另一股则被人工河渠引向了行宫。

    兵分势弱,被分散成两股的洪水,威能自然大不如前,在天灾面前,顽强的人类,好似并不是全无还手之力。

    奔腾的洪水巨兽好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制住了,漫过田地之后,水势越来越缓,最后在村落外,不甘地停下了脚步……

    另一边的行宫,因河水涌入而不停上涨的湖水也停止了蔓延,水位堪堪停在了主殿的台阶前……

    天上,雨云裂开了一道缝隙,有光照了下来。

    在天灾中劫后余生的人们,沐浴在晴光中,不由得喜极而泣。

    ……

    这次暴发的洪水百年难遇,并且就发生在京郊地带,朝廷对此事十分重视。

    值得庆幸的是,有人工湖帮忙泄洪,这次的洪水,没有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只有京郊的农田因地势过低,被决堤的洪水淹没了大部分。

    这和原剧情中,村落被洪水冲垮,数万百姓在洪水中水深火热相比,已经好了太多。

    田地被淹,可以从他处寻求救济,只要人还在,希望就在。

    朝会上,江存度与百官商议赈灾之事。

    淮国公第一个站了出来:“臣家中有几个庄子,臣愿将庄子所产之粮,尽数捐给庄稼被淹毁的百姓。”

    江存度的视线停留在淮国公身上,如果从论迹不论心的角度来看,淮国公的行为,倒也有值得推崇的地方。

    “准奏。”江存度准了淮国公的奏请。

    淮国公是否能得到虚名,江存度并不在意,只要百姓能得到切实的好处,他没有理由不同意。

    江存度的原则是能摸鱼,就绝不增加自己的工作负担,淮国公是镇安王的对手,只要对方安分,不把手伸到他面前碍眼,他也乐得清闲。

    “臣愿捐出今年的俸禄救济受灾的百姓。”梁太傅紧跟着出列说道。

    有两位重臣带头,朝中陆陆续续有官员站出来,或多或少都捐助了一些。

    百官捐赠,朝廷也要拨粮赈灾。

    江存度让户部统计被洪水淹没的农田,确保收成受损的百姓能得到足够的救济。除此之外,江存度还下令免去受灾地区的三年赋税。

    赈灾的事情,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下去,让江存度没想到的是,之前从来没有露过面的晔王,居然也在这时候让下属送来了一千金。

    晔王,便是曾经最有机会继承大统,却因双腿残疾最终错失皇位的先太子江承奕。

    江存度自觉与先太子没有什么恩怨,所以他十分坦然地收下了对方的捐赠,并且直接让人把钱送去了负责赈灾事宜的户部。

    第36章

    洪水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