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美人师尊的千层套路: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病美人师尊的千层套路》 40-60(第25/28页)

她若有感悟地侧头,便与拎着几袋米的徒弟一下子对上。

    云舒尘又回眸对妙瞬讲了几句,那女人便施了一礼告退,进了朱红的楼。

    在这个间隙,卿舟雪正往纳戒中放了两袋米。

    “师尊,一起回去么?”

    云舒尘说,“难得下山来瞧一瞧,你先回去。我再走走。”

    卿舟雪将东西收拾好,几步跟上她的影子,“这并不紧急,早归晚归都不碍事的。我陪师尊一起走罢。”

    云舒尘并未出声,老实说,她现下确实不是很想理她——眼光那么差劲的小徒弟,现在瞧来不甚可爱。

    由于前段日子云舒尘经常牵她,卿舟雪并不觉有它,自然而然地握住了云舒尘的手。

    云舒尘感受着掌心的温凉柔软,心中不自觉明亮些许,只是面上还是淡淡。

    卿舟雪总觉得这几日师尊的心情不太好。这么多年,她发觉并非每个人都像自己这般直言直语,尤其是师尊这样的,有何事总是放在心间思虑,不轻易摆上台面。

    简而言之,她的情绪需要人猜。

    不过作为她朝夕相处的弟子,卿舟雪对于其中的门道甚有心得。师尊笑时不一定是在高兴,比较客气的是礼貌,笑意不达眼底的时候是嘲讽,只有她眼睛也微弯时,才算心情明媚。

    倘若师尊无甚表情,大多是累了的不满,或觉无聊,倘若耳根微微泛红,那便前两者皆非——而是害羞。

    不过害羞的时候鲜少,两次都是出现在看她沐浴和与她沐浴之时。

    这一本名为云舒尘的经书,卿舟雪念得十分仔细。

    卿舟雪并非算能体察人言人情之辈,至少这一点上远不如林师姐伶俐,甚至对外界变化的感知略有迟钝。

    她是与云舒尘相识得久了,目光又成日成日栓在她身上,才能于平淡中见惊奇。

    师尊不悦时,最好与她谈点什么。卿舟雪想了想,“我们去哪儿?”

    云舒尘又怎知去哪儿,她本是来找妙瞬有事,而后随便散步,并无目的。师徒两人走着走着,就到了太初境的边界。

    人间战争起,估计又在改朝换代。前几日掌门已经下令,结界合拢,境内外人不得相互沟通。

    但是卿舟雪却听到那边传来一声声异响,她仔细看过去,却瞧见了骇人的一幕。一堆堆乌压压的百姓,面黄肌瘦,托儿带口,凡有气力尚在身上的,就努力朝结界撞去,一道灵光闪过,又如谷粒一样被弹回地面。

    他们爬起来,像是扑火的飞蛾,执拗地朝结界撞,一声一声,像是叩门。

    叩一座不会开的门。

    卿舟雪看着他们。

    与在太初境之中收容的难民相比,他们浑身瘦得更是可怖,像是鬼魂只留了最后一口气,眼中没有光亮,只剩一片麻木的绝望。

    最内层的结界没有云雾干扰,一切都是敞亮的。然而在磊然天光之下,只一线之隔,一边是以头撞界的流民,一边是太初境中安逸不知愁苦的百姓。

    再向外看去,满地的残肢断臂,烽烟尽处,触目惊心。一方是人间炼狱,一方是世外桃源,也就仅仅隔了这么几步远,愈发让人感到荒谬。

    正当此时,眼睛覆上一只温热的手,挡去一片纷杂景象,卿舟雪再看不见眼前之景。

    “别看了。”

    那双清湛又秀美的眼,倒映出鹤衣峰上纯净的风雪便足矣,无需再看这些炼狱景象,这是她……

    她莫名而生的一分私心。

    云舒尘伸手遮住她的眼睛,附在她耳边柔声说,“自古朝代更迭,狼烟四起,总是苦了百姓。太初境算是唯一会冒着天谴,收容难民的仙家,只不过地盘物资终是有限,救得了六七千人,已是极限。若再源源不断地收进来,人口一多总要吃饭,那境中百姓的口粮又何处去寻?恐怕会变成第二个炼狱。”

    她抬起手,凝成一片云雾,拢实了结界,“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既然已经摸准这一‘缴’,力所能及便是极好。”

    卿舟雪轻叹一口气,“师尊,无须担心,我并无什么感悟。也正是因着没什么感悟,前几日百思不得其解,故来问你。”

    “前几日?”

    “爱人。”

    云舒尘一时愣住,原来她讲的是对众人之爱,竟被自己想七想八,思绪扯得离题万里。

    她在心底叹了口气,揉着眉心,一时轻松,又顿感疲惫,相当矛盾。

    “嗯……回去再与你说。”

    卿舟雪的眼睫一颤,终于又垂下来,“师尊,我兴许与常人不一样的。”

    云舒尘唇角微弯,“不一样又如何?天底下没有一样的人。卿儿怎样都很好。”

    卿舟雪的话还未说完,她看着云舒尘,不禁生了一点疑惑。不过那句“卿儿怎样都很好”如定海神针一般,一下子钻进她心中,立得稳稳当当。

    她甚至不知道云舒尘是不是当真猜出了她的未尽之言。

    但似乎师尊觉得好,那便是好的。

    这一下子,她居然觉得整个人都好起来了。

    夏日一过,临到秋季时,第二年所学的功课,陆陆续续都开始了考察。

    演武场上聚集的几个人影悉数回了自家峰脉,咬牙啃书。倒不是因着这考察过了能有多添彩,若是不过——于师门而言,的确是很不见光的事情。

    掌门素知小弟子们会在非自己专攻的方面摸鱼放海,每次笔试都将名次排了又排,以墨笔朱纸贴在山门前边,凡是进门抬头的,皆一目了然。

    不少人腹诽,又不是科举选状元!

    不过当状元的确威风,最上头的一个名字是用金粉写的,流光溢彩。

    上一次,上上一次,上上上一次,这般璀璨夺目的,都是“卿舟雪”三个字。

    他们每次进门前都要被卿师姐的大名闪瞎眼睛,站定瞻仰一二;也有人随意瞥几眼,就漫不经心地走进去;更有甚者,有些名字得自下向上找的,压根不愿去看这等晦气东西,低着头匆匆走过。

    这正是一道奇景。同一山门,不同的人似乎都走出了不同的气质。

    云舒尘走过山门时也会抬头看一眼。那鎏金色的几个字写得着实气派,对于师门来说十分长脸。

    每到此刻,她总是想起她挑灯夜读的专注模样,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意外。

    临到近几次笔试前,深夜时分,卿舟雪又忘了时辰,将自己埋入书堆里。

    云舒尘走近一看,她自己何时困着了也不觉得,居然就此趴在桌上梦会周公。卿舟雪侧脸压在书页之上,手上凌乱沾着点儿墨汁,还浅浅地洒着半捧月光。

    云舒尘瞥向那书中字迹,果不其然,她还是在研究文赋怎么写,兴许是对于此行实在没有什么天赋,记了多年随笔,写来写去还是像流水账。

    把越长歌揪来让她教一教如何?

    这个念头一起,很快又被打消。算了,她半点不希望徒儿以后写篇文章全是“拥雪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