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被休,但成为女帝》 180-200(第11/30页)

儿子的功勋早就足以让她获得诰命,可这一次,她即将凭借自己的本领获得官职。

    她将不再仅仅是朱门韩氏,而是女军的司马,是无数有志于沙场报国的杰出女子的□□。

    她握紧拳头,郑重说道:“韩小女,我?的名字是韩小女。”

    这是一个无比简单的名字。

    韩小女的出身虽不算很低,可却也长久地没有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作为父母最小的孩子,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她就只?有诸如“小妹”之内的称呼,直到成婚之后,要在官府造册登记,这才有了一个敷衍的名字——韩小女。

    可事实上,并没有人会这样称呼她。

    他们叫她韩氏,或是朱韩氏,仿佛她生来就是为了作韩家的女儿、作朱家的媳妇,从来都不配像男人那般、拥有自己的名字。

    可这一次,她即将以自己的姓名获得官爵。

    当?郗归微笑着点头,在绢帛上写下“韩小女”这三个字时,韩小女真切地感受到了郗归对于女军、以及女军对于江左的意义?。

    原来,迟眉挂在嘴边的那句“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并非简单的口号。

    她们身体力行地,将像她这样的人拉出了陈旧的泥沼,在她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第188章 府学

    当郗归被拜为司空的诏令与其开衙建府的消息一道传开后, 江左上下无不为此轰动。

    诸多讨论?之中,又以徐州府学最为激烈。

    这几年?来,朱肖早已凭借着聪颖的天资与刻苦的努力,成功升入了徐州府学。

    他?一直不折不扣地遵照朱杭触柱之前的嘱咐, 立志要成为郗归可靠又忠贞的臣子。

    徐州府学不仅教导知识, 更要对学子们施加政治上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在?这里?接受教育的人, 都会日?渐成为郗归的忠诚信徒。

    朱肖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对郗归感到钦佩,可当这封诏令传来之时, 他?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此时是太昌七年?的初春, 距离郗归与琅琊王氏和离, 才过去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可就在?这样?短的时间之内,她竟已从一个内宅妇人,变成了江左的司空。

    对此, 朱肖实在?不能不大吃一惊。

    震动之余, 他?怀疑地叩问自己:“给我五年?时间, 我又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呢?”

    顾信发觉了朱肖的出神,但却并未说什么, 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感慨地看着学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

    直到朱肖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夫子, 女郎她——为什么会这样?厉害?我简直不能想象——”

    他?语无伦次地说道:“江左立国以来,才出过几位三公??更何?况是一个女子?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

    朱肖摇着头说道:“吴兴世族败在?她的手里?,实在?是不冤。”

    顾信始终微笑着看向他?,直到此时,才慨叹着说道:“岂止吴兴?吴地三郡, 江左数州, 北秦符氏,还?有北方那一个个嚣张的胡族, 上游张牙舞爪的桓氏,迟早都会对着女郎俯首认输。”

    当日?三吴彻底稳定下来之后,顾信第一次在?郗岑死后,踏上了京口的土地。

    从前的京口,虽然有着辉煌的过去、勇武的民众,可却终究贫苦。

    即便有高平郗氏的资助在?,可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依旧无法过上丰饶的生?活,依旧会因一场天?灾而失去一切,苦苦度日?。

    更为重要的是,那时郗声虽然宽和待民,可却没有领兵的意向,郗岑也将心血都寄托在?荆州,并无动用北府旧部?后人这张底牌的意思。

    以至于京口民众虽比三吴百姓过得稍好些,但却没有什么拼搏晋升的希望,也就没有如今这般欣欣向荣的面貌。

    是的,欣欣向荣。

    对此,自吴郡而来的顾信感到无比震惊。

    自从接到郗归的来信后,他?一直在?帮助吴郡的自耕农和佃户。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可直到那一日?,才知道差距仍然很大。

    郗归让京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不仅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

    那是颓靡的世家子弟与绝望的底层百姓,难以轻易拥有的一种精神。

    三吴新获得田地的百姓也有这样?的希望,可却远远不如京口民众从容。

    顾信觉得他?们已然习惯了这般欣欣向荣的生?活,并且坚信自己值得拥有如此美好的一切。

    他?们从容地生?活,深知自己就是这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他?们心甘情愿去为这生?活而战,即便才刚因三吴的动乱而失去亲人,也并没有被绝望打倒。

    顾信就这样?在?京口走了整整一日?,他?在?郗归派来的护卫的带领下,经过街巷,进入校场,到达军里?,时时刻刻地观察着,敞开心扉来接受震撼。

    那时候他?便发现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这里?,积极成为了一种常态,就连死亡都不能让人丧失希望。

    他?想,若是三吴也能像京口这般,不,若是整个江左都能像京口这般,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生?活在?那样?一个世界里?的人,会是多么地幸福;而那般的一个王朝,又会是多么的强大有力呀!

    第二日?,郗归接见了顾信。

    这是一场真正的久别重逢,其?中不仅有着物是人非的伤感,更有旧貌换新颜的慨叹。

    当二人谈起未来对于顾信的安排时,郗归问他?:“我们所期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又要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这叩问令顾信再次审视地看向自己的内心。

    他?自小便厌恶世族的贪婪,想要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政治,可何?谓清明呢?

    他?所畅想的清明,会与这位异军突起的女郎所设想的一致吗?

    短暂的踌躇之后,顾信坚定地答道:“信昨日?抵徐,观京口上下,知女郎所谓令行禁止,诚不诬也。”

    “先贤有言:‘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1”

    “严刑峻法,赏罚分明,乃是一郡、一州乃至一国立身的根本。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令行禁止。”

    “某以为,最?好的世道,便是任数不任人。人人皆以法度作为行事准则,任何?人的私心、利益与智慧,都不能凌驾于法度之上。如此,则令行禁止,不待刑赏而民从事矣。”

    对于这样?的答案,郗归并不意外。

    顾信信奉法家,奉《韩非》为圭臬,向来渴望一个法度明晰、刑赏分明的世界。

    可这样?一个世界,在?江左,却是不易实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