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玩家今天登基了吗[基建]》 90-100(第22/26页)
学徒,一脸天塌的表情。
其他学徒见此顿时安静下来,不敢再说话。
可已经足够了,随着他们的话,学徒们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不同之处,他们惊疑不定望着周银环,周银环同样面露讶异,她虽然之前就隐隐觉得自己所制之物有所不同,却没学徒所说的那么鲜明,不由举起双手,望着上面的掌纹。
黎默言祝贺,“熟能生巧,恭喜。”
周银环那种不真实感褪去,喜悦席卷全身,她以前倒是挺羡慕她女儿胡月儿有本事能改变镇子,让镇子变得越来越好,没想到自己没有月儿那样杀妖兽如切菜的恐怖武力,却也能凭借自己的手艺,给镇子带来更好的变化。
周银环不由握紧拳头,“多谢大人。”
以后周银环缝制的衣物,都会先检查一遍有什么特殊能力,然后进行出售。
黎默言摸索出对方名字上那个图案用法,准备等有空看看其他匠人的面板,之前*周银环可没天赋,这是后来出现的,说不好是制作多了自己冒出来的,还是太清乐坊带来的。
还是都看看,免得漏掉人才。
既然知道胶皮衣渗水的原因,那解决起来也很方便,只要改变缝制办法,将需要缝制的部分捏住从内部缝制,这样针孔就藏在衣服内部,不会有水再渗入胶皮衣,弄湿里面的干燥衣服。
果然,这次测试的时候,衣服始终干干燥燥,后面又尝试了好多次,同样没有将衣服弄湿,胶皮衣就能开始量产。
很快镇子上的大家,就注意到那个卖伞的姑娘又多出一种胶皮衣,这种直接穿在身上的皮衣,要比伞用着更方便,防雨能力也更强,虽说现在没再下雨,冬日雨水也少,可胶皮衣依旧十分受欢迎。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那种可以戴的头伞也有改变,体积变得更小,只够护住脸不被打湿,可这样配合胶皮衣正好,所以连带会买上一把。
胶皮防水性实在太好,还能做成水靴使用,对于在农田忙活的镇民而言,可有大用处。
冬日里可不像夏日能光脚,鞋被弄湿,脚泡在冷水里,整个人就如冻在冰窟,又像是有刀刃不断刮过,那种煎熬痛苦,实在不是人能受的,他们都已经做好硬抗的准备,没想到黎大人做出胶皮靴。
别看这个靴子很普通,就是一层软软的胶皮,自己立都立不住,穿上之后就能彻底挡住刺骨的冷水,再不用受那刀刮之苦,东西虽然没多大,带来的效果却是翻天覆地。
他们都打心底里,为给他们带来这样好物的黎大人感恩戴德。
胶皮除去做雨衣和雨靴之外,还能做个围兜,给肉铺食堂的人用,他们处理骨头剁肉经常血肉飞溅,弄在衣服上十分难清理,有胶皮围兜后,那清洗围兜就行,胶皮防污能力特别强,无论是油还是血,都无法渗入胶皮,只要搓两下就能洗干净,给他们剩去不少麻烦。
黎默言见此灵光一动,用这些胶皮做出十套防护服,还能做出手套,有效挡住患者的**,阻止传染病传播,可惜胶皮不透气,不好做口罩。
盛水烟对防护服可谓是爱不释手,放在身前比划来比划去,一个劲对旁边的学徒说,‘赶上好时候了’,‘你真是赶上好时候’,她早年当学徒的时候,可没有这样好的保护之物。
学徒虽然听着懵懂,却也知道一件防护服的重要性,以前师父和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尤其不能碰病患的血,学徒虽然照做,可在实际治疗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很难完全保护自己。
现在好了,她穿上大人给的防护服,再戴上胶皮手套,就只剩下脸留在外面,相比起以前露出的皮肤少了太多,满满的安心感围绕住她,治起病来也更放得开手脚。
黎默言原只是想做个雨衣,为之后下雨做准备,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多意外之喜,越琢磨越觉得这沼泽触手是个好东西,之前取万山土时,认为西面的大泽碍事,此刻她是再三庆幸西边是大泽,否则哪来的胶皮资源。
如果最初疫病发生的时候,能有这样的防护服,处理起来就简单许多,也不需要让镇民进出都洗澡洗衣了。
胶皮衣这事情告一段落,黎默言就开始准备着手晒海盐。
虽然取触手是为胶皮,但触手肉味道倒也不错,短时间内猎来这么多,暂时也没有消耗肉的机会,她就想腌制风干,这都需要用到盐,领地扩展到大海那么久,晒盐场拖了那么久,正好这次给它做起来。
晒海盐没什么复杂的。
就是将海水晒干得到海盐,不过仔细想想就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一片片海水如何隔离出来,又比如盐晒出来后如何快速收集,减少杂质掺入?
前面这个问题,她就想到自己之前所做的水渠,可以将海水放进来,不过都定在海边了,还做水渠这么大的工程也太费力气,而且因为海水地势肯定更低,如果要做水渠,就要把做盐场的地方挖低,算算这个工作量那就太吓人了。
随即她想到大海涨潮落潮,不如找一片开阔平坦的地带,在旁边设立一度墙,等海水涨上来时打开洞口将海水放进来,退潮的时候将洞口堵住留下海水,就如之前她养蓝光贝的那个海湾,就是这样的情况。
黎默言仔细思索每个细节,觉得没有大问题,至于里面会遇到的小问题,就需要实际操作时解决。
至于如何收集快速海盐,不要掺入沙子等杂质,那就需要往选好的地方铺石砖,隔离开沙子等杂物,而且石砖表面光滑,晒好的海盐扫起就会十分容易。
最初的想法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制作海盐,黎默言走在大海边上,她所拥有的海水区域很少,好在这片地方地势本就平坦,她打算先做个百平小盐场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成功。
很快就有蜥车驶来,大量的石砖从车上卸下。
之后就用这些石砖砌墙,来挡住涨潮时的海水,可这时她发现一个问题,石砖用泥浆粘合需要干透,泡在海水里显然无法做到,能砌墙的实际自然是退潮的时候,可她不知道多久后会涨潮,自然无从得知泥浆来不来得及干。
可她不知道有人知道啊。
汤清酒作为守在海边的官差,整日对着大海,对着潮汐最了解不过。
“每日会有两次涨潮,”汤清酒没有思考直接说出,“第一次是午时一刻,晚潮是子时二刻左右。”
黎默言算算时间,中间差不多间隔十二个小时,时间有点短啊,感觉无法让泥浆彻底干透。
再算算现在的时间,差不多是早上十点,很快就要到每日第一次涨潮,她就让镇民先平整选好的地方,之后等潮水褪去再说。
镇民很快忙碌起来,先用麻绳将大人选中的地方框出,确定具体的位置,再搬走其中的礁石,期间冒出好多螃蟹,张牙舞爪的,被陈海眼疾脚快踩住背部摁住,轻松抓住,汤清酒则迅速找来木桶,将螃蟹丢进去,他们在海边时都是自己做饭,吃的最多的就是各色海鲜。
这里礁石多,海鲜更多,螃蟹抓了满满一桶,每个人都能分到四只,听到大人这样说,大伙高声欢呼,干起事来动力十足,搬石填埋凹陷的洞口,不一会就将这块地处理好。
这个时候黎默言倒是想到一个问题,要不要填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