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骨之壤[双向救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枯骨之壤[双向救赎]》 100-110(第12/19页)

  耳垂被手指轻轻碰了一下,他的声音低沉又慵懒。

    “原来,你喜欢大庭广众的啊,明白了。”

    登时,陶栀子彻底脸红了,幸好心脏没有过速。

    “明……明白什么?”她红着脸都不敢看他,结结巴巴地问道。

    江述月漫不经心地坐着,从空乘递上来的餐盘上取下一杯水,优雅从容地递到她面前,再次靠近,说道:

    “平时张牙舞爪的,现在就怂了?”

    陶栀子选择不回答,接过水杯慢吞吞喝了起来,以此来掩饰此时的手足无措。

    喝完了水,困意来了,她自动往身边一靠,头落到江述月的肩膀上。

    他的衬衫熨帖,一丝不苟,却似乎总宽容地为她保留一份位置,任她折腾。

    她犹豫着要不要睡,直到听到头顶传来平静的声音。

    如教堂的钟声,如明灭的远山……

    “安心睡吧,睁眼的时候,安州就到了。”

    ……

    安州的气候比林城好很多,下飞机之后身上加上一件风衣,基本感受不到明显的寒意,主要是很少有大风。

    陶栀子坐在车内,看着窗外熟悉又陌生城市街景,总觉得一切都没变。

    但是小时候被孤儿院的围墙阻拦,长大后被生活裹挟,她似乎很少有机会像今日这样,没有杂念地为了欣赏而欣赏。

    她始终缺一份心境。

    待车子开出很远,陶栀子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什么:“我们现在去哪里?”

    “先去住的地方,稍微休整一下。”同坐在车后座的江述月淡声说到,语气带着柔和。

    一下飞机就发现有司机开车来机场接人,陶栀子懵然间跟着上了车,却没有细想过江述月是否和安州存在渊源。

    “我们住哪,要不我带你去参观下我之前在市中心打零工时候租的房子吧,一个在楼梯底下的的小隔间,被我布置得很温馨,房东嫌麻烦也短期内不出租。”

    陶栀子似乎一时间还不习惯江述月是江先生的事实,有时候头脑一热就会用以前两人惯用的交流方式来交流。

    “跟我出门哪需要你来找住处,你负责思索下线索就行。”

    江述月对她充满生活气息的话十分能接纳,说完后才续道:“很愿意参观你的屋子,你来决定什么时候去。”

    陶栀子眼睛亮了亮,又意识到车厢内有些安静,按捺出惊喜的声音,转而莞尔一笑。

    ……

    车子抵达的时候,径直开进了地下停车场。

    陶栀子在路上得知这套房子的来历,是多年前江述月父亲的老朋友作为债务抵押转移到名下的。

    那位朋友的名字对于安州当地人如雷贯耳,连陶栀子都有所耳闻,一度凭借房地产成为当地首富,后来投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破产,门下的资产都用来清算还债。

    从停车场乘电梯入户,陶栀子走到的窗前,一眼便识别出前方湿地的尽头就是孤儿院的红色围墙。

    从方位来看,她觉得这处房产有些眼熟。

    于是马不停蹄地下楼,找到了前厅花园,她一路走到了围栏处才看到这栋别墅的全貌。

    她看到这栋熟悉的建筑的那一刻,仿佛顷刻间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巧合。

    江述月从衣帽间走出来,准备在室内寻她,却发现陶栀子已经站在花园里了,冲他用力挥手。

    他走到窗边,微微倾身,眼尾的一点薄笑像月光落入深井,撑着手肘从二楼的窗户看她。

    “述月,你知道这事情有多巧合吗?这里竟然是我小时候见过的白色房子。”

    陶栀子的惊喜感还没有被消磨,激动地跟他诉说着命运的另外一面。

    他目光清淡,含着笑,问她:“你喜欢这个白色房子吗?”

    陶栀子站定,脸上挂着笑,声音随风声而停歇下来,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说:

    “喜欢。”

    白色房子和孤儿院中间隔着一片湿地森林,她知道爬上哪一面围墙能刚好看见白色房子。

    那是孤儿院四个角中,能看见的最美好最遥远的风景。

    大家会有无数次想象这样美丽的坐落在花园里的房子属于谁,但是从未看到房子的主人出现,倒是花园每天都有人打理。

    后来她晚上闲逛的时候才真正穿越湿地森林去看这房子,才发现原来房子内一直都没有人长期生活,所谓的孩子们想象中的美丽的女主人压根不存在。

    而如今,她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因为房子已经被用来抵押了,真正的主人,远在林城,拥有一整个见证过历史的公馆。

    晚上,陶栀子不禁问道:“你来过安州吗?”

    江述月从后方搂住她,说:“这是第一次。”

    她笑了笑,看着坠入夜空的森林,若有所思地说:“如果你来了,我就能看见美丽的男主人了。”

    ……

    翌日清晨,陶栀子一早就和江述月先去孤儿院拜访方院长。

    他们几个月前刚见过,方院长来医院看望她。

    陶栀子静悄悄地出现在她的办公室门口,方院长鼻头处架着老花镜在费力地操作着电脑,忙碌着。

    她轻声将门扣响,“我来看您了。”

    方院长辨别出门口光影中的人,立刻笑了出来,连忙将鼻子上的眼睛摘了下来,起身迎上:

    “是我们的小陶旅行回来了啊,林城够好玩吧。”

    两人寒暄了几句,说话方式一如往常。

    陶栀子想到前不久慈善拍卖的事情,关切地问道:

    “今年的慈善拍卖成果还算理想吗?”

    她没有提及自己嘱托江述月花六万买拍品的事情。

    方院长一提到慈善拍卖的成果,便忍不

    住激动起来,抬手拍了拍脑门,语气中难掩喜悦:“说到这个,我还没来得及给你说呢……”

    她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翻到某页后指了指上面的数字:“你知道吗?往年我们的筹款目标是五十万,这笔钱刚好够全部孩子和员工一年的口粮开销,还有一些必要的日常支出。”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地补充道:“医疗费用部分一直是最头疼的事,过去只能依靠临时的慈善捐助。偶尔幸运的话,有个别孩子能接受手术,但大部分孩子的治疗都要拖延或者简化处理。”

    说到这里,她目光透着些许激动,抬头望着陶栀子:“但是今年的拍卖会,彻底改变了这个情况!那个慷慨的赞助方——一个姓江的先生,不仅一口气承诺每年资助孤儿院的全部必要开支,还额外追加了三百万用于修缮设施,并在后续提供长期资助。”

    陶栀子听得微怔,握着包带的手微微一紧,下意识看向站在窗边,这个角度看不见江述月,但是能清楚他所在的方向。

    方院长继续说道:“这可是这些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