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月: 第100章 曲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玲珑月》 第100章 曲哀(第1/2页)

    石瑛含愧含笑地道:“小儿无知,见笑于人。”

    求岳笑斟了黄酒给他:“这有什么,言情戏,小屁孩看不懂才正常,要是看懂了那还了得?说起来我有个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跟税改无关,是我的私事。”

    石瑛心道私事你光明正大地说出来?想来那也不怎么“私”,与他碰了一杯:“请讲。”

    求岳看看露生,“露生现在南京创办昆曲传习所,但总是收不到学生,也不知到底是运作有问题,还是昆曲真的没人听了。我谈谈情况,石市长看能不能给出个主意?”

    露生不料他居然提起这件事,有些呆了。

    求岳前段时间就发现露生似乎哭了,问他,他又不说,各种找借口搪塞。只是黛玉兽的眼睛哭完了总是留点痕迹,毕竟眼皮儿薄眼睛又大,哭完了红红的大家又不瞎,除非金总脑进水才会相信“睫毛太长”这种理由。

    既然明问不出,那金总就暗访。先问周裕:“是不是苏州那帮老家伙,又给你们小爷气受?”

    周裕仔细思考了一下:“没有啊,平时都和乐融融的,我看沈先生徐先生,都客气得很,也没听他们争执过。”

    再叫伺候传习所的几个丫头小子来问,齐刷刷都说“不曾争吵,和睦得很,也没有背地里嚼过小爷舌根”。

    “……”

    这金总就想不通了,问家里上上下下,问不出头绪,要说金忠明挤兑他,齐松义金忠明都不曾来过,何来给气?倒是沈月泉从这边院子里路过,见他一个人在树下抽烟,很客气地问他:“白老板近日是不是伤心了,金大少得空劝劝他,叫他别这么在意。”

    “……?!”金总赶紧递烟:“出啥事了?”

    沈月泉爱惜嗓子,谢了烟,放进口袋里:“说来是我们无用,辜负了他一番盛情。”

    ——原来沈月泉来了南京,感激露生用心,他为人耿直,滴水之恩就要涌泉相报。思忖片刻,以礼还礼地说:“既然是这样,振飞年底才能来南京,你我不妨先合一合,不拘是什么戏,让我看看你的嗓子。下个月,我叫斌泉和凌云也来南京。”

    这就是要给露生搭班子的意思了。

    露生心中也是欣喜,这班底不会逊色于当下任何一个走红的名角,只要开台献艺,何愁招不到徒弟?接二连三地,把苏州一干旧部都请来南京,妥当安置下来,又寻合适的戏园安排演出。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又骨感了。后人经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没有好小说、好电影,是不是创作者都不用心?

    市场要回答你:不是不想用心,观众选择什么,市场就奉献什么。

    观众不追捧,那即便用心也是事倍功半。此时昆曲班子寥寥无几,并不是昆曲一门凋落无人,而是观众更喜欢听热闹的京剧,有时市场选择就是如此,别人都听,所以自己也就跟着听,反正听哪种又没有什么不一样,打发时间罢了!更何况如今的名旦名生,都是京戏捧出来的,人家又有梅兰芳、又有程砚秋、又有荀慧生、又有周信芳,你昆曲有个谁?

    追星也是讲咖位的。

    这些缘故,露生不曾细想,用娱乐圈的话来说,他是早年成名,铁粉众多,别说你唱昆曲了,你唱抖音铁粉都捧场——所以竟全然没有意识到两个剧种起起落落对于艺人的严重性。

    幸而他谨慎,没有先找大戏院,只在得月台排了几次演出,这其中也用了十分的心——自己和徐凌云搭几天,唱《荆钗记》,再和沈月泉搭几天,唱《永团圆》,这些戏多有冠生、巾生,摆明了捧他二人,之后就功成身退,叫他们独挑大戏。

    但效果很不理想。

    沈月泉叹道:“实未料到白老板在南京地方竟如此一呼百应,他演出的那几天,座无虚席,我们也一度以为这个办法可行。但轮到我和凌云压场的时候,座上观众竟如三秋木叶,零落无几。”

    这场面真的太尴尬了。露生在后台,当时汗就下来了——你能说徐沈二人唱得不好?!别他妈开玩笑了!徐凌云的做功,可与俞振飞的唱腔平分秋色;沈月泉虽然年高,却是老生气壮、小生灵动,功力仍不减当年。可是观众听戏是听角儿,谁当红就捧谁,露生当时也是借了梅兰芳的名声才复出回春,如今骤然推出两个沉寂许久的老艺术家,就算放现代也撑不起收视啊。

    把票价压了又压,好歹才挽回了一点观众,即便如此得月台的老板也是告饶:“我说白老板别难为我,人家来听戏,是听旁人的吗?你不演谁来听?求求您小祖宗别坑我,您辛辛苦、费费劲——别说不要钱了,我这得月台就指望您给我招生意呢,钱!有的是,只要你唱,什么都好说,您不能拉着旁人砸我的场子呀。”

    再把招徒的消息放出去,场面就更难看了,倒有两三个穷极了的人家带着孩子上门,妇人无知,又恐孩子吃苦、又想孩子走红,眼巴眼望地说:“听闻白老板是梅兰芳的高徒,我这孩子也喜欢唱戏,醉杨妃、锁麟囊、他都会唱,肯吃苦又聪明,还望白老板提携提携。”

    ——这说的都是京剧曲目。

    露生好言道:“我并非梅先生的徒弟,是拜在姚玉芙姚先生门下,这个先不论,不知令郎可愿意学昆曲?我如今收徒,是要搭昆班,孩子教出来,也要先唱一两年昆戏的。”

    对方就有些退意:“唱戏是讨口饭吃,不能教京戏吗?”

    露生就有些气笑了:“只有师父教徒弟,难道还有徒弟指点师父?”想一想,拿了些钱与上门的人:“生活艰难,我也知道你们不易,这些钱拿着去北平上海,若是孩子真的有天分,那里名家多、好班子多,倒不要在南京这里耽误了他。”

    家长接了钱,千恩万谢地去了。倒是那孩子频频回首,看了露生四五次。

    露生留也不是、送也不是,眼看着孩子去了,好像是昆曲的希望也随风而逝,这一股无能为力,不知如何形容!

    在后台偷看外面空落落的客席,悲从中来,忍不住眼泪扑簌。自觉对不起穆藕初和沈月泉,辜负了他们殷殷寄望,又恨自己本事不硬、能耐不足,不能像梅兰芳一般提携友人,更伤感徐沈二人如此才华,唱念做打皆工的大前辈,如今竟不得赏识,可不是明珠落草、和氏抱璞!

    过去不过是为私情难过,今日这遭眼泪却是为昆曲而流。越想越难过,在个后台哭成了泪人。

    沈月泉和徐凌云倒不觉怎样,两人一唱一和,纵然无人赏识,也觉酣畅淋漓。下台见黛玉兽哭得眼都肿了,都吓一跳:“这是怎么了?”

    露生是哭得呆了,没听见外面曲终的锣鼓,此时要躲也晚了,满面泪痕,抽噎着伏下身去:“我妄自尊大,令二位前辈受辱,只能磕头谢罪了!”

    徐沈二人连忙扶他起来,看他梨花带雨的一片伤心,心中几乎要笑,又实觉怜爱:“这有什么?我们都不在意,白老板不要这样自责。这种事不能急,慢慢来,慢慢来就好了。”

    话虽如此,露生回到家里,想起这件事情中途挫折,且悲且叹,不免又偷偷哭了。只是这些事情都是梨园杂事,不肯叫求岳替他操心,平日只装无事的样子,仍旧隔三差五去班子里顶戏,往日不在意戏装,如今也来回地往裁缝那里跑,务求戏装精美,要夺人眼目——总之是个铁杵也非得磨成针,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