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以为朕会亡国: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全天下都以为朕会亡国》 80-90(第7/19页)

人,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哟,好多人啊。”

    凄清月光照亮了阴影中瘦挑身影的轮廓,正是乌斯,即使是夜晚,他也依旧戴着那顶斗笠,标志性的灰袍让目睹过那场比试的人一眼就能认出他的身份。

    领头的大惊:“你不是死了吗?”

    乌斯冷淡地瞥了他一眼,甚至都懒得开口。

    死人而已。

    “教主,请随我来一趟。”蒙眼侍女轻声对他说,又对其余人福身道,“请诸位在此稍待片刻,我与教主商讨片刻就来。”

    两人转身入了屋内,领头的并未在意,还在与旁边人议论着这火究竟何时能被扑灭,但沈江却察觉到了不对,立刻掏出怀中工部特制的小型烟花兼信号弹,对着夜空猛地放了一发。

    就是现在!

    烟花的光亮照亮了院中人惨白似雪的面孔,领头人瞳孔一缩,大喊道:“不好,快——”

    他的话还没说完,脚步摇晃了一下,突然面露惊恐之色,双手死死掐住了自己的喉咙,仿佛不能呼吸一样拼命喘.息,甚至连第二步都没迈出去,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在沈江陡然睁大的双眼中,院内接二连三的噗通声响起,方才还在谈天说地的一群人,眨眼间就横尸一地,再也没了生息。

    “包围院子!一个人也别放跑!”

    沈江怒吼道,当即拔刀出鞘从屋顶一跃而下,四周埋伏着的锦衣卫齐齐出动,顷刻之间,堂庵便被围得密不透风。

    沈江一马当先,一脚踹开紧闭的房门,环顾一圈,四下无人,唯有一堵屏风立在屋内。他快步绕到屏风后,发现下方竟是一条通向别处的密道。

    “追!”

    密道内空间狭小闭塞,因为光线昏暗,还必须要点燃烛火照明,导致众人的气息都有些紊乱。

    突然沈江后背一凉,猛地抬手拦住了身后几人:“先停下!”

    他抬起脚,发现脚下竟踩着半截没入地道之中的蜈蚣,而前方道路之中土壤湿润松软,隐隐还能看见不少虫类在里面蠕动。

    “有人带避虫粉了吗?”他沉着脸问道。

    所有人均是摇头。

    没办法,沈江只好让众人把裤脚扎紧,继续向前走。

    地道深不见底,也不知通向何处,沈江越走越感觉不对劲,隐隐嗅到一股刺鼻气味,像是……猛火油?

    他来不及多想,立刻转身大吼道:

    “快往回跑!”

    火龙咆哮着席卷而来,几息间便蔓延整条地道。

    沈江是最后一个逃出来的,他瘫在地上,拼命喘了两口气,劫后余生地回头望了一眼坍塌的地道,随后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带人去附近仔细搜查,他们应该还没跑远,”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沈江心里很清楚,估计是找不到了,“还有院子里那些,挨个确认身份,其他的人,随我去火场拿人!”

    他说完,撑着身子艰难站起身。

    摊开手掌,伤痕累累的掌心中,放着一枚沾染着泥土、比翼双飞的鸳鸯绣囊。

    一夜之间,这场大火惊动了整个京城。

    “陛下,孙恕已经被关押在刑部大牢里了。”

    “唔。”

    郦黎闭着眼睛,和霍琮一人一个木桶泡脚,热得浑身大汗淋漓。

    小黄门继续禀报:“但他说不服,想要见您一面。”

    “见朕?”

    郦黎睁开双眼看着他:“他凭什么不服?就算人都死了,可东西还在,难不成,这些军械武器都是自己长腿跑到别处去的?”

    “孙大人……孙恕说,是有人要陷害他。”小黄门复述道。

    “听起来是有那么点道理,”郦黎煞有其事地点点头,随即脸色陡然转冷,“怎么,他当朕是傻子不成?现场的闲杂人等全都已经被清退,除了他带来的人,那么多官差都亲眼看见了,如今他说,自己是冤枉的?”

    孙恕此举看似莽撞,其实也很好理解——没有人能想到,皇帝为了抓一个贪官,能狠心到一把火把全国最大的军械库内烧了。

    出于这样的考虑,孙恕甘愿铤而走险,也就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了。

    只是郦黎还是很好奇,究竟买家是谁,给了什么好处,能让孙恕一个兵部尚书冒这么大的风险?

    “你觉得,我们这次能找到背后的人吗?”他微蹙着眉头问霍琮,“锦衣卫禀报说那条地道一直通向京郊树林,挖了足足有一公里,这可非一日之功,说不定在乌斯当上教主前这条地道就开挖了,幕后主使者必定筹谋已久。”

    “这也是条线索,”霍琮说,“凡发生过,必留痕迹,就像是沈江在地道里捡到的那个绣囊,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我看那刺绣不太像是中原地区的图案,但绣工相当了得……”郦黎沉思道,“难不成是蜀绣?”

    说起刺绣制品,他第一反应就是蜀地。

    “蜀地那边,有哪几位藩王?”郦黎想半天想不起来,“感觉那边经济发展的都还比较一般,还没完全开发完成。”

    “乌斯说他身边一直跟着眼线,可能那名眼线来自蜀地。”霍琮想了想,伸手把绣囊放进怀中,“我回去问问游云,他这方面懂的多,或许知道一二。”

    “什么时候回去?”

    这一次,郦黎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询问了,尽管说这话的时候,他一直盯着木桶里倒映的烛光波澜。

    “等孙恕的事了解后。”霍琮回答。

    季默写信让他留在京城,但解望却有不同看法。

    在知道乌斯假死脱身的事情后,他立刻写信给霍琮说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北边一时半会、至少是今年之内,暂且不会闹出什么大乱子。

    因为即使匈奴内部想要出兵掠夺大景边境,也得内部先统一了才能形成气候,乌斯假死后不着急回草原渔翁得利,就说明从他那边的情报来看,几位王子内斗还需要一段时日;

    相反,中原地区秋收在即,一旦这时候出了什么乱子,那接下来的一年只会兵祸战乱不断,这才是会被外敌趁虚而入的最好时机。

    霍琮觉得解望说的有道理,徐州兖州都是大景极为重要的税收地区,若是出了什么问题,郦黎这个皇帝的日子只会过得更加艰难。

    士农工商,郦黎大力推动徐州与京城之间的通商贸易,提高商人地位,必定会让一部分士人和官员不满;收回盐铁经营权,查清隐田,释放人口,这又触犯了豪族地主的利益;

    在京城这段日子,霍琮大部分时间都在宫中陪着郦黎度过,满打满算,只在宫外待了不到四五日的时间,但送上门的礼物拜帖就已经堆满了房间。

    即使霍琮不在家的时候,依旧有络绎不绝的访客上门,想要拜会他,探听他的口风。

    他们都把霍琮视作了下一个严弥,一旦郦黎的改革持续推行……京城内部还好,毕竟已经被季默手动清理了一遍,但京城之外的那些世家大族,只会接二连三地倒向下一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