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140-150(第2/28页)

 这样一来,能买得起农学书的人就能更多了,回去还能参考一二,种地更科学有效,收获也能更多。

    郭珍珠笑笑道:“六阿哥想得更周到,是我想岔了。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回头找个印刷可以,口碑不错的书坊试一试。”

    书坊都在宫外,琉璃对这些不大熟悉,估计得找三官保帮忙看看哪家书坊印刷还可以,又价钱不算太高的。

    郭珍珠有点迟疑,三官保好像是会砍价的,似乎还挺擅长。

    他如今当了工部尚书,跟以前抠抠索索的样子不同了,要是砍得太厉害,会不会对三官保的名声有碍?

    郭珍珠胡思乱想了一会,就让人把书册放进锦盒里头,等会送去给皇帝看看。

    五阿哥也拿出图纸来说道:“姨母,天车已经画好了,瞧着比之前好多了。多得姨母提点,我和戴先生都十分感激。”

    这话叫郭珍珠笑了:“五阿哥客气什么,我正好知道就告诉你了,剩下要怎么做出天车来,还得你和戴先生努力才行。”

    五阿哥点点头,知道自家姨母能提点改善图纸,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剩下的事自然得他亲自来。

    小厨房做好饭的时候,皇帝正巧来了。

    小礼子赶紧又多做了几道菜送来,皇帝坐下后,郭珍珠索性把李家送的书册送过来给他看。

    皇帝翻了翻,点头道:“李家写得相当详尽,补上了不少东西。”

    只是他看着看着,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吩咐李德全道:“你去把沈家的那本书拿过来。”

    李德全很快叫太监跑腿取了沈家的农学书送来,皇帝翻了翻,很快递给身边的郭珍珠道:“爱妃来看看这两本书。”

    郭珍珠心下疑惑,还是接过书看了看,发现沈家的农学书跟李家的颇为相似。

    不过农学书的重点都差不多,说的都是选苗、育苗、施肥和浇水等等的要点。

    但是她仔细一看,能发现李家老爷子早年写的书估计有些不够仔细妥当的地方,后边的书稿里头还划出来补充修改了一番。

    然而沈家的书里头,这一块地方居然跟李家老爷子早年写的一样,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毕竟李家老爷子二十年前写的书,沈家最近两年写的,竟然前后非常相似。

    哪怕农学说的事差不多,每个人写的习惯多有不同,但是隔着这么多年,耕种模式稍微有点改变,依旧相似到这个程度,沈家恐怕是借鉴了李家老爷子早年写的书。

    当然沈家不至于直接用了,还是添了一部分自己的经验。

    皇帝回头还让六阿哥去问李铭,李老爷子是什么时候想再版自己这本书稿的。

    李铭想了想,说是两年前。

    六阿哥感觉这就巧了,怎么李老爷子想再版自己的书,沈家那时候就出书了呢!

    然后李老爷子看沈家出的书,也就放弃再版自己的书稿了。

    六阿哥一问,李铭就说道:“那会儿爷爷想印书,还特地去问了几个书坊。我那时候年纪小,还跟着去的,所以有印象。”

    “跑了好几个地方,爷爷还问了不少事。我年纪小,听得无聊,走得又累,最后是被爷爷抱着回家去的。”

    说到这里,李铭还有点不好意思道:“后来爷爷忽然说不印了,再也不出去跑书坊,我还挺高兴的,总算不用继续走得脚板疼了。”

    如今看来,李老爷子会放弃,估计也是看出沈家这书跟自己的很相似。

    但是沈家先出的,李老爷子如果后边再印刷,被人看见这前后很相似,就有点说不清楚了。

    毕竟李老爷子二十年前出的那本书实在太久远了,估计都找不出原版的书来。

    哪怕他想说沈家这书跟自己二十年前的书一样,也得拿出证据来。

    拿出手稿的话,旧的那一版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了。

    新的这个是李老爷子最近几年陆陆续续添上的,字迹比较新,就不可能作为证

    据。

    索性李家老爷子还挺乐观大气,觉得农学书印刷出来就是让人看的,加上沈家这书上边没什么错误的地方,只要有用就行了,于是就放弃了再版的事。

    郭珍珠听说的时候都沉默了,沈家是听说李老爷子想再版,就赶紧抢时间把书出了吧。

    如果李老爷子不放弃,沈家估计后头还有很多手段来把李家压下去。

    沈家这是错上加错了吧?看来皇帝之后的惩罚,还能再加重一点了。

    说沈家作死,原来他们还能更作死。

    皇帝原本看在沈家出了农学书的份上,惩罚还算轻了,只是不让他们暂时走上仕途而已。

    要是以后沈家能做出点什么成绩来,皇帝可能还会再考虑用他们。

    如今沈家这书居然还没多少是自己写的,那就不一样了。

    而且更不凑巧的是,皇帝的藏书阁里居然真的有李老爷子二十年前出的书,保存得相当完整,字迹都十分清晰。

    原版书一对照,那就更是一目了然了。

    沈家直接就是欺君之罪,一家老小都被押入大牢。

    不少人唏嘘沈家要是老老实实写一本农学书,怎么都不会沦落到如今这地步,还可能被皇帝提拔。

    如今好了,沈家一番操作猛如虎,最后完全把自己坑惨了。

    皇帝惩治了沈家,懒得再分一点注意力给这家子,而是准备南巡了。

    这次他打算带上皇太后,另外还有所有的小阿哥。

    内务府的准备就要更周全一点,免得小阿哥年纪小,在船上久了会不舒服。

    太医院那边的准备就更多了,药丸、药材就装了足足半船,跟着去的御医、药童就有好几个。

    另外阿哥的伴读也跟着一块去,算是跟着阿哥们一起出去见识一番了。

    伴读的家里人也准备行装,光是替换的衣服就装了好几个笼箱。

    毕竟在路上,衣服替换不能少,洗晒起来却不容易,多装一点总是没错的。

    后宫除了郭珍珠之外,宜贵妃和僖妃是必然跟着去的,惠妃听说大阿哥要去,也忙不迭说要跟着。

    荣妃更不用说,求着皇帝暂时免了禁足,就为了能在路上照顾三阿哥。

    宣妃见皇太后也去,就想跟着去了。

    唯独温贵妃打算留下,毕竟宫里还有不少嫔妃没能去。总不能这么长时间没人盯着,加上温贵妃这两年病了两场,身子骨有点弱了,坐船只怕难受,就不打算去了。

    郭珍珠听说温贵妃要留下,不由说道:“你要留下帮忙管事,那是再叫人放心不过的了。”

    她麻溜让人把账本和各宫份例的单子一股脑都送温贵妃这边来,回头出去这两个月,就要温贵妃自个看账对账了。

    温贵妃看着一大堆账本不由头疼道:“娘娘出去一两个月而已,推迟一点再安排也行。这些账本我就不用都看了吧,着实瞧着就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