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40-50(第16/31页)

姐姐说了丑,她们听懂了,一声一声的跟着重复道:“三叔,丑。”

    这话听的在场的大人都乐呵呵的笑,宋老二在一旁道:“妞妞啊,你三叔可不丑,俊着嘞!”

    旁边的大妞反应过来,一副正经严肃教育妹妹的样子道:“错了,是雪人丑。”

    几个孩子跟活宝似的说话惹的大人们哈哈大笑,完全没有被这冬日里的严寒掩住了生机。

    院子里的雪还有屋顶上的,花了半天的时间才扫完。

    今日阳光明媚,院里堆积的雪开始化成雪水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院子里扫出来的路满是泥泞,宋声之前垫的石块派上了用场。

    中午饭做的面条,面团揉好之后用擀面杖擀一擀,不过没擀太薄,切出来厚实筋道。面条汤里面加了肉片,上面飘着一层淡淡的油花。陆清上次从陆家带来的菌子还有不少,也放了一些进去。大家扫雪也都累了,每个人都吃了不少。

    宋老大呼噜噜一碗很快吃完了,又盛了第二碗出来蹲在檐下接着吃,一边吃一边感叹道:“今年雪下的足,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啊!”

    宋成也跟着道:“是啊,那句话咋说来着,好雪有丰年嘛!”

    宋夏在一旁纠正道:“二哥,是瑞雪兆丰年。”

    宋夏最近学的知识多了不少,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怎么写的,她都会了。

    宋成道:“嘿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的还不少!”

    这雪已经停了,看这天气,今天肯定是不会再下了。最近几天上门来买灰花炭的多,之前攒的已经卖的差不多了,这要再不开窖烧炭,怕是要不够用了。

    “下午我就去把炭窖那块的雪扫一扫,就是家里的木柴不多了,得去集市上买点柴回来了。”宋老大道。

    “那我下午去买柴吧,让宋成跟着我一块去,多背两捆回来。”

    冬日天气晴好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去山上砍柴,存着留到过冬的时候用。也有一些人家专门做砍柴的活,每次砍的多一些就背到集市上去卖。

    今天这雪才刚停,也不知道集市有没有开,就算开了,卖柴的也不知道会不会来。

    想到这,宋声道:“二伯,别去集市了,咱们跟村里人收柴吧。以后柴如果不够了,就跟村里人收,咱们出钱省力。”

    今天冬天烧的炉子都是用的炭,往常人家有点炉子的,基本上都是烧的柴,一个冬天下来得烧掉不少。

    今年不一样了,村里人肯定都剩了不少柴,基本上每年大家攒的柴都能用到开春。

    “咱们拿钱收,就按集市上的价格,小捆的一捆五文,大捆的一捆十二文。”宋声接着道。

    张杏花道:“我看行,就听三郎的,等会让大郎去村里都说一声。”

    村里头有的人家里存的柴多,这时候大雪封路,也没办法拿出去卖钱,宋声让家里跟村里人收柴,也算是变相的一种帮忙了。

    这宋家离得近,不用浪费脚程冻的跟冰块似的背到集市去,可不是件大好事吗?

    下午宋家的人开始张罗着开窖烧炭的事。宋老大三兄弟去了窖门处一看,已经糊上了厚厚的积雪。

    已经过了正午,积雪开始融化,地面也变的泥泞起来。

    他们把雪扫开后,在地上铺了一层从家里带来的干草垫着。

    原来在窖边搭的那个简易的小屋子已经被积雪压垮了半截,他们仨索性把这个小屋子拆了,准备重新搭一个。

    他们正忙活着,宋峰忽然挑着个扁担,担着两个箩筐过来了。

    宋老大他们一看,乖乖嘞,这箩筐里装的可都是瓦片哪!

    宋峰道:“爹,二叔三叔,这是三郎让我挑过来的,咱们村吴老二家秋天的时候不是盖瓦房了吗,当时瓦片买多了,还剩下一些,放着也没用,三郎就全都买下来了。”

    宋老大他们一听,心疼的不行,这瓦片买起来可不便宜,不然家里早就盖砖瓦房了。

    “三郎这是花了多少钱啊?”

    “三郎没说,院里拉回来的还有一些,我回去把剩下的都挑过来,三郎说差不多能在窖边盖出来一小间。”

    这瓦片能够隔热防雨,以后烧炭就不用怕冷了,而且夏天也能凉快许多。

    宋声本来还想多买点把家里的房子也重盖一下的,可村里人家有剩余瓦片的本就不多。而且现在正是天冷的时候,也不适合动工盖房子。

    但烧炭的窖边那个小屋得先翻修一下应急用,不然后面烧炭太辛苦了。刚好这次大雪压塌了一些要重弄,趁着这次一并翻修了。

    其实要不是今天无意间听张杏花说起吴老二家盖房子的时候剩了些瓦片,他压根就不知道,不然早就买回来了搭小屋用了,原先烧炭的时候大伯他们也能少受些苦。

    有了瓦片,屋子上面原先堆的茅草就全都被换了下来。

    有雪水,和泥巴粘瓦片的时候就不用再从沟里挑水了。

    烧炭的窖边这屋子很小,不过一天的时间宋老大三个人就给拾掇好了。

    自己家还没住上瓦房,这小破屋倒是先整上瓦片了。

    弄好之后屋里的地上又撒了一些土沙,把茅草铺好,又把原来屋里的旧床放进去,屋里已经不剩什么地方了。

    三个人坐在床上呵呵笑了几声,“还别说,这瓦片做的屋顶还就是暖和。”

    四周虽然还是用原来土坯做的墙,但他们就是觉得没那么冷了。

    到时候这窖里一烧起来,窖门堵上,炉膛里出来的热气就更暖和了。

    宋平这边去村里刚放出家里要收柴的消息,就有一个村里的青年汉子上门了。

    汉子名叫李满,长的十分高大,身体也壮实,这会儿一下子带了两捆柴过来。

    他敲开了门,出来的是宋声。

    雪一停,家里的人都很忙,陆清刚才出去村里人家里买豆腐去了。这会儿只有宋声在屋里温书复习功课。

    一米九的壮汉看着吓人,但说起话来却有几分害羞。

    李满道:“我、我听说你们家收柴?是真的吗?”

    李满住在村后头的山脚下,跟村里人住的都远,大家跟他都不太熟。

    见他挑了两捆柴过来,脸上还小心翼翼的看着宋声,生怕宋家收柴的消息是假的。

    宋声点点头道:“对,是真的,快进来吧。”

    李满脸上一喜,赶紧进来了。

    这年头的柴不论斤两,都是论捆。一捆有多少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李满这一大捆捆的十分满,小捆也有不少。

    宋声让他把柴放到柴房,进屋给他拿银钱结账。

    结果翻了一圈,愣是没找到他的小夫郎把钱藏到哪里了。

    平日里夫夫俩的钱都是陆清保管的,他几乎不用钱,也就带几个铜板够中午在学堂吃饭。

    好在这会儿陆清买完豆腐回来了,一看院里站着一个汉子,问了情况后进屋找宋声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