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甜文里的路人甲女配[快穿]》 50-60(第4/15页)
,看她在杨树下面的草笼里发现了两朵白中带灰的蘑菇,大的比手掌还大,小的也有拳头大小。
“运气还不错,”邱莉云把大白菇根部的土刨开,抬手将蘑菇掰下来,对微蓁道:“你过来认一认, 待会儿别找错了。”
微蓁凑过去看了看,又低头闻了闻, 淡淡的蘑菇味,有点湿漉漉的。
“还有其他种类的蘑菇吗?”她问道。
“还可能遇到白林菇和黄菌,看不准你问祁昼。”
微蓁回过头,祁昼轻咳一声:“我虽然很少找菌子, 但也认识几种。”
“那我和祁昼去另一边。”微蓁对邱莉云挥挥手,“待会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采到毒蘑菇。”
“好嘞。”
四人在林中分开,微蓁拿着木棍迫不及待地往前走,遇到微微鼓起的地方,就把上面的草叶子拨开。
祁昼跟在她身边, “别那么紧绷, 太耗精神了。”
微蓁笑了笑, “我是第一次出来找蘑菇嘛。”
祁昼:“我找到让你来摘?”
“好啊, ”微蓁兴致勃勃道:“希望能多找点。”
雨后的白杨林里露水很重, 没走几步裤腿就打湿了,微蓁发现不远处有个鼓起的小包, 用木棍扒拉开,是刚刚长出来的大白菇。
她兴奋地对祁昼挥了挥手,让他过来看。
祁昼蹲下身把泥土扒开,里面竟然有一丛,小小个,看起来白嫩嫩的。
微蓁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掰出来,一共有五朵,嫩的能掐出水。
“太好了。”她摘了点草叶垫在背篓里,把大白菇放进去,气势高昂地对祁昼道:“继续继续。”
两人顺着白杨林往前,没多久又发现了一朵大的,比家里吃面的碗口还要大,菇肉很厚,没有一个虫眼。
微蓁深吸一口气,把它挖出来,对着自己的脸比划了几下,“这朵就够吃一顿啦。”
两人对视一样,像推土机似的,不放过林子任何角落。接连收获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大白菇,有五六斤重。
这时邱莉云在远处朝他们挥手,“收获怎么样?”
微蓁把近在咫尺的蘑菇挖出来,起身道:“还不错,你们呢?”
“我们挖了四五斤,”邱莉云走过来,看到两人的收成“嚯”了一声,“不错啊,你们找到的个头都挺大。”
微蓁高兴道:“可能是老天爷看我第一回来,比较照顾我吧。”
邱莉云被她逗笑,“找完这片地,我们去其他地方转转,附近的河县有片临水的胡杨林,说不定能找到巴菇。”
巴菇生长条件跟胡杨林息息相关,肉厚味美,对人的身体非常好。
最后找了几朵大白菇后,四人回到拖拉机上,朝河县胡杨林而去。
穿过一条条石子路,两旁出现了一座座土房子,有的屋前种着葡萄树,茂盛的葡萄藤在架子上恣意生长,有的种了菜和花,大多是黄瓜茄子和一些开的比较艳丽的蜀葵或者夹竹桃。
此时大部分果蔬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偶尔能在渠边看到摘桑子的小孩,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
穿过几个村庄,再次进入戈壁,往远处看,入目是一片被阳光晒得金黄的沙漠,沙丘被风捏出了不同的形状,看起来很壮阔。
没多久,胡杨林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胡杨林生命力旺盛,耐寒耐旱耐盐碱和沙漠,木质坚硬,是上等建筑和家用材料。
有生而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烂的美名。
随着胡杨林出现的,还有一条不宽的河,静默地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到了。”张智杰把车停下来。
此时是春天,胡杨林一片青绿,还没有秋日的绚烂。
四人拿着工具下车,快步朝河边走去,远远能看到鱼在水中游动的身影。
“走吧,先去找蘑菇,一会儿再看看能不能抓点鱼。”
微蓁和祁昼朝其他方向走去,巴菇比大白菇小,寻找的难度也比较大。
但微蓁和祁昼的眼神都很好,没多久就在胡杨树根部位置发现了两朵马鞍状的灰褐色蘑菇。
微蓁抬手挖出来,对祁昼道:“是这个吗?”
祁昼点点头。
两人沿着胡杨林继续往前走,不知现在是不是巴菇的生长季节,找到的个头都不大,两个小时也只有十几朵。
此时太阳高悬,天气已经热起来。
祁昼带微蓁回到水边,准备吃午饭。
邱莉云他们也回来,有些失望地说:“还是要夏秋来才行,现在不是时令。”
四人在河边洗了洗手,张智杰眼睛一亮道:“这水里的草鱼还挺大的。”
他拿起馕饼咬了一口,“为了抓野鸡野鸭,我今天特意带了渔网过来,待会儿看能不能抓点回去。”
祁昼“嗯”了一声,垂眸观察河流的走势,“下游不过五六米,我们从深水处拉网上来。”
说干就干,张智杰取出渔网,从浅水处走到对面,跟祁昼把网提到下游,对着鱼群最多的地方下网。
鱼群受惊四下逃窜。
两人也不着急起网,而是驱赶着它们往浅滩而来。
微蓁和邱莉云脱掉鞋,站在上游把窜过来的鱼抓住,抬手就往岸上丢。
“好久没抓过鱼了,”邱莉云擦了擦脸上的水渍,“这附近也没个村庄,河里的鱼都多少年没抓了,个顶个的大。”
微蓁摸到光滑的鳞片,差点被一尾巴甩到脸上,她急急把鱼丢到沙土里,“这些鱼能养起来吗?”
“养不住的,”邱莉云道:“这是野生鱼,受伤后活不了多久,吃不完做成咸鱼干放着。”
祁昼和张智杰把网提起来,里面有几十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这算是采蘑菇后的意外之喜了。
邱莉云拿来几个水桶,把鱼捡起来往里装,“县上买鱼可不便宜,这些鱼够我们吃好久了。”
微蓁把岸上的鱼捡起来,浑身湿漉漉的,布满了鱼腥气。
祁昼来到她身边,低声道:“这里不宜久留,你先把鞋穿上,我们该走了。”
四人洗了手,坐上拖拉机沿着来时的路回去,至于说的野鸭蛋,已经被他们忘到了九霄云外。
照例是在张智杰院子里分鱼,一共七十多条,微蓁他们要了三十条,其他的都留给了张智杰一家。
回去的路上,微蓁的心情一直很兴奋,“有个拖拉机也太好了,想去哪就去哪。”
“你喜欢拖拉机?”祁昼挑了下眉,“不喜欢轿车?”
微蓁想也不想道:“拖拉机装的多,轿车装的少。”
祁昼失笑,“你是想着出去玩。”
微蓁不服气,“拖拉机还能装棉花棉杆,去县里拉肥料。”
“有道理。”祁昼会开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