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在宫斗剧里当太医》 80-90(第9/15页)
王封地那一块的晋国,还有其他地方,能者多劳,估计大半时间都得在东奔西走的打仗了。
也不是他对景王有意见,非得使劲使唤人家,实在是晋国、佰国,乃至草原上的那些部落,能兵强将各种人才实在太多了,他们楚国太缺人了。
这也是没办法而为之。
“对了皇上,”慕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下午工部那边跟我说,让他们研究的曲辕犁给弄出来了,不知皇上可听说了?”
这东西是慕钰提出让工部去弄的,他现在地位不同,没人敢不把他放在眼里,因此东西成了之后,自然会有人跟他说一声。
皇帝摇了下头,“下午早早便出来了,估计奏折还在养心殿里。”工部的人找不到他,他不知道也不奇怪。
“就是你说的那个能用一头牛便可以拉动的东西?”
他记得慕钰提到过,这是曾经在一本古籍里看到的东西,不过皇帝对此并不抱有多大的期望,现今的百姓犁地,需要用两头牛,一个人在前面牵牛,一个人坐在后面的杠上控制犁地,若当真有能一个人一头牛便能轻松犁地的工具,恐怕早就会传遍整个天下了。
发明出这工具的人,也会名利双收。
所以他并不觉得慕钰的想法能够实现,那东西肯定有问题。
“嗯。”慕钰点头。
皇帝也不想扫兴,他知道慕钰说这些是为了让他心情好,于是也跟着笑了起来,哄孩子一般,“好,那回宫之后,朕可得好生看看。”
慕钰:……
皇上你知不知道臣已经十七了,不是七岁。
跟皇帝逛了一圈,最后双方在一个交叉路口分开,皇帝回宫,慕钰则回家去。
走到一半,慕钰忍不住心里叹气,之前那个小摊子上的人只能是一小部分,眼下景王大胜,京中讨论景王的肯定不会少,京城的百姓好歹经历的多,尤其是先前的地动还尤未远去,因此对皇帝的感官不差。
但更远一点的地方,哪怕有红薯玉米,怕是也不一定能盖得过景王这么多年的好名声。
两人之间的矛盾这么深,只希望这回景王进京,皇上当真能忍得住吧。
而另一边,皇帝回去之后,就听得有人迎了上来说道:“皇上,工部尚书大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皇帝有时候会出宫,有时是直接穿便服去,有时是易容成另一个人出去,所以今天下午他出去,工部尚书倒是没有意外,只是他也不肯离开,一直等着,想要等到皇帝回来。
皇帝眉梢微一挑,心道难不成真是钰儿所说的那个什么曲辕犁很有用?
他大步走了进去,看到皇帝回来,工部尚书相当激动,直接蹭的一下就往过来走,“皇上,您终于回来了。”
他兴奋的满面红光。
皇帝问道:“尚书大人等这么久,可是有什么要事禀告?”
“是、是。”工部尚书激动得一时都嘴唇哆嗦说不出话来了,只能拼命点头,而后忍不住去拉皇上的胳膊,半晌才蹦出来几句,“皇上,慕大人所造的曲辕犁简直就是神物,神物啊!这新造出来的工具,用起来比以前的省力太多,以前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得动犁车,现在只需要一头就足够了,而且只用一个人就能控制着耕地。”
“这相比起来,能节省太多的人力物力了。”
要不是皇宫里不好直接牵一头牛进来,工部尚书其实恨不得亲自去牵一头去给皇帝演示一番。
皇帝心中情绪激昂,隐隐有泪意在眼角浮现。
“好!”皇帝拉着工部尚书去了工部看了看,暂时是看不出什么,但他知道,工部的人早已经在宫外实验过了,不会有错,光是这些介绍的官员激动的口味,便能看出这东西有多好用。
皇帝摸着犁车,痛惜今日天色将晚,不好出宫去亲自看看效果再回来。
激动的一晚没睡好,皇帝从下午有些低落的情绪,直接转为亢奋,他躺在床上,突然觉得,自己该不会真的如钰儿所说,乃是上天之子吧。
想着,想着,他嘴角忍不住笑了起来,在床上翻滚了两下。
第87章 第87章第二天一早,皇帝上……
第二天一早,皇帝上完朝,就让人去找慕钰,带着工部尚书等人出宫去看曲辕犁的具体情况了。
一行人直奔皇庄。
那边早有准备,已经在等着了。
见到皇帝等人到了,那演示的人,一只手牵牛绳,一只手握着曲辕犁,嘴里喝了一声“走”,前方牛儿往前走,拉动后面的犁也跟着前进,地面被轻易给犁开,土壤翻飞。
不光是看的人激动,犁地的人也同样怀着满腔的激情,在地里耕了一个来回都不带停的。
“钰儿,你看到了吗?!”皇帝拉着慕钰的手,眼神牢牢的看着地里牛拉地的流畅身影,他完全能够想象到,这东西的便利之处,绝对可以传遍大江南北。
以前两人、两牛才可以做完一块地,现在仅仅一人一牛就可以做到,这岂不是说明,同样的条件,现在能开阔出两倍大的土地,不,曲辕犁犁地t也比以前的要快,节省的不止两倍。
百姓能耕种更多的土地,朝廷也就能有更多的粮食,国库也越富裕。
当然了,百姓的收获也会更多,对他这个皇帝的威望也很有帮助。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皇帝叨叨着,“钰儿,幸亏有你来到朕的身边。”他再一次无比庆幸,当初自己在酒楼窗口看到下面呜呜哭泣的小胖墩,竟然没有不耐烦,而是将对方叫了上来。
虽然一直到现在,慕钰都还不知道他就是易容后的李公子,但确实是因为他们有了那一段经历,皇帝才能对慕钰投入到更多的信任,也因此让单纯的慕钰对他也充满好感,忍不住想回馈更多。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了。
见识过曲辕犁的厉害之后,皇帝就吩咐工部尚书将此事大力推行下去。
当然,这一次,皇帝没有抹去慕钰在其中的功绩,之前的玉米、红薯回来时,慕钰把所有的功劳都扣在了皇帝身上,皇帝知道那时候的他因为接连不断的‘天罚’,丧失民心,他需要这种‘神物’来稳定自己的地位。
所以他默认了。
但对于自己认可的人,皇帝其实有原则的多,也会考虑的更周全,慕钰对他很好,他不舍得让人吃亏,当初那会儿是因为地动没办法,事后至少朝廷官员,知道出海寻粮种一事是慕钰的主意。
现在虽然景王来势汹汹,但皇帝手中有军队,对景王的得民心忌惮没有那么重。
所以他不准备把所有的功劳都放在自己身上,哪怕他知道这对自己很好,再说了,他是君王,无论这些东西出自谁的手,在史书上,都会将他这个皇帝记上一笔。
……
边关。
景王拿着圣旨,哪怕是自己打了一场打胜仗,也无法浇熄他内心的忧虑,景王妃走了过来,“是朝廷让你进京?”
她安抚道:“你赢了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